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时的春节!

(2008-02-07 20:13:09)
标签:

除夕

春节

过年

随笔

感悟

生活

婚姻

家庭

休闲

分类: 散文诗
 
 
    童年的春节,是一首质朴的田园抒情诗
    童年的春节,是一缸醇香的陈年老酒,时间逾久远,香味越浓烈.
    时光流转,冬去春来.那恬静中充盈热闹,喜庆中蕴含闲适的春节.除了祥和,除了团聚,还有那无穷无尽的喜悦.尽管那时家里穷,尽管那时过年也就是几斤肉,一两壶酒,几挂红鞭炮,,但在我心灵深处,却是一种信仰,一种从朴实无华里长出的情结.
     除夕之夜,俗称大年三十,屋里洋溢着浓浓的年意,全家人围炉团坐,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其乐融融,达旦不寐,共享天伦之乐.妈妈常说:"三十夜里的火,十五夜里的灯"这一夜的火是不能熄灭的,大人们聚在一起拉家长,说坎坷话人生,谈天下兴亡;童心的我们却是那几块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直到爸爸掏出几块压岁钱,装在崭新的衣服口袋里.压在枕头下方才沉沉地睡去.
     初一的清早,天刚擦亮,门外早就响起了起起落落的鞭炮声,爸爸把门一开,走到院里点燃一挂长长的鞭炮,谓之"开门见喜"妈妈也早就准备丰盛的早餐.先是到堂屋叩拜祖先,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求全家吉祥平安.尔后,才开始吃"庚饭"这一顿诱人的庚饭,在我们湖南邵阳是极讲究的.孩子不能乱问胡说,忌讳不吉利之言.吃饭要细嚼慢咽,吃个长长久久,团团圆圆,吃鱼不能吃头尾,要有头有尾.肉叫"财喜"鸡爪叫抓钱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儿时心目中的"年"就从吃过"庚饭"后爆竹声中开始的,成群结队,,走家串户地拜年.一句吉利的话总能得到很多零食,有包装精美的糖果,有油亮的红薯片,有香味诱人的瓜子花生,白糁糁的糍粑....有时庚饭没有吃完,拜年的孩子来了,妈妈便放下碗筷,忙着倒茶分糖果,嘴巴笑得合不拢嘴.到了十点钟光景,全巷子的跑遍,口袋装得满满的,回家卸完后,跟着大人后面拜"溜年".开始他们宗亲往来,联络亲情,推杯换盏,觥斗交错,谈天说地.
     从正月初一下午开始,街上耍龙灯,舞狮子的队伍便一拨接一拨,花灯招展,锣鼓喧天,鞭炮不绝,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那些刚砌房子,刚娶新娘子,考上大学,家里有重大喜事都会接到这类帖子.凡接了帖的人家门口就会舞龙耍狮,龙随鼓起,腾云驾雾,狮随锣跃,让人目不暇接,巫风楚俗,表达乡民对未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童年的春节正是在这种淳朴而真实民俗民风的渲染下,变得格外轻快活泼.
    童年的春节,透着一股质朴的民风,坦荡着故乡憨厚的情怀.童年的春节,那么温暖,快乐,清晰,明净的镌刻在我的记忆,已然成为一首生动的民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节抒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