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外来工令人震颤

标签:
写诗外来工杂谈 |
分类: 文化 |
http://gzdsb.gog.com.cn/images/newspaper-logo-002.gif
2008-09-04贵州都市报
钱夙伟
“十三残奥圣火燃,参与会员三千三,坚强且看轮椅上,个个身残志昂昂。”这是一名仅有高中学历的外来工,为北京残奥写的诗,北京奥运前后,他创作了219首诗来记录奥运发展史及代表人物。他还在两年里写出了两部共59万字的小说。他,就是珠海格力公司钣金分厂的普通操作工——叶冈(据《珠江晚报》9月3日报道)。
这真是令人震颤。都说诗在今天成了一种稀缺品,诗意的生活已成了恍若隔世般的回忆,于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的喧嚣之中,多少人心态浮躁得已不屑于去翻动一张书页,又如何静得下心来去写作空灵飘逸的诗歌?
而且,于这个外来工,生活的空间是尤其的逼仄,怎么还容得下如此奢侈的诗歌?但是,他做到了,不仅没向艰苦的生活屈服,还活得很充实——在写诗的同时,还写小说,譬如他用半年时间所写的22万字的长篇处女作品《路基》,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成长经历。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情,也表达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前一篇:通报批评是作秀?
后一篇:淘汰毛坯房不能发个通知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