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文章获奖了?

(2008-10-13 12:29:49)
标签:

法制日报

新浪博客

奥运大赛

文化

分类: 杂记

我的文章获奖了?

孙玉良

偶翻网页,突然发现我的文章获奖了,但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人跟我联系啊!网页地址:http://www.fawan.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0641

现摘录全文,以作考据,等着获奖征文发表与五百块钱奖金啊!呵呵。

 

法晚&新浪博客大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75 更新时间:2008-8-14 9:05:34 http://www.fawan.com/images/vivi_coop1.gif

本站文章谢绝转载,否则法律后果自负!

法晚&新浪博客大赛

    《法制晚报》&新浪网第五期博客大赛“我身边的奥运”征文活动已经开始。编辑团评选出幽梦蓝色、孙玉良、小脑袋和沉冰的4篇文章,作为本次获奖博文。

射箭比赛观赛记
文/幽梦蓝色
    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比赛中,中国队不敌韩国队,没有得到大家期待的金牌。男子射箭团体比赛中,中国队给了大家惊喜,尽管在半决赛中以三分之差输给韩国队,但他们顽强地进入前八、前四,最后得到了奥运会的铜牌。
    通过看射箭比赛,我突然发现,这是一项可以使人内心非常沉静的运动。
    怀着这种好奇和喜爱,我特意查了有关射箭的知识:
    射箭有悠久的历史,最初用于打猎和战争。最初的射手就是猎人,他们用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存。后来弓箭变成了战争中的武器,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弓箭。古代文明中,弓箭是使用非常普遍的武器。
    射箭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据考古发现,它在距今两万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曾经发现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石箭头,这种用石头磨制的箭头,绑在木杆上作为当时射箭的用具。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弓箭的发明使用,作为由中级蒙昧社会向高级蒙昧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说:“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之一了。”弓箭的使用对于上古社会的进步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弓箭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增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
    现代射箭运动始于英国,自1673年起,在英格兰约克郡举行的方斯科顿银箭赛一直延续至今。1787年英国成立皇家射箭协会,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组织。
    1900年至1920年,射箭曾经几次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之后的50多年一直没有出现在奥运会上。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后,射箭才成为奥运会的固定比赛项目。
    射箭团体赛分为淘汰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队3名运动员,射程均为70米。根据个人排名赛中每队3名运动员的成绩之和,排出男、女团体第1名至第16名的队进入团体淘汰赛。每队分4组,共射24支箭,每组6支箭,每人射2支,限时2分钟。
    学习了有关射箭的知识,再回想射箭比赛里让人看起来很“帅”的动作,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看比赛时,我最喜欢看运动员的动作:首先是搭箭,因为从那一刻开始运动员就会气定神闲地做好心理准备;然后是扣弦,这个动作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扣弦,在动作上做好准备;接着是预拉,这时运动员开始为瞄准做准备;开弓环节是我认为最美的时候,拉满弓,蓄势待发,眼神中充满自信与坚毅,是一种威严犀利的美;瞄准环节把这种美发挥出来,其中包涵力与美、坚毅与冷静;然后的脱弦和放松环节,则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最好演绎,一张一弛、一静一动,让人的心随着开弓而紧张,又伴随着箭的发射而松弛,再加上对结果的期待,更让我的心情几度起伏,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这也只是“外行看热闹”,其实射箭的目的不在于增强肌肉,因为拉弦时不可以使出全身的力量,而是要两手用力扩张,让肩膀的肌肉放松,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完成了用心灵挽弓射箭的条件之一。吸气后,轻轻将气往下压,使腹部绷紧,再引弓射箭,呼气要尽量慢而稳,而且要一口气完全呼完。引弓手轻柔地向后方伸展至完全伸直,是松弦最重要的条件。
    这次看比赛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只有做到人与事心灵合一才会有好的结果。世上无难事,但要真正静下心来,排除一切私心或功利心,专注于这件事情本身,甚至集中精力在一个点上,才会取得成功。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0c99a0100aewg.html

最佩服失败者那深情的一吻
文/孙玉良
    举重是我最爱看的奥运比赛项目之一。女子48公斤级比赛,我从头看到尾,一直看到陈燮霞如愿为中国队拿得本次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我为她流泪,为她欢呼。奥运比赛精彩纷呈,相比起来,举重比赛显得有点单调乏味,我却钟情于这项运动,其实是有原因的。
    记得小时候听评书,里面的大力士令我敬仰。遥想当年,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杨家好汉杨三郎奋不顾身地力举千斤闸,用一腔热血保住了天下多少英雄好汉的性命,虽死犹荣。举重,有悠久的历史,有英雄的情结。
    长大了,经历了许多苦难,人到中年时,上有老,下有小,每个人都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买房、孩子上学、看病……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人们还是如负重的牛,喘着粗气,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在困难面前,谁挺过去了,谁就是英雄。
    这个生活道理其实和举重的精神很相似。那些对重压无畏的举重者,面对身体的极限自我施压。女子48公斤级的比赛中,看到她们从70多公斤的重量举起,直到100多公斤,那一声声面对重量的怒吼,令人震惊,令人叹服。
    在生活中,凡是自我施压的人,有几个不成功?他们主动地在本来就沉重的肩头增加分量,然后大吼一声举起它,胜利的时刻,他们可以欣慰地告诉人们:其实,成功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有成功就有失败。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我们为陈燮霞的胜利欢呼,也为没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惋惜。然而,在失败面前,我看到了她们的微笑,看到了一个外国运动员亲吻杠铃。
    出于爱国情怀,我最关注的自然是陈燮霞夺金。但最让我难忘的,最令我佩服的,却是土耳其选手塔伊兰在举重失败后对杠铃深情的一吻。那一吻,仿佛让我看到了她胜不骄败不馁的成熟心态。
    不管生活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这次不行,还有下回,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要在生活中深刻体会,不只是在口头上随便说说的。
    看完女子48公斤级举重比赛,我的体会是: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举重运动员,成功要学陈燮霞,失败要学塔伊兰。她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fbe030100amxu.html?tj=1

