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新课,兼论历史学的功用

(2007-10-01 17:21:01)
标签:

人文/历史

新课程

历史学的功用

 

                   我的新课,兼论历史学的功用

  

    我在这学期开了一门新课,是三课时的“方法课”,名字大约叫“中国古代史的史料和研究”,记不清了。我的意思,是读一批古代的经典(据说人民大学的历史学院和国学院都缺先秦史的老师),比如从《尚书》,到《语》、《孟》,诸子,等等(偏重于传统政治思想);然后呢,就讲一些我个人的“治史方法”(或我这一小学派,如果称得上的话)。

    我的用意之一,是在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得重诬历史之外,还要特别讲一讲热爱我们的历史学科,明了历史学的特点和长处,这样一番话;其中也就包括历史学有什么用,这样一些问题。

    我过去讲课,总要有一个开场白,戏称为“就职演说”,那里就用很长的篇幅回答这一个问题。

    现在爱心家谱的博客上有一位朋友水洗满天星问:

    “只是,我不明白高王凌教授现在研究农民的反行为的出发点与目的性,在全国农民都在种着“亏本”地的时候,他有着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呢?如有,麻烦介绍。
    “我认为书不仅要宣扬思想还要有意义。易中天就非常坦率的说:研究历史,没用,只是娱众。他这话也有些极端,但我认为考量现在与放眼未来比研究过去对我们的民族相对而言更有益。
    “我个人的观念,更应关注现实与改造将来。”

    我的回答是:

    高老师是学历史的,他想告诉大家的是,历史可有用了,——她让人了解我们是谁,和弄清自己的立脚基石,……这是不是已经够多了?
    至于历史学家是不是要给当代的偌多问题出招,老友李零却是一向反对的,黄仁宇似乎也有类似的意见。好比医生,他的责任只是“诊断”,却不是“开方”,这一个“立场”,是不是也有他的道理?

    以上只是一个简略的回答。

 

(在这个课上,我好像才体会到“纯粹”讲课的乐趣,体会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乐趣。)

(我写这个帖子,可不是为了“招兵买马”,这是过去每学年五门“选修课”,门门少不了的,但今年我的新课已经爆满,小教室快坐不下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