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山存活古树只剩50余棵让人汗颜

(2007-09-21 17:27:13)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时评

2007-09-07 东北网 > 东北网评 > 东北时评 

钱夙伟

 

西岳华山素以险峻闻名,但在险峻之余,山上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松树又为华山平添了一股灵秀。可惜的是,如果人们现在去登华山却会发现:山上枯死的松树越来越多了。据记者了解,目前华山上还存活的古树大概只有50多棵。(9月5日《新闻晨报》)

 

    这真让人为华山担忧。谁都知道,古树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名山因古树而灵,古树是名山的精华,因此,没有了古树,华山还是华山吗。

    造成古树死亡,是因为遭受自然和人为双重破坏,这确实让人汗颜,因为这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譬如雷击、雨水侵蚀和病虫害等自然因素,雷击可以通过安装避雷针防范,防止雨水侵蚀、病虫害危害更不是难题。至于人为的破坏,当然更是无法原谅。

    其实,古树的噩运,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即真正把树木当生物,把每一棵树木看成是一条生命。由于树木生长缓慢,我们常常忽略了树木作为生物,其实也是在不停地运动。有科学家用高速摄像机对树木进行拍摄,然后用慢速回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树木无论是枝干和叶片,都在大自然里不时地寻求着最适宜自己生长的空间。当遭受自然和人为双重破坏的时候,树木肯定是满腹冤屈,然而我们却根本没有想到,树木也有着自己的诉求。

    实际上,尽管如今人类文明已惠及动物,动物福利都已不再陌生,我们却仍不能平等地对待树木,更缺乏对树木的尊重,譬如栽种树木时,并没有把树当作生命,草草了事,根本不管能不能成活,甚至不少人还随意地砍伐,面对那一个个树桩,竟丝毫不会产生心痛和愧疚的感觉。于是,即使名树古树,也难逃噩运。因为,他们哪里会这样想,古树更尤如百岁老人啊。

    其实,种树护树是最富人性化的,而树的品格同样是最富人性化的。树默然无言,无欲无求,却悄然间奉献给我们一片遮风挡雨净化空气的浓阴。树用自己的生命之躯造福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不可或缺的或许就是人与树的和谐。当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无疑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真正把树当生命看待。若此,西岳华山存活的古树,岂只能只剩50余棵?而当这50棵古树都不保,我们又如何向后人交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