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61、宋·朱熹《性理精义》有这样一段话:“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居敬持志的意思是老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于伽老师应该以这句话来要求自己。
62、瑜伽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世上有一种真正的奢侈,就是在自己,每天重复的习惯里,不断地遇见美好。
63、瑜伽体式讲究正位,在《说文》里面讲“止于一谓之正”。我们看正的写法,上面一横,下面一个止字,停止的止,所以止于一就叫正,那么一是什么呢?一就是当下。二就是过去与未来,一就是在当下,瑜伽就强调当下。瑜伽的天人合一也是强调一,也就是强调当下。
64、瑜伽就是纠偏与居正的过程,就像古语说的:“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
65、《哈达瑜伽经》第一章第十七节是这样写的:“体位法可带来身心安定、健康和身体轻盈。”第一章上所列的体式相对都比较简单,都是为了通往究竟解脱的门户而传授的。瑜伽体式的目的是在净化与平衡脉轮,唤醒和提升拙火,并为开悟和解脱打好基础。
66、练习瑜伽的八荣八耻:以热爱瑜伽为荣,以不爱瑜伽为耻;以日夜修练为荣,以时断时续为耻;以修身养性为荣,以只练体势为耻;以身体力行为荣,以坐而论道为耻;以闻鸡起瑜为荣,以偷懒贪睡为耻;以粗茶淡饭为荣,以大鱼大肉为耻;以服务学员为荣,以背离会员为耻;以有偿服务为荣,以牟取暴利为耻。
67、《大学》提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所以定很重要。你必须能够保持一种冥想体位法,连续端坐整整三个小时,并且不移动身体。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掌握真正的体位法,并能够练习属于更高级阶段的调息法和冥想。无法保持稳定的体位法,就不可能在冥想方面取得很好的进步。体位法越平稳,内心就越能够专注。如果你能够平稳地保持一个姿势达一小时,就能够感受到内心无尽的安宁与无上的幸福。
68、瑜伽有很多定义。著名的瑜伽之父帕坦伽利效仿前辈Gaudapada,把瑜伽定义为去除总是在心意中起伏的涟漪。他称它为涟漪的抑制,即清除心意的振荡。根据Yajnavalkya,瑜伽的意思是未解脱的灵魂与梵天合为一体。瑜伽行者通常把瑜伽定义为灵性从包裹的肉体中褪去无数覆盖的囊鞘而开展的。
69、瑜伽提倡无欲。无欲不是没有欲望,无欲是远离欲望,或者说不被欲望所控。一个瑜伽人可以有世俗需要的行为,但他没有欲望。他可以做事,但他没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有目的,这就是有欲。积极地做事,不追求结果,就是无欲。证得佛教的阿罗汉就是无欲的。
70、瑜伽强调内心的平静,道家也一样。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过,“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就是说,有道行的人胸怀博大,心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言必行、行必果,处理事情也是有条不紊,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他们总是选择最佳时机行动,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