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伽感悟796-941

(2016-12-30 23:37:10)
标签:

杂谈

于伽感悟796:言语非瑜伽,思维非瑜伽,实践生活的每一细节里才是瑜伽。

于伽感悟797:身在体式中,心在体式上。身为体式役,身心皆疲惫。

于伽感悟798:双盘时,有时会有些痛楚。当你认同了痛楚时,你便失去了自由。人生亦如是。

于伽感悟799:瑜伽经典是我们的教材,自己的身体是我们的老师。规律的练习是自我的引导和日常生活,这种练习最终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认真研读经典并一起练习吧!

于伽感悟800:不要只看到《瑜伽之光》里艾扬格大师的最终的终极体式,其实每个过程都是一种体式。就像花朵开放,有蓓蕾、初放、绽放和怒放,每一瞬间都是最美的。瑜伽的体式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

于伽感悟801:瑜伽不是高难度体式的“较量”。在繁忙的尘世生活中,我们的身心已经那么疲惫了,何苦在瑜伽的世界中再让自己更累!

于伽感悟802:练习瑜伽没有绝对的标准,适合你的就是标准。

于伽感悟803:其实有些瑜伽体式从现代科学分析是不科学的。这些体式其实是自我折磨,其真实目的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苦行。

于伽感悟804:也许,我们最喜欢的体式都是另一种意义的自己。我们喜欢一个体式,其实同时在观照自己。

于伽感悟805:瑜伽是找回真我的向导,发现真理的指南。

于伽感悟806:瑜伽的第一步就是要约束自己,抑制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开始返回智慧人生的旅途,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心念才能处在它合适的状态。

于伽感悟807:瑜伽的修行,不是在我们已经拥有的基础之上增加什么,而是在我们已经拥有的基础之上减少什么。

于伽感悟808: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善待自已是表现在细节上的。

于伽感悟809:练瑜伽就像读书,没有所谓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和瑜伽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和瑜伽。

于伽感悟810:瑜伽冥想,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于伽感悟811:在瑜伽中,体式只为了寻求身心的安宁而存在,体式是另外一种觉醒。

于伽感悟812:体式如果完美到了极致,是否可以控制驿动的内心?若不能,又何必追求体式的极致?

于伽感悟813:瑜伽的修行不是去学习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而是要了解极为朴素的生活智慧。

于伽感悟814:瑜伽为什么?就为了一场心的觉醒。

于伽感悟815:若只是体式,何必夸张说成是瑜伽。

于伽感悟816:瑜伽就是我在时光里享受温暖,我在流年里忘记花开。

于伽感悟817:瑜伽里有很多自我捆绑,自我束缚的体式。看似作茧自缚的动作,却是在教你成长。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于伽感悟818:双盘静坐时,每个人都要经历疼痛的过程。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因此,不要认为你是孤独的疼痛者。也不要认为,自己经历着最疼的疼痛。

于伽感悟819:现代西方化的瑜伽过多地加入了科学与理性的内容。请不要相信自己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它可能对也可能错,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感觉,身心的感觉是不会错的。

于伽感悟829:练习瑜伽时的各种疼痛都是来自内心的呼唤,是身心长久被忽视的显现,是让我们修复自己的机会和召唤。

于伽感悟821:瑜伽不仅仅是身体的体操,更应该是心灵的按摩。

于伽感悟822:冥想常常能弥补体式的缺陷,然而,体式却永远填补不了冥想的空白。

于伽感悟823:开始瑜伽,幸福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了。

于伽感悟824:我们都常常看不上简单的事情,故意做的复杂来显示出自己的不同,其实,简单并不代表容易。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现在世界上一些瑜伽人在整理与发展瑜伽时,忘记了瑜伽的根本:纯粹与简单。

于伽感悟825:苦行是瑜伽修行的法门之一,即是对身外之物的拒绝。传统的苦行形式包括禁食、禁欲以及让躯体长时间维持高难度的动作。适当的苦行对现代人很有必要。

于伽感悟826:探索身体、追求心灵和唤醒灵性,这也许就是我的瑜伽使命。

于伽感悟827:瑜伽中可能隐藏了一些内容,它在等待人们练了多年之后才能发现。

于伽感悟828:现在的瑜伽培训,只能得到知识而得不到智慧。智慧与知识不同,它不是靠一般的教育和学习获得,只有通过亲自体验使自身获得感受并掌握了的才是智慧。

于伽感悟829:道家的庄子说通过"虚己"和"顺物"两个途径就可以达到健康的目的,而这种说法是和瑜伽的理念是相似的。

于伽感悟830:一日不坐,一日不宁。

于伽感悟831:照亮外部体式的是知识之光,而照亮我们内心深处的是智慧之光。

于伽感悟832:瑜伽也是塑造自己的过程。塑造自己,过程很疼,但最终你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于伽感悟833:练习瑜伽以来一直非常喜欢拜日式。拜日式的流程并不复杂,难的是在简单流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里展现出内心的纯粹,而且这样的心境是念念相续的。

