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瑜伽体式梵文原译(1-5)(于伽编译)
1、头碰膝式
梵文:Jānu Sīrsāsana
英文:Head to Knee Pose
中译:头碰膝式
注释:
jānu:膝盖
sīrsa:头
其他中译:
1)、头碰膝前曲伸展坐式《瑜伽之光》
2)、单腿交换伸展式《瑜伽—气功与冥想》
2、加强背部伸展式
梵文:Paschimottānāsana
英文:Intense Back Stretch
中译:加强背部伸展式
注释:
paschim:西方,即指“背部”
ut:强烈的
tan:伸展
其他中译:
1)、背部前屈伸展坐式《瑜伽之光》
2)、双腿背部伸展式《瑜伽—气功与冥想》
3、侧角伸展式
梵文:Utthita Pārsvakonāsana
英文:Extended Side Angle Pose
中译:侧角伸展式
注释:
utthia:伸展的
parsva:侧面
kona:角
其他中译:
1)、三角侧伸展式《瑜伽之光》
2)、侧角伸展式《瑜伽—气功与冥想》
4、侧角扭转式
梵文:Parivrtta Pārśvakonāsana
英文:Revolved Side Angle Pose
中译:侧角扭转式
注释:
parivrtta:扭转、旋转;
parsva:侧面
kona:角
其他中译:
1)、三角扭转侧伸展式《瑜伽之光》
2)、侧角转动式《瑜伽—气功与冥想》
5、加强伸展式
梵文:Uttānāsana
英文:Standing Forward Bend
中译:加强伸展式
注释:
ut:强烈的
tan:伸展
其他中译:
1)、加强脊柱前曲伸展式《瑜伽之光》
2)、增延脊椎伸展式《瑜伽—气功与冥想》
编译者按:《瑜伽体式梵文原译》由于伽编译。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同一体式不同翻译造成混乱的问题。每一个体式的翻译均严格按照梵文直译,尊重体式原来的意思。此举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