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71. 靜坐冥想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不「揀擇」,莫「愛憎」,勿「取捨」,放下二邊,無二中道。
272. 通過瑜伽,把僵硬的身體鍛鍊的柔韌有餘,再把堅硬的心境轉換為柔和似水,最後把柔和的心境再轉換為無邊的大愛。如此,這個世間將更臻完美。
273. 妳只管靜坐安詳,瑜伽為妳守候健康。
274. 苦行是瑜伽三個修行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斷食和雙盤都是苦行。沒有任何人的人生,可以不經歷痛苦。人生既苦,而我們避苦趨樂。通過苦行,回歸本我。
275. 體式越接近簡單,身體越接近瑜伽;生活越接近平淡,內心越接近絢爛。我喜歡這種內心的絢爛,不張揚、不過分、不形式主義。宛如經歷了世事的智者,也終於領悟到,太過用力太過張揚的東西,一定是虛張聲勢的。而內心的安寧才是真正的安寧,它更幹凈、更純粹、更飽滿,更接近那個叫靈魂的地方。
276. 人活在婆娑世界裏,不完美是它的本質。因為追求完美,天使才會變成了魔鬼。妳追求體式的過於完美,也許會導致妳性格的改變。作為學生,妳要求自己完美,讓妳的個性變得異常的尖酸刻薄;作為老師,妳要求別人完美,讓妳的性情變得如此的不大度寬容。
277. 目前,自稱或者被稱為瑜伽大師者眾。近讀《瑜伽師地論》,書中認為只有三種人可名為大師:"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做事,故名大師;能化導五量眾生,令苦集滅,故名大師;為摧滅邪穢外道,世出世間,故名大師。"我們的瑜伽大師們,自己對照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