于伽感悟834:不要去与体式较真。一味的较真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瑜伽初衷。而较真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

于伽感悟835:练习瑜伽一段时间之后,要去反思一下:你是不是更认真了,而不是更较真了;你是不是更专注了,而不是更散乱了;你是不是更有力量了,而不是更乏力了;你是不是更柔韧了,而不是更柔软了;你是不是更喜欢与人交往了,而不是更孤芳自赏了;你是不是更热爱生活了,而不是更不识人间烟火了。

于伽感悟836:与瑜伽恍然相逢的刹那,我看见了岁月的慈悲。

于伽感悟837:瑜伽让我们找到自己生活的使命所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远远胜过他人的目光和期许。现在就回归到自己的心灵,了解自己,倾听内心的需求,做你希望成为的人。

于伽感悟838:在诗人海子的抒情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有这样一句:“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分享了诗人当时对尘世无限热爱的喜悦。瑜伽是一种链接,链接就是一种分享。套用海子的这句诗,我想说的是:那宁静而喜悦的瑜伽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这是我的瑜伽夙愿!

瑜伽感悟835:通往瑜伽之路,是用练习铺成的。

于伽感悟836:源自瑜伽和佛学的“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

于伽感悟837:除非带着全然的意识而呼吸,否则将没有凝止的冥想。

于伽感悟838:生活总有预料不到的难题,瑜伽的目的,就是在各种不安定中找寻一种安心。

于伽感悟839:愿我成为这样的人:不炫耀,不争吵,做一个博学的人;不空洞,不浮躁,做一个丰盈的人;读好书,旅好行,做一个有经历的人。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做一个有热情的人。即便生命枯竭,亦在优雅中变老。

于伽感悟840:曾经的浪漫与繁华,都付予这般瑜伽的静谧。

于伽感悟841:瑜伽教学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醒更多人对瑜伽的兴趣,传达正确的瑜伽理念,教授科学的练习方法。其实靠瑜伽和瑜伽馆来谋生也无可厚非,只是现在被我们过渡重视了。

于伽感悟842:瑜伽,意味着埋葬你所有的观念。

于伽感悟843:道教「清静经」有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瑜伽也有类似的表达。

于伽感悟844:心,如果没有安静下来,体式练的越多,你就会越纠结与痛苦。

于伽感悟845:瑜伽是一种修行,所有的修行都是一种内学,教你向内求。

于伽感悟846:瑜伽是一种连接,它连接着展开垫子之后的投入习练和卷起垫子之后的充实生活。

于伽感悟847:瑜伽的作用是控制。当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的时候,我们就从以往的身体的奴隶,转变成了身体的主人。

于伽感悟848:佛陀说:“就因为我们一直在自身之外寻找完美,才使我们痛苦。”如何你还因纠结于瑜伽体式而痛苦,可以暂时停下来思考下这句话,自然就找到了答案。

于伽感悟849:世俗的成功学要求你做加法,甚至乘法,而瑜伽真正提倡的是减法:不要拥有的太多,但要保留必须拥有的部分。

于伽感悟850:在体式中我们总希望得到些什么,比如力量和柔韧;而在冥想中你没有得到什么,你却失去了很多。体式是为学日益,冥想是为道日损。其实人生重要的不是要学会得到,而是要学会失去。通过冥想失去那些贪婪、焦虑、不安、愤怒……

于伽感悟851:瑜伽体式要听凭内在感觉的指引,去找到心灵与躯体的平衡点,而不是按照所谓的标准体式来克隆自己。一味去迎合,只能造成纠结与痛苦。因为那样的体式是不会带来快乐的,而不快乐的过程就不可能带来“快乐”的效果。

于伽感悟852:瑜伽存在意义,不是为身体助长扭曲,而是为心灵疗愈伤痛。

于伽感悟853:瑜伽之光真正照亮我的,永远不是外在的体式之光线,而是内在的那盏心灵之灯。

于伽感悟854:一个有外表的女人,才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一个有灵魂的女人,才是一个有能量的女人。而这两者,瑜伽都可以给予!

