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对“奉子成婚”乱挥道德大棒

(2009-12-06 17:34:24)
标签:

杂谈

王攀

年近岁末,喜事连绵。连日来,当一对对新人在热闹的婚宴上频频接受着亲友祝福的时候,有心人士却惊诧地发现,眼下奉子成婚的新娘已“相当普遍”。(12月6日中新社)

对于“奉子成婚”现象,记者采访到的民俗学者、民政官员和资深文化人的看法,让人大惑不解。民俗学者李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的贞操观受到挑战;一民政官员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准新娘”丝毫没有因婚前怀孕而觉尴尬;资深文化人陈先生认为,这表明今天的“八0后”已在公然叫板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底线。

无论是挑战传统贞操观,还是他们为什么不尴尬,抑或是叫板传统道德底线,这些评论都是以道德衡量“奉子成婚”。的确,在法律没有禁止“奉子成婚”的当下,也只会寻找道德的武器。但这个武器让人看起来仅仅是一个道德大棒,被一群有身份的人当空乱挥。至于他们挥舞的道德大棒,还是不是社会的主流认知,是不是纸老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道德的,而“奉子成婚”是不道德的。可事实真如此吗?

“中国传统贞操观”是压在中国妇女身上的一座大山。现在,除了讲危害,这个社会早已不把传统贞操观当主流认同;如果谁大谈女子的传统贞操观,除了被鄙视外,人们怀疑他“不知魏晋”;既然主流都不占,又何来受挑战?“奉子成婚”仅仅是婚前同居的衍生品,有结果了,自然要婚,如果社会再变化,婚不婚也未必,这跟中国传统贞操观无关;事实上,传统贞操观,早在婚前同居,在人们认识到它对妇女的毒害后,早已死掉,成化石了。

民政官员对“成型”的“准新娘”没有丝毫尴尬而感到的“奇怪”,才真正让人奇怪。当行为成为一种现象时,当事人并不会因此感到尴尬,因为这时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不同。同样,当“奉子成婚”成为普遍现象后,当事人也不会心有尴尬。退一步说,当“奉子成婚”成为事实,大胆的接受,总比让他人做掉肚子里的孩子更人道。

而认为“奉子成婚”是对传统道德底线“叫板”,也是无稽之谈,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挥舞道德大棒,对他人的肆意指责。道德原本就是一个社会学范畴,而且,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道德,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有时候这些道德标准甚至截然相反。以过去的道德标准衡量现代社会现象,资深文化人陈先生可能真的太“资深”了。

在我看来,与其说“奉子成婚”是一种道德现象,不如说是一种客观现象。婚前同居存在,“奉子成婚”必然。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道德。在古代,谈婚前同居、谈“奉子成婚”,是不道德的;同样,在现代,谈传统妇女贞操观、谈传统道德底线,也是不道德的。而最大的不道德,就是把道德当武器,当大棒,当空乱挥。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06/00561919845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