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人知
(2012-09-27 10:45:55)
标签:
教学 |
不求人知
上网发博文,往往被人不理解。有的人看不明白,还懂得求教;有的就说出不好听的话来,或要跟你矫情一番,比个高低;甚至带一种“忌刻心”,看不得别人好;有人一面称老师,一面又听信“常识”,说出“吾爱吾师、尤爱真理”的浑话来。总之,没有一种“服善”心就是了。
钱穆先生曰:
人文学既急切难得一公认之是,又是个人爱好不同,因此人文学者之最高境界遂落到“自心自信”上。心有自信,便是不求人知。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知我者其天乎!”老子云:“知我者稀,则在我者贵。”太史公亦云:“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此皆是人文学修养一种自心自信不求人知之至高境界。而人文学之难讲,则正在此,一时实非他人所能共喻。
佚史氏曰:许多人不知道,我们做学问,哪里是为了“人知”,往往不过是“留此存照”而已,或待后世“复有扬子云”也。
钱穆先生又云:
训练做学问,即是训练他做人。如虚心、肯负责、有恒、能淡于功利、能服善、能忘我、能有孤往精神、能有极深之自信等,此等皆属人之德性。具备此种德性,方能做出理想的学问(《中国学术通义·学问与德性》)。
古人有云:“帝力于我何有哉”!何况今天那些刻意“叫板”者,——只不过把这些高层次的话说出来,也不知他能不能悟?
前一篇:著书不能使大家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