于伽感悟855:打坐时的痛痒只是观察,不要改变。世事无常,在所有事物中看到暂时性,不要急,不要试图做些什么。全然无为的等待。如果能够等,蜕变就在那里。

于伽感悟856:双盘打坐总是让我们这痛那痒。但到后来,那些痛痒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身体最健康的地方。

于伽感悟857:瑜伽是一种修行,所有的修行都是一种内学,教你向内求。

于伽感悟858:瑜伽应该是没有任何动机的追求,它没有任何要达成的目标。

于伽感悟859:瑜伽以持戒为第一要素。持戒,并不是非要你吃素和禁欲,而是能坚持每天练习瑜伽,这就是最大的持戒。

于伽感悟860:瑜伽八分支第一分支是自律,而自律首先应该是对身体的自律:不暴饮不暴食,不懒惰不懈怠,不急躁不偏激,不溺爱不漠视。

于伽感悟861:不要迷于瑜伽的时尚。任何的学习中,不忘问自己的发心是何,让那颗最单纯的初心引领自己,困惑中让初心引领自己回到属于自己中正的"道"。不沦陷于任何流派和尘世中属于他人的价值体系中。

于伽感悟862:很多人的瑜伽被打造成充斥着各种欲望与纠结的体式架子,若不及时回归心灵与灵魂很容易散架。调整的方法只有一个:只需把瑜伽化繁为简,不忘初心。

于伽感悟863:不要问这个体式为何做不到,而要问这个体式自己练了有多少年。时间积累够了,自然也就做到了,没有什么为什么。

于伽感悟864:在一个人的瑜伽修行中,精神需求相对于身体需求所占比例越大,他(她)就离心灵越近。在减肥塑形健康这些身体需要能够基本满足之后,是身体欲望仍占上风继续膨胀,还是精神欲望开始上升渐成主导,这是瑜伽练习者素养的分界线。

于伽感悟865:人们习惯把最自然的事情变为最神秘的事情,例如信仰、瑜伽、性爱......恢复自然的天性也许就是人间大道。

于伽感悟866:如果把瑜伽中强调体式练习称作浓妆,把强调心灵的修为称作淡抹,其实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更高贵之说。欲把瑜伽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于伽感悟867:瑜伽需要“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二个阶段。“为学日益”是磨砖成镜,“为道日损”是悟后修行;磨砖成镜是把生活靠近瑜伽,悟后修行是把瑜伽融入生活。

于伽感悟868:Live by sun,love by moon,瑜伽就是平衡之道。

于伽感悟869:尽管同一体式不同的流派的要点与细节不同,其实,它们内在的相似远远多于表面的差异。它们都借由一遍遍的体式练习,点亮人类生而既存的智慧之果。瑜伽练习者是实践主义者,不要为教条束缚。

于伽感悟870:走遍世界你需要一个行囊,走进内心你需要不止一个老师!

于伽感悟871:在这个速食年代,有多少人,愿意把瑜伽交给时间,去等待,等待时间褪去铅华和激情,现出瑜伽最真实的本原,回归瑜伽最纯净的初心!

于伽感悟872:寻找对生命的深刻体悟,並且明智的传播这样的体悟,也许这就是我人生的使命。

于伽感悟873:在瑜伽修行的道路上,理论与实践必须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如果你勤于理论而疏忽了实践,那最好先停止理论的学习等下实践的积累,否则就会陷入务虚而自大的泥潭。

于伽感悟874:切莫用功利的学习热情来缓解持续练习的努力。

于伽感悟875:所有失望过和傲慢过的心灵,都能够相互贴近,那就是爱的期盼。甚至纯真的心从不多看那冷漠的一眼,唯热盼着与另外的心灵沟通,不屈不饶地等待,走遍一生去寻找,那就是爱的征程。

于伽感悟876:诚如大智者霞嘎巴所说:“一旦你能做到不管住在哪里,都觉得舒心悦意;无论与谁交往,都觉得甘之如饴,这就是修行成就的验相。”

