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1、一个瑜伽流派是存在于这个与之毫不相干的世上的所有瑜伽中平平常常的一个,直至找到它的知音,找到那个能领悟其象征意义的人,于是便产生了那种被称之为“瑜伽”的神秘链接。瑜伽是自己发生的。
22、瑜伽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也有“天人合一”的概念。老子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道德经》里面讲“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从来不讲暴力,为什么?从历史的角度,老子的思想实质上是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思想的高度结晶。妈妈,在自然界中是最伟大的、最公平的,她从来不因为这个孩子美、那个孩子丑,就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母爱是最包容的,所以老子的思想也讲包容。
23、瑜伽圈也像其他圈子一样,经常会有质疑与争论。该怎么判断别人的质疑?需要的是知识,需要的是逻辑,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如果什么都没有,就看谁的声音大,哪方人多气盛,最后剩下什么?除了吵架就是冷战。
24、没有概念,这是时下很多瑜伽人迷茫的原因。
25、瑜伽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各种参考答案。看到种种的差异,标准答案越来越不是标准,我们会迷茫痛苦,然后在这个迷茫痛苦的过程中,我们才学会选择。
26、现在瑜伽培训市场也是杂乱无章,良秀不齐。但要相信,市场的浑水里,一定有好老师会被市场甄别出来,一定有好老师在市场中可以生存。
27、艾扬格大师年轻时是学习阿斯汤伽这个体系,后来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便同是在哈他瑜伽的阵营,艾扬格与阿斯汤伽,转身后,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差距就在回眸的迷惑中。
28、孤独与喧嚣之间,只隔了一个自由,心灵的自由,即瑜伽。
29、瑜伽就是看那一呼一吸的纵横之间,那一抹孤寂与宁静,如何自由。
30、《荀子·大略》里有一句话: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此句提出了一个“善学”、“善行”的标准问题,很有教育意义。大意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练习瑜伽既要“善学”,也要“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