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会(33):桃子意象与分桃之爱

(2008-04-07 14:37:56)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等等
 

体会(33):桃子意象与分桃之爱
孔方兄

 

    桃子这个水果在中国有特别的意义。首先是它是木质果肉,跟木瓜差不多。中国人把桃跟长寿联系起来,所以祝寿的仪式上要做寿桃——这是面食的一种。中国农村传统婚俗中还有喜馒头之说,做的面馒头越大越好,馒头上的开口被称为“笑”——甘肃陕西一带经常这样。这“笑”口乃是处女膜失去,阴唇张口——性交合的意象。古人有“投桃报李”的说法。木瓜象征着女子的爱情——放得越久越好。而投桃报李,则是同性恋的意象。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桃子从外形上看完全是屁股的假模式。男同性恋的桃子和李子,基本形式上是相似的,果肉包着坚果,都像屁股。假如在中国北方,看望未婚妻子的老爸老妈,一个傻小子买了许多桃,恐怕是有问题的。桃子总归没有西瓜、苹果、梨、葡萄等水果规范。
    卫灵公是个淫乱的昏君,他的王后南子是宋国的公主,未出嫁前就和宋国的公子朝相好,嫁给了卫灵公后,公子朝也跟着来卫国做了大夫,和南子藕断丝连。宋朝长相英俊,被喜好男色的卫灵公看上了,遂与之有私,而宋朝又和卫灵公的嫡母宣姜乱搞,以后怕事情泄露,就勾结了一帮人作乱,逐灵公出去。后来灵公复国登位,公子朝只好和南子出奔晋国。可是卫灵公却因母亲以想念媳妇为由,把公子朝召回卫国。以至于孔子在《论语》自怨自艾的说:“不有祝佗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以色于今之世!”
    除了宋朝之外,卫灵公还宠爱弥子瑕,有一次弥子瑕于深夜得知母亲重病。一着急,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私自驾着卫灵公的马车出了宫。根据卫国的法律:“窃驾君车者罪刖。”也就是私用君王的马车,是要砍掉双腿的。卫灵公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声赞叹道:“多么孝顺的人啊,为了母亲甘愿冒这等危险!” 又有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游园。园中桃树果实累累,红绿相间,正是初熟时候。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几口,将剩下的一半顺手递给了灵公。灵公又赞叹了,说,弥子瑕是怕桃子不够熟,所以先替他尝尝是否酸涩的,乃是关心主上的表现。
    不过以色事人,其能久乎,再加上卫灵公本就是荒淫之主。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时间长了,卫灵公对弥子瑕便心生厌烦,而弥子瑕却不知进退,于是从前“私车”、“分桃”的举动,便都成了黑材料翻出来了--这个家伙,从前居然敢私驾我的马车,目无主上;还把他吃剩不要的桃子塞到我手里,蔑视君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往日的甜蜜恩爱现在都变成了指责的理由,韩非子在《说难篇》就评论说: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古人行文喜欢用典,从此把男同性恋称为“分桃之爱”,这个词汇的流行程度不亚于今天的《断背山》,估计古代男同性恋彼此见面之前,都会问上一句,你今天分桃了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韩非子讨论弥子瑕得宠失宠的现象很客观,一点也没有站在道德高地上胡乱扫射,要是换上宋儒,估计就得冒出一大堆世风日下的套话。男同性恋的爱情被人尊重,不仅局限在上层贵族之间,便是底层的士,只要是真情,也会受到人们的爱敬,战国时,有两位颇有名望的士人,一个叫潘章,一个叫王仲先。虽然同为男子,却一见钟情,不但相依相守,而且果然同生同死。人们深受感动,于是将他们合葬,后来墓上长出了一棵枝叶繁盛的大树,枝枝相抱,叶叶相对。世人遂将此树称为“共枕木”。认为他们之间的情意感动上天,特降此祥木以示后人。
    孔子在鲁国吃不开的时候,开始周游列国,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
    不过孔子之所以得到卫灵公的礼遇,绝对不是因为他自身的声望德行,他也是靠走后门才见着卫灵公的,而且走的还是卫灵公男宠弥子瑕的后门,借助的是他的学生子路和弥子瑕的连襟关系。
    可见我们这位大圣人,为了当官,也曾身段柔软。不过圣人到底是圣人,可以一时脸皮厚,做不到一辈子脸皮厚,在一次灵公与南子同坐一车出游(应该弥子瑕也在场),并且让孔子为陪乘,过街市时,市人做歌曰:“同车者色耶,从车者德耶?”孔子叹道:“君之好德不如好色”,终于狠了狠心,离开卫国去了宋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