2008年12月26日市场导报>商评
钱夙伟
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面临困境,对于一些优质企业,暂时的困难似乎无法避免,广州增城新塘镇政府决定,出资1000万元宣传本土的品牌企业,目前已筛选了15家优质企业,免费帮他们打广告。(12月24日《广州日报》)
广告宣传,无疑是企业行为,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镇政府掏钱给企业打广告,明显是越俎代庖、职能错位。
而且,此举也有悖公平。优质企业固然为社会贡献了更多的税收,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为己创造了更多的利润,也就是企业已经得到了回报,何况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只要纳税人尽了义务,也就不论纳税多少,都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优质企业就没有理由享受如此的额外好处。
至于把非本土的品牌企业排除在外,更有歧视之嫌,无论本土还是非本土企业,都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如此厚此薄彼,只会让相比之下更需要扶持的非本土企业寒心,今后又如何吸引外来投资?
而打广告的资金,来自何处,也是个问题。政府预算里,不可能有给企业免费打广告的经费安排,因此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违规开支,而且,政府的钱都是来自纳税人,未经一定程序的授权,镇政府也没有这个权力。
确实,当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面临困境,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但给企业打广告,却并没有帮到点子上。现在不少企业陷于困境,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也因此,经济低潮期当中,依然有不少企业凭着创新产品,反而逆势而上,独领风骚。
显然,如果产品依旧,打再多的广告也枉然。而且,品牌形象的树立是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如此临时抱佛脚地把“宝”押在广告上,暴露出的是一种浮躁的心态,反而不利于企业找到症结所在、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
对于政府来说,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还在于充分地发挥职能优势,而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多的工作可做。譬如,鼓励和帮助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促进产业升级,譬如,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为今后的发展积蓄力量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