于伽感悟877:体式需要证明,冥想并不需要。

于伽感悟878:瑜伽是什么?我的意见是:没法说它是什么,只可能说它不是什么。

于伽感悟879:瑜伽是一种守戒,瑜伽是一种自由。

于伽感悟880:脉轮像是一道门,可以向外开,也可以向内开。打开脉轮,就是关闭脉轮。

于伽感悟881:瑜伽是超越体式的,但它也是体式本身在初级瑜伽课程中,迈向终极解放的第一步,常常也是迈向体式的第一步。

于伽感悟882:在做瑜伽体式时,实际上应该更多地关注身体的顺位,而不仅仅是摆出外在的完美体式。

于伽感悟883:瑜伽就像一本书,只练体式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

于伽感悟884:有什么样的理解,就有什么样的瑜伽流派。

于伽感悟885:阴瑜伽中的意识状态是有觉知的内观。

于伽感悟886:严肃的教学风格是Iyanger瑜伽的最佳传承。

于伽感悟887:冥想:变得单纯而透明。

于伽感悟888:在练习瑜伽体式与日常生活中,你感到身体哪部分存在了,那部分就病了。

于伽感悟889:我们花时间向他学习的老师,不必是无所不知的,他只需要在学习的路径上超越我们几步即可。虽然我们一路前进时可能需要放弃某些老师并转向其他老师的教导,老师却一直会是我们心灵上的良师益友,帮助我们提升自己本质的能力。

于伽感悟890:《奥义书》(Upanishads):理解而不修习,胜过不理解却修习;理解且修习,胜过理解而不修习;安住在我们的真实本性中,胜过任何的理解和修习。

于伽感悟891:无论是印度的瑜伽还是藏传佛教,我们都必需经过三个层次才能到达真正灵性的道路:第一步是诉求理解;第二步是投入我们的心和脑;第三步需要我们整个身心完全的承诺。

于伽感悟892:我们要如何从偶尔上一些瑜伽课,变成过一种追求觉知的生活呢?

于伽感悟893:我们每天必需要有固定的时间来修习瑜伽和打坐。除了去上课之外,养成在家修习的习惯,可以使我们维持自我发现的兴趣。

于伽感悟894:我们要激发一种全天候进行内在探索的态度。我们会开始体会,无论是在我们所谓的修习时间或是在其他任何时间里,瑜伽是一种身心敏感度极强的内在旅程。

于伽感悟895:虽然瑜伽有许多派系,瑜伽的执哲学却可以定义为将生存的许多似乎对立的层面——思想与身体、内在与外在、主动与被动、主体与客体连结起来,形成一种非对立或包容的心灵状态,使我们得以体验生命中充满挑战的二元性,却不至于堕入二元对立中。

于伽感悟896:瑜伽使身体与思想合二为一,这便是我们由内在萌发出慈悲与智慧的基础。

于伽感悟897:瑜伽可以说是一种行为模式,引导身体、心灵和思想经历一种神圣的体验。

于伽感悟898:所有修习瑜伽的人,无论练的是哪一种流派,都应该基于亲身体验,应避免宣传任何传统或派系的好与不好。

于伽感悟899:有史以来,瑜伽一直被称为是科学中的科学,瑜伽也得依循现代科学进行自我改造。

于伽感悟900:瑜伽要在实用中维持传统,在创新中保留经典。

于伽感悟901:的确有理想和完美的瑜伽体式,但不是以我们想象的那种方式去完成。

于伽感悟902:集中所有的能量去完成所谓的完美体式,反而使瑜伽练习变成了表演。

于伽感悟903:练习瑜伽体式的最终意义是解放。

于伽感悟904:完美的瑜伽体式并不是瑜伽的重点,体式只是瑜伽进程中的一部分,将其从传统中提炼出来是现代人的一种方式。

于伽感悟905:当你明确了身体的限制,与此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只有不断地练习和体验,才能探知极限,突破停滞。

于伽感悟906:通过瑜伽的习练,我们看到身体其实有一个天生的边界保护。如果在习练瑜伽前对自己的柔韧度作一些基本测试,明白哪些是身体达到极限的信号,让体内的能量通过顺位排序的关节、骨骼和肌肉,反而有能力在避免受伤的情况下伸展更多,失败感谢也会随之消失。

于伽感悟907:通常人们认为瑜伽会让自己达到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不应该有任何限制的状况。事实是瑜伽中的限制牵制着你身体的各个方面,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尺寸、状态,习练的时间、态度都不同,关节和肌肉的拉伸程度也随之受限。如何你能明白这些,反而会从中得到解放,创造更和谐的整体。

