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瑜伽365天》(321-330)于伽著 第四輯

(2016-12-30 17:27:09)
标签:

杂谈

第四輯" />

《瑜伽365天》(321-330)于伽著 第四輯

于伽感悟321:瑜伽,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2:瑜伽就是让人心有所持,言有所归,行有所止。—《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3:瑜伽是让人心闲的一种状态,正所谓“大闲之人闲其心”。身闲,是暂时的安宁;心闲,是一生的幸福。真正的闲,是心灵中超然物外。少在物质上劳心,自然在精神上超脱。—《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4:瑜伽是培养心的。培养什么心呢?宋·朱熹《答吕伯恭书》曰:“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5:瑜伽它不是 ISO9000 标准管理系统,它全凭主观和经验。即使有先进的医学解剖保驾护航,但在练习与疗愈上,依旧以个人判断以及对瑜伽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不同的人,标准截然不同。”—《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6:就像《圣经》马太福音7章12节说到的「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一样,《瑜伽经》第1章第33节也说道以慈悲之心对待每一个人。—《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7:瑜伽提倡苦行,让我们在看似悲观的世界里,以积极的人生观生活,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8:瑜伽培养面对痛苦和忍耐的能力。只有拥有了克服痛苦和忍耐的能力,生活上艰难险阻才会显得微不足道。—《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29:真正的瑜伽教学,需要回归到人格的本质上。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30:阴瑜伽很多动作让我们前屈,也让我们越来越卑微,身段越来越低下,低到泥土里。久而久之,这样的人的气场,是谦和、深邃、淡然的。—《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