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瑞诗凯诗来信之7(作者:于伽)
在公元五世纪之后,也就是在笈多帝国时期,由中印度地区开始盛行的一种神秘主义运动,它是一个松散的宗教传统,重视宗教仪式与冥想,以师徒方式秘密传授,对于整个亚洲的各宗教有着深远影响,其中以对佛教与印度教的影响最大。它就是谭崔,也有翻译成密宗。
谭崔(梵语:,Tantra),梵语原意是编织,引申为原则、体系、教条、理论等意思。有很多不同定义,定性并不一致。西方学者认为没有这种宗教但就有所谓tantrika(谭崔修行者),因为谭崔是一种实践方法而不是宗教。
谭崔认为人体是小世界,宇宙是大世界,宇宙的小变化也可体现在人体上,万物分阴阳没事物孤立存在,要解脱就要在世间。谭崔是一个做法和想法,通过仪式和上师指导达到打破偏见的超世俗宏观。
实践方法包括使用骷髅装饰,使用嘎巴拉碗吃饭,在坟地起尸坐禅。简单一些的由上师指示下做瑜伽与冥想,念真言,还有一些秘密仪式(如五种享乐,与仪式化性行为)。
当时印度大多数宗教都进入了密宗时期,连锡克教,耆那教与苯教也与谭崔有关。佛教密宗,又名金刚乘(梵语: Vajrayna)是佛教的其中一种修行方法,与印度教的谭崔密教同时,在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兴起。印度的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
佛教密宗与印度教中的谭崔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比如说,密宗也说人体是宇宙的缩影,与性力派一样强调世界万物分阴阳,互相依存,无事物孤立存在。
谭崔真正兴盛的时间则是印度笈多王朝时期,性力派修行者吸纳了婆罗门教和某些沙门教派的部分理论和修行方法,发展出谭崔,其特色是充满神秘色彩,重视神通、鬼神、瑜伽,及神秘体验,以密续作为修行的主要依据,在师徒间一对一秘密传授。
其实谭崔的出现,就是对当时各宗教的否定肉身、否定人的基本欲望的一种叛逆,也是草根信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