中国男篮带来的惊喜
文/小脑袋
    中国的观众们又一次见证了中美篮球之间的激情碰撞,尽管由于双方存在的差距,这并不是一场巅峰对决,但中国男篮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从31分的差距中不难看出中国男篮4年来的进步,而孙悦、陈江华这样的新秀在这么重要的比赛中出场,并且有着不错的发挥,更是意外中的惊喜。尽管没能赢得最后的比赛,但是能够赢得对手的尊重,对于中国男篮来说就是进步。
    姚明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证明了我们同样可以打出漂亮篮球、坚强篮球。”而这恰恰是中国男篮最需要的东西。在这场几无悬念的比赛中,中国男篮能够将悬念保持到下半场,已属不易,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掌声和欢呼。
    中国男篮的开场带给了球迷惊喜,无论是姚明开场的三分还是孙悦的快攻上篮,都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面对梦八队的紧逼和压迫式防守,中国男篮也紧咬比分,虽然易建联的表现让人失望,姚明在内线也遭遇了对手的围追堵截,但是中国队外线精准的三分让梦八有些始料未及,在内线受到牵制的情况下,外线球员的出色发挥使比赛没有过早失去悬念。其中,最让人惊喜的就是刚刚加盟湖人队的孙悦,他不但在开场进攻中屡屡得手,而且在防守上也表现积极,不仅为中国男篮建立了自信,更用实际行动向科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是本场比赛中国队最大的亮点。
    除了孙悦,陈江华的突破也给梦八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尽管因为经验不足出现了传球失误,但在基德、德隆和保罗这样的全明星级别后卫面前,他还是展现了自己的速度和一种敢于挑战强手的勇气。也许是受到了队友的感染,朱芳雨、李楠等外线杀手也是毫不畏惧,在内线始终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他们为中国男篮延续了希望的火种。尽管最终的结果依然苦涩,但他们的表现足以令科比们跷起大拇指。
    即使有这么多亮点,中国男篮和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除了注意力不够集中外,他们在力量和对抗能力上还有明显不足,在如何运用身体上也需要向梦八学习。也许这样一场比赛能让他们更加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fef9e70100ak13.html?tj=1

“中国元素”走向世界
文/沉冰
    气势恢弘、意境悠远的中国写意长卷,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与西方文明巧妙连接。
    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一路行来,将奥林匹克迎进东方古都。
    沿着“空中跑道”一路跑来的李宁点燃引线,喷薄的火焰将火炬塔点燃……
    这一切寓意深远的创意被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演绎得如此完美,如此优雅,如此浪漫,让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这片悠久、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国度。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世界看到了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艺术长卷。
    完美的开幕式文艺表演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回旋,飘舞、碰撞、激荡。我依然沉浸于其中,久久不能平静。
    8月8日晚,看完开幕式之后,我还看了接下来的张艺谋创作团队的答记者问。
    有记者在发布会上向张艺谋提问说:“你讲了很多古代中国,但是没有讲21世纪的太空人等。为什么你跳过现代中国的历史,只是集中于古代呢?”
    张艺谋的回答颇具深意,他说:“当代文化的符号是很难一下捕捉的那么具体,不像古代的发展有一些明确的标志。今天的世界,大家都是一家人,好像越来越接近了。也许伦敦和北京很像,大家在生活方式、穿衣戴帽和文化时尚流行上都很接近。今天是一个信息时代,所以要寻找一个中国当代的文化符号很难。”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在不断地融入世界,能够代表中国现代的文化符号的确很难捕捉。
    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吸收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和现代文明相结合。
    中国人民可以创造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样也能创造绚烂的现代文明,使现代文明的发展也能烙上“中国印”,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找到当代中国的文明符号。
    我想,要使“中国元素”走向世界,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文化可以立国”,我想,为了国家更发达,社会更和谐,为了我们更自在、更快乐地生活,补经济课、科技课、法律意识课都没有错,但我们现在最需要补上的还是文化这一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现人文风采,才能让“中国元素”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d66d20100afjl.html?tj=1

法晚&新浪网第五期博客征文大赛主题我身边的奥运
    ★活动时间:2008年8月7日至9月20日
    ★征集主题:本次“我身边的奥运”博客征文大赛按阶段分为三个主题。第一阶段:身边的奥运,主要记录赛场之外的奥运氛围,包括观众在奥运赛场之外的所闻所感。第二阶段:最美丽的观众,征集奥运赛场内外精彩的人物脸谱和人物故事。第三阶段:志愿者风采,主要是志愿者在奥运期间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感。
    ★参赛途径
    博主写好博客后,将文章链接到新浪博客“我记录我的2008”征文平台(http://2008.sina.com.cn/blog/my2008/index.shtml)即可。
    ★评选原则
    贴近主题,有独到见解或新颖观点;博主原创;行文流畅、逻辑清晰;有一定的点击量。
    ★奖励办法
    本报与新浪网会在每周进行一次评选,选出的4篇博客文章将刊登于本报,即为获奖文章,每篇奖金为500元。该月内获奖次数最多的博主还将获得月度大奖,奖金为2000元。

文章录入:baijinna    责任编辑:baijinn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