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51、就像文艺女青年都有开书店的情节,瑜伽老师也有开瑜伽馆的冲动。在中国,开瑜伽馆恰如开实体书店。据统计,目前每1000家书店,只有100家盈利,做得相当好的只有10家。开馆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52、爱瑜伽就不放弃,这是对生活对人生最美好的坚持!—《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53、瑜伽应该更多地强调精神体验,而不是一味地练习体式。—《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54、瑜伽是各个流派的大合唱,不是某一流派的独唱。—《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55、一个流派开放与包容带来进步,封闭与排斥导致落后。—《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66、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专注已和你相依为命,觉知已和你血肉相连。—《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67、大消费时代只有两条主线能生存——优质低价和奢侈品。瑜伽馆必须走优质低价之路。
268、瑜伽教学:贵在细节,源于用心。—《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69、瑜伽有三个层次,美、善和真。美是身体层面的,善是精神层面的,真是灵魂层面的。瑜伽人要看到美,创造美;发现善,播撒善;探索真,追求真。—《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270、盲目崇拜名人的风尚,是人类社会留下的精神奴役的创伤。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有了崇拜,就有了时髦的风尚。瑜伽圈也有盲目崇拜大师的现象。也许没有了崇拜和光环,人们才能真正能够理解大师探求真理的艰辛,才能真正明白大师的永恒不朽。—《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