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mwb.news365.com.cn/images/index_7.jpg
2008-05-24新民晚报>来信来论
钱夙伟
四川汶川这场特大灾难,让灾区蒙受了巨大的苦难,同时也唤醒了国人的公民意识。3天哀悼日里,全国各地有太多太多感人的场景,尤其是北京天安门广场成千上万的人手持国旗和菊花,高喊:“加油四川!加油中国!”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令人动容。
这些天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关注着灾区,前方后方奉献爱心,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生死不弃,演绎着人性的美丽。面对灾难,这种自然而然生发的人性之爱,随着抗震救灾的不断深入,逐渐演为一种自觉的公民意识。在上海、深圳等地,都有白发老人给伤员让出病床,急难救助、扶困帮危;一直让社会担心的年轻一代,80后和90后也都行动了起来;网友面对震灾中的不和谐音,比如对“震灾帐篷事件”主动组织追查,体现出强烈的公民自治能力和公民责任意识。
公民情怀让救灾成为全民行动。大灾大难中这是最宽慰我们的收获。突如其来的劫难让我们明白,生命如此脆弱,家园不堪一击,唯有每个公民都承担起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关爱、团结、坚强,我们才有应对天地无常的力量。
这些天来,我们大概都会感觉到生活的改变。斤斤计较的人,此刻慷慨地在捐款箱里放进一张张大钞;牢骚满腹的人,却在喝止那些无谓的指责和抱怨;平时麻木冷漠的人,在真心地为灾区群众祈福;连北京正在打官司的几位公民,也主动向法官提出和解。公民的风范,在震灾中呼之欲出。
这场灾难终究会过去,惊天泣地的感人故事也将成为记忆。但是,经历过这次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涤荡,我们由大灾激发和唤醒的公民意识,将会更加成熟,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新风。
2008/05/22 北京青年报>众议堂
钱夙伟(浙江职员)
这些天来,我们惊异于自己的改变,斤斤计较的人,此刻慷慨地在捐款箱里放进一张张大钞;牢骚满腹的人,却在喝止那些无谓的指责和抱怨;麻木冷漠的人,心肠也变得柔软,真心地为灾民祈福……虽然我们自己依然有着那么多的不如意,但灾难当头,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一个公民的风范。5·12,于公民意识的觉醒,不啻有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意义,因此,我们有理由期望,公民意识的弘扬,将从此成为社会的常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