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对待口述史中的错误?

(2015-07-21 15:42:02)
标签:

教学

如何对待口述史中的错误?

我在上一篇博客中说:老龄乘车证,要去“离家很远的(户口所在地)居委会”,才能办理。其实这并不一定。我刚刚了解到,现在任何一个居委会都可以给你办理了。按学界的说法,我的文字存在一个“硬伤”,一般来说,是有一个“错误”。但是,这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口述史访谈的规定中,不能说口述者是“错”的。这是为什么呢?

即使他说的“不对”,我们也要尽力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当然,我举得这个例子可能不太好,不容易理解。换一个吧:二十年前我在东莞,曾问一个农民(也是过去的民兵干部;遗憾的是他在两年前故去了),村里包产到户是在哪年?他说出了一个很早的时间。别的农民都不大同意,我又问,他说:记不清啦——我应该怎么理解他的记忆,他的“错误”?

请各位告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