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于伽感悟301:堅持練習瑜伽,要成为瑜伽的亲历者,而不是瑜伽的看客。——《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2:王小波說過:「活在世上,不必什麼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很多瑜伽人喜歡學習,熱衷培訓,這是好的。但是,如果越學越迷茫,這時需要反思,想想老子的名言「少則得,多則惑」,也許就有答案!—《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3:堅持練習瑜伽,要成为瑜伽的亲历者,而不是瑜伽的看客。—《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4:一切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學習者的自學能力。—《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5:瑜伽,從人體的智慧去感受生命的智慧。—《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6:瑜伽不是一種追求,而是我們生存的實在。—《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7:瑜伽可以讓我們打破為管理肉身而操心的枷鎖,並把我們從奴役的狀態下解放出來,去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與安寧。—《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8:瑜伽是在體悟生命、認識自我、認識自然的實踐中,完成對人體潛能、乃至生命智慧的認知。—《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09:在瑜伽的學習與實踐中,只有擁有了獨立思考,和探求真理的能力,瑜伽智慧的陽光才會灑滿心田。—《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
于伽感悟310:瑜伽人應該重視「淨心」。心不淨則意念紊亂,身心不一,就會終被功利物役所困擾。中國的書法也有淨心的功能,揚雄提出的「書,心畫也」的觀念,所謂「心畫」,即內心世界的表達。—《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四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