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行走之四·雪隆玉虛宮
兩輛車子,猶如一對知音,一前一後,若即若離,順著山勢,在高速上奔馳。
大馬雪隆之高速,平坦如砥,或時蜿蜒,或時筆直,猶如貫穿寶珠之鏈,自始至終,將島國之山丘與平原串連。各色各式之車輛,恰如鏈上五顏六色之寶石,川流不息,連接著島國之城市與鄉村,橋樑與湖泊,高山與河流。路邊椰子樹與芭蕉樹,在山地與平川上,挺拔地迎風晃動,在飛馳中倒退身後。
雪蘭莪州乃大馬十三個州之一,首府莎阿南,位於大馬半島西海岸中部,北與霹靂州接壤,東與彭亨州相鄰,南與森美蘭州毗接壤,西即麻六甲海峽。大馬兩個聯邦直轄區吉隆玻與布城,正處於雪蘭莪境內,故大馬將雪蘭莪與吉隆玻常合稱為雪隆,頗有華語之詩情畫意。 彎曲之山路,起伏延綿,延伸至與蔚藍之天空交融處,與遠處之海洋,渾然一體,水天共色,構成一道南洋島國風景。亞熱帶雨林之地,迎著習習暖風,一番風味湧上心頭,千言萬語,何以言表?隨著車身顛簸而顛簸,沉睡一會,清醒一會。沉睡時似乎在夢中,清醒時,夢裏似乎昏睡,異國他鄉之南洋大馬,似乎與雲水天地,二十年來,蝶夢而已。
行約一小時車程,使出高速,進入閘道,奔向大馬國道。一刻鐘左右,明媚如鏡之湖泊出現眼前,對面被綠色植被包裹之山坡,一座綠瓦紅牆之中式仿古建築群赫然在目。身在異國他鄉,忽然見到極富華夏特色之琉璃瓦、飛簷翹角、立柱橫木等建築,愈顯得格外親切。劉理清道長提醒大眾,此即大馬雪隆玉虛宮也。
道觀旁一黃色建築群,劉理清道長介紹,乃南傳上座部佛教也。
車子進入道觀,至生活樓前,一眾道長早已立於左右,如迎接久別故鄉之親。熟悉與不熟悉,模糊與清晰,此刻湧入腦海,二十年之印象,需要一一對照回憶,方能一一對應。然一切皆何等之親切,如遊子之歸,舉家期回。下車抱拳行禮,口稱慈悲,相挽至堂前,對神禮拜,寒暄入座,舊誼再續。吾言及二十年前隨上至下明葉大師出訪大馬,籌畫美裏三清觀傳戒說法間隙,初至玉虛宮舊事。玉虛宮住持王理一道長乃重提舊話,乃言二十年前,吉隆玻有信士至姜太公堂問事,太公有明示,異日乃可發達。信士曾發宏誓,他日事成,乃捐地建宮。不日事果成,遂乃捐雪莪蘭州山地一塊,乃作新宮,名曰玉虛宮。吾亦感歎神靈之驗,更感今日得知此雪隆玉虛宮之緣起,實乃功德深厚,緣分深淵。
等來賓遐間,王理一住持建議,時辰尚早,不妨上樓及工地參觀。其意乃和吾意,一行人上樓,至辦公樓三清小堂參拜,參觀道眾尚且簡陋之丹房,然後出樓,參觀正建之殿堂。
創業之艱辛,即從一樓正屋多功能之應用,乃得印證。一樓正屋,亦乃齋堂,亦乃學堂,亦乃客堂。道觀雖已二十餘載,然仍舊努力初創中。此次應邀出訪大馬,雪隆玉虛宮亦做充分準備,早於吾等到訪大馬半月之前,即於《星洲日報》、《中國報》等華文報刊,刊載吾等到訪交流之消息。
大馬華人之對中國,有極強之歸屬感。吾每與王理一、劉理清、劉理花道長談及中國,其皆言“國內”或“祖國”。“祖國”一詞,在其內心世界,十分強大。
進入山門第一殿,即靈官殿,殿內尚在裝修。王理一大師言:為節省開支,屋內裝修,棚頂上展翅鳳翔之十六只仙鶴,皆劉理清道長親繪。來眾皆驚歎,理花道長言,理清恐高,其症甚重。吾更為感歎,若非虔誠之信仰,何能克服恐高至頑疾?玉虛宮二十餘年初創之艱辛,又逢三年疫情之隔越,每一付出,其艱辛可知也。後來交談中方知,王理一道長亦親自操手,帶領道眾,登高描繪壁畫。
靈官殿後,即玉虛宮主殿,供奉太公祖師。大殿頂已完成,四周牆壁乃用石刻立砌,殿上所用石雕、琉璃、龍柱等材料以及建築工人,皆來自中國福建。
太公殿后,即三清殿,供奉三清道祖之處。地基已完備,後續工作亦在跟進。

廬山仙人洞上至下明葉大師,乃道中之大智慧者。久有弘道海外之志,其徒黃理鯤為秉其願,往來馬中,穿針引線,功莫大焉。吾曾多次陪同來往馬中,促進馬中道教文化交流。2003年,上至下明葉大師欲於大馬美裏三清觀建設律壇,登壇傳戒,黃理鯤即大起塵勞,乃約吾同赴大馬美裏三清觀考察,協調相關事宜。後果成大事,葉大師駕臨大馬美裏,三清觀陞座方丈,傳戒說法,廣度人天,乃古今傳戒海外第一高道,流芳百世之道業,至今無人超越。
歸國時途徑吉隆玻,大師曾攜吾初訪雪莪蘭州玉虛宮。其時玉虛宮尚乃一片山林荒坡,荊棘眾生,尚無道路,眾人披荊斬棘,登至山峰,籌畫大業。真可謂:玉虛仍籌畫,仙人已縹緲。一片傳道志,異國尚努力。
考吾華人涉足大馬,其史早矣。按史籍言,大馬與華夏之交往,已逾2000史。明時交往更趨頻密。麻六甲王國統治雪蘭莪時,華僑即有錫礦工人,且參與錫礦場爭奪鬥爭。英人逼迫雪蘭莪蘇丹簽署不平等條約,使雪蘭莪被英人殖民,其史亦華人之痛。
