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二九一)张鹏
(2023-08-02 08:50:38)5361.东坡有言“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泰山学院位于泰山山麓,依山傍水,林木葱翠,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论校园风光,虽北大、清华亦逊色不少。问题是,一天到晚忙于填表、打印、开会、交表的匆忙中,多少人有暇吟赏山水?如此山水景致,可曾激发师生写出过多少富有性灵的文字?
5362.初入高校任教的时候,我曾经天真地认为,科研项目的获得主要的依据应该是前期的研究成果,仿佛科研项目是对长期不断发表研究成果的一种奖赏和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天真被现实狠狠地打击了,我惊奇地发现,能够获得项目的人并不一定发表过几篇文章。每当看到一些人获得重大项目,我跑到中国知网上去搜寻他的文章,发现文章寥寥无几。难道申请项目本身是一种天赋异禀,需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技巧、人脉和说不清道不白的原因去促成吗?项目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抛开活生生的论文不去看而硬要看项目?
5363.今日上午,问学于硕导蔡师,谈及钱氏《谈艺录》《管锥编》语言风格时,蔡师的判断令我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蔡先生说,“钱氏之用语,乃高雅别致得体的白话,而非传统的之乎者也的文言”。此种判断,深得钱氏才高学厚睿智渊博之风致,真乃罕见之至论。夫钱氏者,贯通古今,学赡中外,学术著作必传后世,其用语不自觉间采用了这种书卷气浓郁的“冷傲孤高,博雅精致”之白话,学养才情所致,非刻意求之。听蔡师妙论,胜读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