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今怎样才能免祸

(2014-11-24 10:35:34)
标签:

自省

如今怎样才能免祸

潘某与李某是国内驰名的X学专家(请原谅我不说他们的名字了,想来任人皆知),也都是我的老朋友,后者还是我的大学同学。说来说去,都是学历史出身,后来成功改行的(老潘使用的一部分资料还是我兄弟从美国背回来的,包括给另一位李兄;那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善本书,等闲不予借阅更不让复印的)。大家年龄又差不多,近年课间相遇,老潘还几次跟我商议退休之事。后来告我说,他有个办法,可以延迟了。

我是“到时候”就退了,没想到,几年之后老潘却遭遇了“滑铁卢”。

为什么呢?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我以为是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我想,可能办法有二:

第一个,不要再拿项目,有什么意思呢?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据说他有八十万元的白条无法报销)?

甚至,应该建议取消所谓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北大的几位老朋友一向认为,所谓项目里没出一个好成果)。

也由此改变靠项目、混职称、拿排位的路径安排。

第二个,可能更重要的是,从自己做起,比如要有“收敛”之心。但是有几个人会这样想呢?

我是在2008年清史所三十年大庆时,就说到了这点(参见《我在清史所三十年》)。

到退休时,我就开始全面实行。后来还说过,我该退休了:一,是国外有了“新清史”,二,是我的弟子们开始大量使用了清代“档案史料”,这些都是我的“弱项”。不错,退休后我出版了几本书,也受到好评,但它们实际上都是以前写的(有修改,如《乾隆十三年》;有增补,如《反行为》的“理论部分”,但在文字量上都不多)。

而且是求诸己,而非求诸人,何乐而不为(再说,改造世界并不是我们的人生目标,无论是“战争”还是“革命”)?

我以为,这才是“釜底抽薪”之举,不如此,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各位以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