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人晚上在被窝里盲目地阅读爱人的身体

(2009-08-11 02:16:14)
标签:

杂谈

——王攀随笔录(22

王攀

被扩充和集中的阅读——

“绝对不要忘记,孤独是我的命运,”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信给他的一名女友,这个女人如同他的居所,与他维持着暂时的关系。“我恳求那些爱我的人也爱我的孤独。”在一本书里,这句话旁边,是里尔克坐在巴黎毕洪旅馆窗下孤独的阅读背影。

我今天把这句话挪到夫人面前,她大眼一瞪,拉倒吧,我可不想孤独。

里尔克自言的孤独和别人眼里的孤独,其实不过是一种矫情和表面。在他心里,阅读带来的是无比丰富的世界。里尔克说自己孤独,那是说给女友听的——他不想外人打扰他书中的私人世界。而我们看到的里尔克的孤独,则是不懂得阅读之乐的隔膜。

为了不让阅读者被划到外面的世界,我们不妨看看阅读的另一种探究。

加拿大作家曼古埃尔说:阅读书面上的文字只是它的诸多面相之一。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空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舞者阅读编舞者的记号法,而观众则阅读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双亲阅读婴儿的表情,以察觉喜悦或惊骇或好奇的讯息;中国的算命师阅读古代龟壳上的标记;情人在晚上盲目地阅读爱人的身体,在被窝底下……

曼氏说,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边的世界,俾以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样,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所以,伙计,阅读吧,从今晚开始,就从被窝底下……

 

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

我所供职的报社总编辑说,推荐书最是一件掏力不讨好的事儿。但他还是推荐了几本。前面的话不过是铺垫而已,免得那些不对口味的读者抱怨。

为什么你喜欢的书别人不一定喜欢?别人喜欢的书你又未必入眼?口味不对,这当然是个理由。但再推一步,则是曼古埃尔所言:“阅读是累积式的,以几何式的进展来增加:每种新的阅读都是建立在先前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一开始,别人推荐给我们的书,我们总觉得不是晦涩难懂,就是幼稚浅薄,不是矫揉浮夸,就是干巴无味,但是很快就发现,偏见向经验低头,而且,读过一则故事会令你盼望阅读另一则故事,而故事又因为你的感受而变得更加精彩。

面对泛滥的图书市场,我们都不得不面临选择——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

卡夫卡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只该读会咬痛、蛰刺心灵的书。书如果不能让人有如棒喝般震撼,何必浪费时间去读。好像你说过吧?人们会去读书因为书让人快乐。天呀,没有书,我们也同样快乐;让人愉悦的书,有急需时我们自己都能写。人们真正需要的书是读后令人遭遇晴天霹雳的打击,像失去至亲至爱;或让人有被放逐到荒郊森林,面对不见人烟的孤寂,就像自杀身亡。好书必须像一把冰斧,一击敲开我们冰冻的心海。我对此深信无疑。”

深刻才能棒喝、蛰刺,像冰斧一样敲开我们冰冻的心海。但现代人拒绝深刻,拒绝思考,习惯跟风,把思维停留在众人的平均水平。面对深刻,他们会用“假深刻”,甚至“装逼”这样的字眼攻击。让那些无论假深刻还是真深刻最后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会有胜利的快感。

作家梅毅在描绘“群氓时代”的一本书里,对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进行了尖刻辛辣的曲笔讽刺。大意是,这种所谓的心灵历史写作,让历史的魅力不再,所有的意义都消解在易中天式插科打诨的戏说历史里。而真正的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

2009811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