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农业吉尼斯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08-05-15茂名日报
钱夙伟
一台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机,最快可以在1小时内插秧9亩!今天在浙江嵊州三界镇举行的“洋马杯”浙江农业吉尼斯水稻机械插秧擂台赛上,余姚市金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创造了浙江农业吉尼斯的一项新纪录。(5月14日《浙江日报》)
所谓“农业吉尼斯”,是由浙江省农业厅牵头,自去年开始在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三大系统开展的全国首创性的一项活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有152项创造申报浙江农业吉尼斯,经专家认定、公示、公证部门公证和委员会审定,已有33个项目获得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
现在,挑战和创造“吉尼斯”成了时尚。这大概也无可厚非。如今竞争社会,鼓励争强好胜,因此就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对极限的挑战,也几乎不断有新的纪录创造出来,然而,现在许多的挑战,实在是无聊,有些是暴殄天物,有些几同于自虐,徒耗精力财力,不仅自己受罪,于社会也毫无益处。
与此相比,“农业吉尼斯”令人耳目一新。譬如最高的亩产,最好的种养亩效益,最大的种养面积,最大、最重的农产品个体,最古老的树种等,如此的“吉尼斯”,是对科学的探索,是对美好的挖掘,更是对产业的提升,无疑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当然,于农民,这样的挑战是对自身价值的充分发挥。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显然是他们展示创新才华最好的平台。他们的挑战,不仅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有着更大的成功把握。也因此,“农业吉尼斯”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这样有着很大实现几率的挑战,也更能激发农民的创新热情。譬如诸暨定荡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位种粮大户,他所承包的200亩早稻,平均亩产已接近原纪录的698.5公斤,而原纪录保持者、江山农民蔡兴泉,更表示要力创早稻亩产700公斤以上,双季稻亩产超1400公斤的新纪录。这样的互相间非常接近的你追我赶,让农民保持着持久的创新追求。
农业吉尼斯纪录当然也为农民带来了沉甸甸的好处。譬如在沼气池建设擂台赛上获奖的选手,马上身价倍增,成为当地沼气池施工建设中的香饽饽,其中冠军选手还被派往国外参加援外项目建设。“农业吉尼斯”,已经成了不少农民致富的捷径。
据悉,农业部有关领导在详细了解了浙江农业吉尼斯的活动情况后表示,今年全国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年”活动,将借鉴浙江农业吉尼斯的做法,并逐步将这一创造活动延伸到其他农业产业,形成中国的农业吉尼斯,这于新农村建设,实在是值得期待。
多一些“农业吉尼斯”吧
2008-5-15海峡都市报
N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