于伽感悟908:当我们走上瑜伽垫时,也就是步入了自己的各种界限之中-﹣一些是可以调整的,另一些则不能。

于伽感悟909:≪瑜伽经≫上说:神啊,请让我安详地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实,给我勇气去改变那些我可以改变的,并给我智慧让我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于伽感悟910:瑜伽是在不断的操练中找到自己的限制(极限),并且放弃对你的努力结果的执着。

于伽感悟911:练习瑜伽时,人们常会陷入抓狂的状态,因为他们更注重目的而忽略了体验的过程。

于伽感悟912:呼吸组成了瑜伽,跟随呼吸,你将发现你的心。

于伽感悟913:瑜伽是关乎如何从各个层面净化自己的练习。

于伽感悟914:修行瑜伽之后,你越关注内在本我的那个声音,它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能够照耀你外在的那一面。

于伽感悟915:不论是体式、调息、还是冥想,都是技术,是载体。最终,从技术上升到精神层面,是让你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态度和认知。这种“新”是指,外在的世界并没有改变,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所以,坚持习练瑜伽是一种体会身心转变的过程。

于伽感悟916:身体的休息是让你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但是如果要达到更高层面的平衡,需要的是心灵的休息。练瑜伽是最能让心灵休息的方式,能让人平静下来。

于伽感悟917:瑜伽让我知道,经历从粗糙到精微的过程是多么重要。只有从身体入手,人们才能得到更细微的改变生活所必顺的能量。

于伽感悟918:瑜伽不只是一个人的习练,更是交流与分享。

于伽感悟919:瑜伽练习的内容要“因时而定”。

于伽感悟920:瑜伽的旅程,是一种持续学习和净化的旅程。

于伽感悟921:静坐冥想是通往觉悟之路,是此生最大的努力。

于伽感悟922: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如何练习瑜伽,而是每次瑜伽之后,你有什么样的心境。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将这种宁静和专注的心境延伸。

于伽感悟923:对所经历的情绪保持专注且不批判的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将痛苦挣扎的经验,转变为迎向困难的态度。

于伽感悟924:每天练习瑜伽以使自己复活。

于伽感悟925:以阴瑜伽开始练习瑜伽,对于建立内心具有慈悲的专注很有帮助。

于伽感悟926:修习阴瑜伽就像接受无针的针灸疗程,所以有助于平衡整体的能量和情绪。

于伽感悟927:冥想是进与出的唯一通路。

于伽感悟928:开始静坐时,念头总是一个接一个出现,从未停止过,好像是峻峭的高山瀑布。渐渐地,静坐功夫进步了,思想就像溪流穿过深而狭的峡谷,然后像一条大河缓慢地蜿蜒流向大海。最后,心变得像平静安详的海洋,只是偶然有涟漪或波浪出现。

于伽感悟929:在静坐时,千万不要让心有任何挂碍或负担,千万不要刻意去控制它,也不要勉强让心宁静。在静坐时,不要过度严肃或觉得你正在做某种特殊的仪式;甚至不要有你正在静坐的观念,让你的身体保持自然,也让你的呼吸保持自然,把你想像成虚空,接纳着整个宇宙。

于伽感悟930:瑜伽最重要的特色不在技巧,而在精神。

于伽感悟931:瑜伽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当我们练习到完美无缺时自发产生的。

于伽感悟932:瑜伽不是苦练,而是自然融入。

于伽感悟933:把你的心带回家,然后放下,然后放松。

于伽感悟934:我们的心,竟然无法保持片刻的宁静;我们的心,竟是如此焦虑不安,充满成见……

于伽感悟935:由于忙碌和散乱的心,长久以来我们就已经看不见内心深处的自性了,然而在禅坐的寂静中,我们却可以洞彻它,而且回归自性。

于伽感悟936:静坐,就是把心带回家。

于伽感悟937:我们都远离了真正的自我,在无歇止的活动中浪费生命。而禅坐可以带我们回到真我,超越我们的习气,让我们真正体悟和品尝我们的整体生命。

于伽感悟938:静坐时,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开放,却稳固在大地。天空就是我们的本性,没有藩蓠,无边无际;大地则是我们相对的现实,我们的相对心和凡夫心。我们坐禅时的姿势,象征我们正在连接绝对与相对,天空与大地、天堂与人间,就像鸟的双翼,融合我们和天空般的无死心性,和虚幻的凡夫心地。

于伽感悟939:我们不能给瑜伽带来什么,瑜伽却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

于伽感悟940:瑜伽中有一种重要的含义就是平衡。

于伽感悟941:瑜伽的美妙之一就在于它是一种驻守你每日生活的修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