又考道教傳入大馬,已逾上百年之史。大馬乃多元文化、多種宗教之國,伊教雖為國教,然大馬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大馬華人之佛道教信仰,亦受法律保護。故大馬基、印、佛、道、錫克教、巴哈伊等多教並存,受官方承認。大馬華人移民多自福建、廣東及海南等省。故大馬道教之神,多為諸省華人移民攜來之原鄉神祇。今大馬超過150多間道教宮廟,其皆與大中華地區道教聯繫。近年來,大馬華人社團、道觀數量和及信教人士激增,道教教義公會、道教聯合總會等大馬道教組織亦陸續成立,傳播道教正信,弘揚道教文化,開展與中國道教界往來,乃東南亞道教文化傳播之重地。
中午十點半,“馬、中道教文化交流座談會”於玉虛宮客堂順利召開,玉虛宮道眾以及來自吉隆玻、士拉央等各地信眾列席參加。
座談會前,雙方互贈禮品
馬、中雙方首先互贈禮品。雪隆玉虛宮送武漢大道觀、蘭州白雲觀禮牌各一。武漢大道觀送玉虛宮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會長閔智亭大師手繪《天文圖》一套、吾出版之《道教全真秘旨解析》《全真正韻導讀》《道教手印研究》《全真科儀》摺子本各一套、以及大道傳經禮牌一件。
大馬玉虛宮王理一住持致辭,對吾等一行之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且回憶吾與玉虛宮以及玉虛宮諸位道長二十年一些往事,對武漢大道觀幫助玉虛宮培養之高功劉理清、李理花表示感謝。並介紹當今馬來西亞道教發展現狀。
至吾致辭,吾首先感謝玉虛宮盛情之邀,方有今日之文化交流。二十年前,大馬道教總會與中國道教協會於大馬砂拉越州美裏三清觀,合力舉行隆重之全真道教傳戒活動,吾與廬山上至下明葉大師先後多次往來中、馬,共商共議,精心籌備,與大馬道教建立了深厚之緣分。二十餘年,吾與玉虛宮之緣分,始於上至下明葉大師引導。葉大師在中馬道教文化交流史上之作用,至關重要。今日吾舊地重遊,豈有不念故人,不憶舊事之理?方丈雖已羽化得道,塵凡吾等,豈有不起懷念之意?吾乃提議大家,起身肅立,靜默一分鐘,以示對仙人沉痛之緬懷與追思。
吾又言,有葉方丈,黃理鯤居士之辛勤付出與引導,方有2009年玉虛宮派遣劉理清、李理花兩位道長至武漢大道觀進修全真高功秘學之因緣。二位不負囑託,克服種種困難,學成歸來,且於大馬努力傳承全真齋醮科儀文化,為兩國道教文化交流做出突出之貢獻,吾十方欣慰。希望王理一道長領導玉虛宮,早日完成道觀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加強大馬雪隆道教與中國武漢道教之交往交流,促進馬、中道教文化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積極推動玉虛宮成為道教文化在大馬道教之重地,為弘揚道教文化做出更大貢獻。吾希望全世界之道大德,都需進一步思考道教在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何順應世界發展大勢,於激蕩變局中既發展道教又造福世界,為促進人類和諧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思路,在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提供道教智慧,發揮道教獨特作用。
蘭州白雲觀監院陳理複道長在致辭中高度,亦讚揚玉虛宮在道教文化傳承發揚方面發揮之重要作用,並誠摯邀請王理一大師來華開展文化交流。
今之大馬第一全真高功劉理清道長,亦乃十分激動,亦談2009年其與劉理花道長有幸參加武漢大道觀舉辦之“武漢市道教高功音樂學習班”,學成歸國後,通過舉辦學習班之形式,將其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玉虛宮道眾,並創建大馬第一全真道教經樂團,其於大馬道教界產生之影響,可謂深遠。其期望以後有時間,回祖國母校再續道緣,再得進修,使吾華夏之道學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紮根南洋各國。
馬、中道教文化交流座談會合影
座談會結束時,劉理清道長乃提议,其帶領玉虛宮道教經師團唱誦了全真正韻《白鶴飛仙家樂》《大歎文》等,仙歌道韵,飘扬南洋岛国。
貴文子風破屋舊主人染汙瞎道人
2023年6月19日清晨六點完成於湖北黃岡團風鴻路國際酒店8011房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