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迫使开发商抬高房价
中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往往一味追求政绩,而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一个劲的把地价拍的离奇的高,而不照顾民生购房的利益,抬高了地价,官员们在哈哈大笑,高昂的房价,百姓们在内心流泪。土地收益得到了好处,还不在城市的市政建设,绿化景观,共建配套上大投入,那么拍高地价收来的钱用来干嘛呢?
周末去了北方一个地级城市。总的来说,感觉不错,整个地级市在省里的经济排名也是名列前茅的,有不少重工业支柱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但比起南方城市来说,市民的经济收入还不算高,城郊结合部的新区,房价均价系统徘徊在3000元左右。低价楼盘在均价在2500元,高端的楼盘在3500元左右。但尽管这样房价与市民的收入比之间还是有较大差距,不成正比。更使人不能理喻的是,一级市场垄断者,地方政府出让的地价近期已高达120万—150万区间,我左算右算就是算不过这笔经济帐来。而且在与政府官员的交谈中,他们对于高升的地价还津津乐道。
我应开发商之邀,在此区域帮助研判一个中型体量的楼盘。可以看出此区域前景是灿烂的,但目前困难是存在的,甚至潜伏着套牢的危机。一个十万平方的不大不小的楼盘,政府一把手领导发号施令要求开发商,用四分之一之多的土地建造一个市民广场,土地是开发商的红线用地指标内,包含在土地出让金之内的。这样明摆着让这位憨厚的开发商必须要牺牲四分之一的楼板价,来换取这位大领导的丰功伟绩。俗话说的好“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能做”,那么如何免使在亏本的基础上。从而再有点微利杀出一条血路呢?开发商老板的一厢情愿就是,抬高房价。
我不是神也不是仙。项目的前期定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它的权重至少占了70%的份额。把拿地的楼板价综合在市民广场,并摊薄在今后出售的楼板价里,业外人士也已知晓一二了,房价必须提高。我对开发商的回答是,必须与政府官员对话。市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离开现实,一味寄托涨高房价,那是不现实的,到头来吃亏的是开发商,要么亏本出售,要么套牢等待。目前周围有的是可选楼盘,市民完全没有理由来购你的房。
当然我在这里举的是个案,然而我们许多地方父母官的行为就是这样写照。随心所欲的行为很严重。规划随意调整;在区域里搞比赛看哪家开发商造得房子最高;一会拉赞助,一会搞活动。反正开发商有钱,出钱的事必定找上你。殊不知对于商人来说,成本最后总是要换取利润的。大多数外来的开发商在一个城市呆下来的普遍感觉就是,“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地方政府缺乏游戏规则。
我们中国的土地资源完全的控制在政府手里,一方面,今天宣布一个政策,明天出台一个条规,但没有从源头上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土地调控。许多地方政府往往一味追求政绩,而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一个劲的把地价拍的离奇的高,而不照顾民生购房的利益,抬高了地价,官员们在哈哈大笑,高昂的房价,百姓们在内心流泪。
开征土地使用税掐住了大地主的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