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荐
仅高校扩招数字应该反思吗?
孙玉良
最近,教育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反思自己自九九年以来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错了,于是决定,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明年扩招幅度将不超过4%,后年不超过3%。
最高教育阶构教育部,能够亲自出面做出反思,坦承自己的决策失误了,并知错就改,令人赞赏。最起码标示着社会进步啊!扩招错在哪?教育部总结了三点:一是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没跟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二是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三是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
分析得虽入情入理,但老农还是觉得,教育部应该反思的不仅是高校扩招数字。从人口素质急待提高的大方面说,高校不是扩招的多了,而是少了。如果能够扩招到全民都达到大学水平,如果能扩招到了大学也能实现“义务教育”,中华民族的腾飞才指日可待呢!可惜的是,中国大学扩招的目的不纯,完全是市场化在起作用,一个字,为了“钱”。为了“钱”,他们可以在辅助性政策和措施没跟上的情况下扩招,他们可以在牺牲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扩招。动机不纯,岂能教出什么高素质的学生?学校的腰袋子满了,管你学生“毕业”后找得到找不到工作?实际上,有些“毕业”的学生们之所以找不到工作,就在于他只不过得到了一张废纸文凭,其学识修养恐怕比之高中生也高不得哪去?
让学生家长拿着巨资,培养出一批批素质低下的“废物”学生,才是扩招真正惹得祸!
提出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之命题,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一件事。试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就业困境,把他们阻挡于大学校门之外,让他们上个中专,或者干脆回乡待业,就不是就业困境了吗?恐怕在没有更高的学识修养的前提下,就业困境更大。再者,数千万下岗职工找不到工作就不是就业困境了吗?目前,中国有一两亿待业的农民,微薄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他们,他们的出路难道不是最大的就业困境吗?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工作权啊。他们找不到工作,有专家学者又会说了,因为他们没文凭,素养低,找不到工作情有可原。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学习啊,学习技术技能,方能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说虽这样说,但大学校门同时又对他们关闭了,真是瞎子算卦两头堵,理全让他们占了。
依我看,真正的问题,并不在大学生数字的多少上,而在于他们从大学里学来的学识修养不足以适应社会上,有时甚至会给人一种百无一用的感觉。也就是说,大学里教的,与社会上需求的,严重脱节。有人赞成大学生毕业后卖茶鸡蛋,摆地摊,甚至到农村种地期望种出朵“鲜花”来,我怎么看怎么心酸。有钱人也就罢了,没钱人为培养出一个学生,动辄十万二十万,这几乎相当于他一辈子不吃不喝才能积攒的收入,然后让他那成“龙”成“凤”的孩子,学了一脑子数理化的孩子,去干邻居二大爷干了一辈子的营生,早知如此,哪如让他早早拜二大爷为师,还能及早挣出个学徒工的小费来。
社会让大学生转变观念,让他们不要挤在“公务员”、国家干部、学而优则仕的独木桥上,要他们把当农民,当小贩,当打工仔也当成一份响当当地工作,让他们从擦皮鞋开始,最后发展到当个“擦皮鞋连锁店”的老板,这真有点象天方夜谈的故事一样虚无缥缈。如果大学让他们以后真的从事这种工作,就应该专业对口,开设这样的学校,让他们毕业后凭胸中所学,成为一个高级农民,高级小贩,高级擦皮鞋经营者。而不是说着英语,列出高级方程式,之呼者也地呦喝“卖茶蛋”哩!跟社会接轨,跟世界接轨,跟市场接轨,跟需求接轨,才是教育部所应当率先反思的。
在这个社会上,什么更高尚?什么工作对社会贡献最大?什么工作应该获得更大的利益?只要存在卖茶鸡蛋的赛过造原子弹的,唱歌跳舞的赛过开办企业的,公务员是官老爷其它工作低人一等等社会不公现象,既便是教育部在教学内容上整改了,也会存在大学生对某些工作趋之若鹜,对某些工作等待观望现象。这不是靠说服教育能够改变得了的。教育部应该反思,社会上更应该配合。这是一项巨大的配套工程。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执政的政府部门领导,都应该深刻反思造成中国就业困境的原因所在。
注:我的博文精品已汇集成<附庸风雅乱弹琴>一书,详情请登陆写书网点击:http://www.17xie.com/book-202.html谢谢!另,我已应聘成功17xie社科版总编,17xie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协作式写作平台,中央广播电台曾做过专题报道。我代表董事长徐志勇先生热诚欢迎大家加入17xie,使你的作品出版成为可能,别忘了点推荐人孙玉良,则我们就会成为书界的朋友。有意加盟者请点击注册: http://www.17xie.com/reg.php?uid=33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