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二九〇)张鹏
(2023-08-01 11:33:09)
5352.在课堂上,我常喜欢用苏东坡反复抄读《汉书》和钱钟书旅途中手不释卷读英文词典的例子,向学生讲明勤奋乃为学捷径的道理,勉励学生勤学不辍,兀兀穷年。那些敏捷的天才尚且如此勤奋,我辈资质平凡者,又怎能不步其后尘呢?
5353.这些年,我不顾一切地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一个核心原因,是想不断摆脱一个内陆保守小城对我身心的束缚。泰安的思想观念、运行法则、价值体系,作息节奏,不少时候会桎梏我,让我被同化,而我本能地拒绝这种同化。
5354.每一根或半根非正常掉落的头发,都让我产生悲悯、恻隐和焦虑。午休醒来,我又一次找了一根缝衣针,挑、撬、捏走枕巾上近日掉落的细小头发,大概有三、五十根吧!印象中,只有在理发师的刀剪下断落的头发,才是头发正常地离开身体。每逢看见枕巾上的落发,我总是将其与内卷、填表、过劳、焦虑、不安发生关联,把落发作为巨大社会压力下辗转反侧于床衽之上的不愉快的物证。
5355.把苏东坡全集放在床头,案头、心头,只要有暇,立即展卷细读,让其灵气、文采、哲思、妙悟击活我沉潜麻木的意气。千载以下,仍有人天天不读不快,坡公有知,会祜估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读者。
5356.昨与挚友电话畅叙,共同感叹,在中国社会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经营人脉的意识和策略。个人总要融入关系网,在人海中求得帮助并帮助他人。友人认为,个人才气再逼人,文笔再摇曳生姿,阅读面再广,笔头功夫再了得,抵不上组织一批人共同做事。不着痕迹地团结一批人,形成合力,让他人喜欢自己并愿意效劳,这不是一般二般的人具备的人格魅力。
5357.一件事,做的人只要认为有意义并能意志坚定长期坚持做下去,久了,周围的人也会被影响并逐渐理解和拥护。最害怕的是,自己不能坚持,自己主动放弃。一开始给随笔编号并坚持天天写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写到数千条时,围观和跟踪阅读的人逐渐上瘾,欲罢不能,甚至催促我撰写、更新、发布。我坚信,写到一万条、两万条时,自成风景,自得佳境,自有其成。
5358.友人在西北某偏僻省份的一个地级市二本院校任教,他说,学校和二级学院也口口声声鼓励搞科研,怪的是,一旦有人真写成并发表了在国内外影响巨大的文章,却搞得人人并不待见,上上下下并不真高兴。见不得身边人好,恐怕是人间通则。
5359.上好的文章,如苏东坡之文,也无非是语言流畅,性情饱满,气势行云流水,句法严整有度,纵观历史,贴近现实,热爱人生,富有情趣。古今一也,判断文章优劣,标准自在人心,不会轻易变更。
5360.对教书事业的酷爱,不得不说,与人的“好为人师”的表达欲、启蒙欲和传道欲密切相关。醉心于讲课的人,梦中常出现济济一堂座无虚席的课堂、会场、讲堂。对我本人而言,梦境中的自己,竟是滔滔不绝地讲演于大庭广众间,讲着讲着,尚未尽兴,梦醒了,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