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反弹行情,总体呈现震荡盘升的格局。大盘逐渐由弱转强,量能温和放大,热点此起彼伏,尤其周五涨势喜人,投资者信心逐步修复,人气得到提振,做多情绪有所回暖。综观一周的走势,连续五根阳线,周一收复久攻不下的60日线,之后连续三日在60日线上方整固后,周五一举突破120日半年线,并创近二个月的新高。沪指五连阳,5日线与60日线形成金叉,短中期均线多头排列开始掉头向上,标志性阳线显示未来趋势向好,大盘将继续震荡攀升,后市将向250日牛熊线进军。周线一阳穿三线,中线反弹趋势开始向好,并有望挑战2100点。
沪指中阳收复120日线,结束了连续六周的窄幅震荡,周线一阳穿三线(5 10
20周线)逼近30周均线,日线上短中期均线处于多头排列,有利于多方继续上攻。而刚刚突破的120日线还需要回踩确认突破的有效性,不过,股指还未能有效突破2260-2146调整以来的下降通道上轨,目前该上轨位于2080点,再加上250日的牛熊线也位于2093点,对股指形成双重压力,本周突破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收复该位置,那么1974点以来的第二波反弹,目标应高于前期高点2146。反之,则要防止本轮反弹阶段性高点产生。
目前市场政策面支持力度加大,新股发行使筹码相对锁定。本周IPO重启尘埃落定,市场不确定性因素逐步消除,5月经济数据尚可,因此短期市场利空有限,取而代之的或是结构性投资机会。主板沪指与创业板指在双双突破120日半年线后,市场有回踩确认的可能,如果能够站稳半年线,预计市场仍有继续向上的可能。而未来新股发行、上市的定位以及节奏把握的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促进,引领市场走出新的一波反弹,但能否形成新的牛市,还需后市观察。
大卫仍然坚持认为:去年1849点至2270点以来的反弹第一波后的调整是否结束,2000点上下的筑底是否完成,去年的1849点是否成为像998、1664点的阶段大底,还需要时间来考验。历经七年调整的A股市场,未来下跌空间绝对小于上行空间,调整中的机会一定会大于风险。熊市之末不必过分纠结于短期的涨跌,2000点上下应是中长期买入的良机。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选择好的上市公司,耐心等待新的上升趋势行情的到来。目前投资者应紧跟市场热点及主力的步伐,在调整中调仓换股,积极选择绩优成长的品种埋伏,价值投资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不要到时重蹈只赚指数不赚钱的覆辙。对此大卫建议:对于目前已持有绩优蓝筹及题材、转型成长股的投资者,一律采取“中线持有,滚动操作”的波段策略。
个人分析 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赢亏自负
另外:在技术分析中,没有比均线系统更简单、更有效的在操作上得到更好的应用。均线指标的分析方法:短中长期形成多头排列时,持股待涨。反之,形成空头排列时,持币观望。当5日线与10日线金叉时底部已现,当5日线与30日线金叉时,我们看的是反弹;当5日线与60日线金叉时,我们看的是中级反弹;当5日线与120日半年线金叉时,我们看的是中期行情;当5日线与250日年线金叉时,我们看的就是牛市来临,将会有大行情。反之,5日线与其它短中长期均线死叉,就会有相应的调整及熊市的出现。投资者用这个方法对比你手中持有的个股,就知道该怎么操作的。假如你是一个稳健的投资者,可以设定交易条件是5周线与10周线行程金叉买进,持股待涨。反之,5周线与10周线形成死叉卖出,离场观望。因为一般来说任何一次5周线上(下)穿10周线都意味着至少有一个月以上的多(空)头市场。这在A股二十多年的历史上经过验证的,你不信是不行的。目前沪指收复5月线及5周线,5周线与10周线形成金叉,你是否中期进场,就由你自已决定了。
宏观决定大势,政策催生热点,技术判断进出。先知先觉者赚大钱,后知后觉者赚小钱,不知不觉者只能站岗放哨。A股市场二十多年的历史都是这样循环的。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牛眼看盘遍地黄金,熊心测市处处是顶。根据大卫二十年投资生涯中精心研究的《5日线操作法》原则:“短线看日线,中线看周线,长线看月线”。站稳5日线短线进场,站上5周线中线持股,站上5月线长线持股。反之,跌破就离场观望。这样操作你既不会被踏空,也不会被深套。你不会在行情刚刚启动前下车,也不会在行情结束后替人站岗,这是一个成熟投资者应有的技术水准。对于波段操作者来说,当股指(个股)站上5日线之上时短期就可建仓,而跌破5日线后就要短线离场观望,以此为基础,按照此方法波段操作。六月底前只要站在5月线(2045)之上,中长期就应该持股待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