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
距离生活有多远
◆孔方兄
中午,我网上看了张艺谋的新电影《千里走单骑》,觉得有许多话想说说。就在这里乱发一通议论吧。
说实在的,张艺谋的电影,这几年一直是骂名比出名多,其实票房却不错。我不同意以票房评价电影,但也不同意完全不顾飘房的电影。不过,老谋子自视甚高,而其对艺术的感觉用一句成语评价真是恰如其分——
每况愈下!
虽然组织了强大的表演阵容,高仓健的领衔为电影增加了世界性,可是老谋子对原生态生活的热爱——也许是《英雄》的失败使他理解了这一点——使他重新找到了农村。让一个日本鬼子到中国农村去寻找自我,发现自我,这是张导演的真实意思吧。
可是,除了真实的农村生活——中国云南的农村生活,我们还看出了什么?
张导演想说:父亲和儿子的互相发现。其实用不着这样大肆夸张,而且跨越国界地渲染。导演把一个现代的问题带到一个接近原生态的中国农村,在这样巨大的反差里试图解释亲情,实在是技术乏力的表现。其实就在日本拍,同样能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的。
张导演想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事多磨!不错,编剧我估计是费了心思和苦头的。因为张导演对艺术要求极严格。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说,那也是恰如其分——
一波三折!
为了儿子去拍戏,结果拍不成。想了办法要拍成了,结果仍然拍不成。终于可以拍成了,却突然不拍了。最后拍了,却是在别人的劝说下。呵呵,张导演把戏剧性解释得淋漓尽致。其实用一句时髦的话也可以评价——
折腾!
张导演就是为了折腾。他的电影只有一句话:一个父亲的心路历程。可是他穷尽心思地折腾,想表现出一种特异的电影性。然而,他真的在艺术上穷尽了。我们说这样的故事完全是瞎编。看起来有些偏执狂心理的父亲应该有真实的因素,却把故事的背景和情节考虑起来,完全是瞎掰。呵呵。高田先生和日本的联系只有一部电话。而他儿子死得的确太快了。导演太讲戏剧性,让人觉得出乎意料。估计他的儿子从确诊到死亡,实际不到一周。
我的结论是: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完全没有生活真实!
希望这样的电影少些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