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同学的几句话
新同学面对一些问题,是老同学也有过的,带有普遍性,这就是没人给讲过高等院校学习的要领。虽然经过了本科的阶段,但有一部分同学以为,“配备”一个导师,就跟他学了,“规定”哪些课程,就听这些课了,——思想仍停留在中学的阶段。其实,老师有强有弱(甚至曾有人云:人大的好教授不超过五个),课程是否适合,更因人而异(即使在同一课题之内,也可能南辕北辙)。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主动学习(自己挑课),主动选择老师,哪怕不是自己的导师,哪怕找上门去!
还有一个问题,即现在研究院授课多是“满堂灌”,其实并不合适。我有一个学生在哈佛,就完全不是这样(差不多全是我们也在实验的读书课)。眼下很多人对硕士生的两年制不满,但改成三年制,如果只是再加一年听课(恢复过去老一套),效果恐怕仍然好不到哪儿去。那多出来的一年,应该是作研究(及早动手,以作带动),就像我们当年(1978-1981)那样。须知学生不是“教”出来的(今之学者为人),而然通过他的“学”(古之学者为己),自我成长起来的……
著各主管,贴于该管大堂之上,裨众所周知。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