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扬格传(5)》(于伽编著)

(2014-08-24 14:44:49)
标签:

艾扬格传

分类: 瑜伽杂记:于伽的教练手记

 https://mmbiz.qlogo.cn/mmbiz/5dfnaCuSoCicSCTXkmIjqfOdGG4gBVyMHJjwJ5OjCibQRSc89lPFtDN5O8JUr31wtCHlaAtsR3ic1YjoxkWnkdWeg/0

                       《艾扬格传(5)》

                                                       (于伽编著)

 


        第五章:从一而终的美满婚姻


       当艾扬格作出了结婚的决定的时候,其实当时他根本没有可以结婚的经济条件。好在印度的婚姻不需要男方出钱,而是女方陪嫁。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国家,在印度近10.6亿人口中,男女总体比例为1000∶933。按常理,如此稀缺的印度女子应该是“世上珍品、百万宝贝”,男子要想娶到媳妇,必然要费尽心思,送上厚重的彩礼,妻子过门后更应百般珍爱。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在印度,结婚时,女方反而给男方价值不菲的嫁妆,男方甚至理直气壮地向女方索要财物!如果没有嫁妆,或者嫁妆达不到男方的要求,那么必定成为被耻笑、侮辱、虐待和欺凌的对象,甚至发展到迫害致死的地步。


  几千年沿袭的嫁妆制,像一张无形的巨网,罩住了印度社会,也缠住了印度人的心。这张与现代文明极不相融的网,之所以能占据印度嫁娶的主流,根源主要在于:


  第一,男女地位的严重不平等。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按照印度教的习俗,家中男孩不仅肩负着家族传宗接代的重任,而且在父母归天的火葬仪式上,如果没有儿子亲自点燃火葬柴堆,父母的灵魂将无法升入天堂。另外,儿子也意味着多了一条生财之道,结婚时可以大捞女方一把,是潜在的财富。因此,男孩从出生之日起,就比女孩金贵,在以后的成长和生活中,这种差别就更加明显。比如,在订婚时,男方显得高贵,女方显得低贱。在交往中,男方态度傲慢,趾高气扬,甚至出言不逊,女方则只好忍受对方的歧视和侮辱。最后,谁家给的嫁妆多,男子就娶谁家的女儿。嫁妆制其实就是这种男高女低差别的本质反映。


  第二,宗教信仰。印度教圣典《摩奴法典》(本为古代婆罗门教法典,为印度教所继承)对嫁妆规定道:“媳妇如能带来充足的财富,女性受到尊敬,神就喜悦。一切愿望幸福的男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继续供给女儿各种装饰品、衣物及食品,一个妻子在婚后如果是违背了她的丈夫,她在来世会变做一条野狗。”印度83%的人口都信仰印度教,且十分虔诚。


  第三,种姓制度。印度教把人从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以及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越高,与神的距离越近,越干净,地位也越高。在婚姻方面,男子可以娶同种姓及低种姓的女子,而女子则只能嫁高种姓及同种姓的男子。高种姓的男子一般只有在讨不到老婆的情况下,才会娶低种姓的女子,这种情况叫“顺婚”。而绝不允许高种姓的女子下嫁低种姓的男子,即“逆婚”。低种姓女子嫁到高种姓家不但意味着自己的子女从此出身高贵,而且自身也得到了净化,与神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这是低种姓女子改变地位的惟一的办法。因此低种姓的女子为了能达此目的,就用丰厚的嫁妆作为吸引高种姓男子“眼球”的手段。另一方面,高种姓的女子由于“逆婚制”的存在,可供选择的择偶范围非常小,为觅得如意郎君,也不得不陪以厚嫁。


       1943年,艾扬格在他兄弟的安排下,与16岁的拉玛玛尼(Ramamani)见面。艾扬格的家庭与对拉玛玛尼的家庭门当户对,他对她也一见钟情,很快两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艾拨格24岁,比他的妻子大8岁。婚后夫妻相敬如宾,相亲相爱。
 

        刚结婚时,拉玛玛尼对瑜伽了解甚少,但是她聪明好爱,很快就领会到瑜伽的精髓,并成为艾扬格事业的后盾,让艾扬格全然投身于瑜伽。她陆续生了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除了要做六个孩子的母亲之外,她还成为艾扬格信赖的顾问,过着夫唱妇随的生活。


       艾扬格不仅在瑜伽事业上收获丰富,在婚姻上也是圆满的。艾扬格认为“婚姻生活是培育神性之爱的必由之路。当两个不同背景的个人相遇,婚姻就意味着拓宽思维的广度并创造取舍之空间。”


 

        艾扬格觉得“婚姻生活需要妥协,它教人宽怀容忍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绪”。比妻子大八岁的艾扬格对妻子也是呵护有加。


       婚后艾扬格也经常与妻子交流每天的瑜伽练习与教学的心得。他认为“婚姻中的双方需要彼此交流,并放弃那些可影响彼此和谐的方面,以最终彼此理解对方观点的价值。由此,夫妻就能够以神性之结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并将这种理解延续到家庭之外的社会。“


       婚后,他也努力教妻子习练瑜伽。他认为”每一个希望婚姻生活幸福的人都可习练瑜伽,从而升华彼此的智慧,增加彼此心的交流。婚姻更多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因面瑜伽可培养情感智性,并由此将夫妻之爱首先扩展到家庭,并进而扩展到邻里以及广大的社会。瑜伽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仁爱本性,若双方坚持修习,这也会增加夫妻间的仁爱品质。“


       性欲与爱结合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扬格后来回忆“我有过充满激情的婚姻生活”。但艾扬格同时认为“婚姻的终极目标理不涉及淫欲的爱。而这种爱会最终引导我们将自我奉献于至尊的天地之灵。性与天地万物一样自然而神圣。我们对的使用、疏通、引导之方式不同才造成神圣与亵渎的分野,或达成信仰的升华。”艾扬格形容“性从本质而言是春日筑巢之鸟的美。”


       艾扬格在婚后与妻子共同成长。他认为“通常,婚姻的一方追求瑜伽或其他觉悟之道时会把自己的伴侣落在后面。千万不要这样做,你一定要尽你所能上你的伴侣跟上,或者不断回到你的伴侣所在的境界当中。这是维护婚姻的必由之路。”

 

        艾扬格从1943年与妻子结婚,到1974年妻子去世,他们都相亲相爱,度过了三十年的珍珠婚。妻子去世后他就没有再娶,一直保持独身。1974年,为了纪念去世的妻子,艾扬格还以妻子拉玛玛妮——艾扬格(Ramamani Iyengar)的名字命名了他的瑜伽学院。


       新婚不久,拉玛玛尼就怀孕了。艾扬格夫妻都满怀欣喜地等待他们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令他们没有有想到的,这个大女儿不仅继承了其父亲的智慧,也成为了瑜伽界的权威,她的著作《瑜伽:女人的瑰宝》(Yoga: A Gem for Women)一书成为女性瑜伽经典。她就是吉塔艾扬格(Geeta S. Iyengar)。女儿既是阿育吠陀医学专业的博士,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瑜伽大师。她对于瑜伽在女性的特殊饶益方面有着深刻体验和教学经验,为世界女性了解瑜伽,让瑜伽更好地针对女性群体提升她们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继续关注第六章:大女儿吉塔的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