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2015-09-05 06:03:49)
标签:

杂谈

       三、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自幼就显露出了出色的音乐才华,他四岁开始学小提琴,五岁演奏海顿的室内乐作品,六岁当众演奏钢琴并开始作曲。19岁时,斯美塔那已经形成了具有捷克民族特征的音乐创作风格,并且成为当时肖邦作品的最优秀的演奏者之一。

       成名之后,他创办了布拉格音乐学校,领导了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文化的多种音乐活动,创作、指挥、演奏、教学都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不愧为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1874年秋天,后来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万分并一度想结束生命。

       “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

       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称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心灵的呼唤,而历经几百年风雨血火的查理大桥,则是他心中的祖国。后来作曲家的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中。

       在查理大桥边坐落着斯美塔那的故居,我去拜谒了那里。最值得一看的便是那份早已乏黄了的《我的祖国》原始曲谱。在曲谱的留白处,斯美塔那用斯拉夫文标注着查理大桥和伏尔塔瓦河的字样,因为这是他生命的源泉。所以交响诗《我的祖国》的第二乐章也就是最著名的乐章就叫做《伏尔塔瓦河》。

       1882年11月5日在布拉格首演,以后每年斯美塔那的“布拉格之春”的第一天(5月12日)一定由捷克爱乐乐团演出。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
  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
  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曲中所描写的沃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  

        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乐曲奏出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在水面嬉戏。穿过峡谷,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沃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沃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这是一段激奋而欢乐的音乐,旋律抒情妩媚。音乐在史诗般的音响中结束,小提琴的波动旋律滚滚而去……



 ——选自《一国一倾城•欧洲篇•捷克》(于伽著)

附:《一国一倾城•欧洲篇》(于伽著)

目录:

1、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一、故居里的歌德
二、欧元的娘家
三、苹果酒的故乡
四、在法兰克福大教堂做礼拜

2、西班牙:热情似火的巴塞罗那
一、La Fonda餐厅的海鲜饭
二、毕加索与巴塞罗那
三、波盖利亚市场
四、高迪的城
五、加泰罗尼亚广场

3、法国:浪漫的巴黎
一、埃菲尔的铁塔
二、可颂的牛角面包
三、起舞吧,我的艾斯美拉达!
四、拿破仑的凯旋门

4、卢森堡:绿色的城堡
一、世界首富之国
二、千堡之国
三、卢森堡大峡谷

5、比利时:欧洲的首都布鲁塞尔
一、尿尿小童
二、浓情巧克力
三、欧洲的首都

6、荷兰:自由的阿姆斯特丹
一、北方威尼斯
二、153岁的喜力啤酒
三、与梵高跨时空对话
四、自行车的王国

7、波兰:重生的华沙
一、华尔西和沙娃
二、年少时的偶像——居里夫人
三、重建的华沙老城
四、兼职天文学家哥白尼
五、钢琴诗人肖邦

8、捷克:山城布拉格
一、昆德拉的布拉格之恋
二、卡夫卡的查理大桥
三、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三、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