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伽感悟(796-1100)

(2016-12-30 21:41:57)

于伽感悟796:言语非瑜伽,思维非瑜伽,实践生活的每一细节里才是瑜伽。

于伽感悟797:身在体式中,心在体式上。身为体式役,身心皆疲惫。

于伽感悟798:双盘时,有时会有些痛楚。当你认同了痛楚时,你便失去了自由。人生亦如是。 

于伽感悟799:瑜伽经典是我们的教材,自己的身体是我们的老师。规律的练习是自我的引导和日常生活,这种练习最终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认真研读经典并一起练习吧!

于伽感悟800:不要只看到《瑜伽之光》里艾扬格大师的最终的终极体式,其实每个过程都是一种体式。就像花朵开放,有蓓蕾、初放、绽放和怒放,每一瞬间都是最美的。瑜伽的体式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

于伽感悟801:瑜伽不是高难度体式的“较量”。在繁忙的尘世生活中,我们的身心已经那么疲惫了,何苦在瑜伽的世界中再让自己更累!
于伽感悟802:练习瑜伽没有绝对的标准,适合你的就是标准。
于伽感悟803:其实有些瑜伽体式从现代科学分析是不科学的。这些体式其实是自我折磨,其真实目的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苦行。

于伽感悟804:也许,我们最喜欢的体式都是另一种意义的自己。我们喜欢一个体式,其实同时在观照自己。

于伽感悟805:瑜伽是找回真我的向导,发现真理的指南。

于伽感悟806:瑜伽的第一步就是要约束自己,抑制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开始返回智慧人生的旅途,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心念才能处在它合适的状态。

于伽感悟807:瑜伽的修行,不是在我们已经拥有的基础之上增加什么,而是在我们已经拥有的基础之上减少什么。

于伽感悟808: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善待自已是表现在细节上的。

于伽感悟809:练瑜伽就像读书,没有所谓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和瑜伽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和瑜伽。

于伽感悟810:瑜伽冥想,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于伽感悟811:在瑜伽中,体式只为了寻求身心的安宁而存在,体式是另外一种觉醒。

于伽感悟812:体式如果完美到了极致,是否可以控制驿动的内心?若不能,又何必追求体式的极致?

于伽感悟813:瑜伽的修行不是去学习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而是要了解极为朴素的生活智慧。

于伽感悟814:瑜伽为什么?就为了一场心的觉醒。

于伽感悟815:若只是体式,何必夸张说成是瑜伽。
于伽感悟816:瑜伽就是我在时光里享受温暖,我在流年里忘记花开。
于伽感悟817:瑜伽里有很多自我捆绑,自我束缚的体式。看似作茧自缚的动作,却是在教你成长。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于伽感悟818:双盘静坐时,每个人都要经历疼痛的过程。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因此,不要认为你是孤独的疼痛者。也不要认为,自己经历着最疼的疼痛。
于伽感悟819:现代西方化的瑜伽过多地加入了科学与理性的内容。请不要相信自己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它可能对也可能错,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感觉,身心的感觉是不会错的。
于伽感悟820:练习瑜伽时的各种疼痛都是来自内心的呼唤,是身心长久被忽视的显现,是让我们修复自己的机会和召唤。
于伽感悟821:瑜伽不仅仅是身体的体操,更应该是心灵的按摩。
于伽感悟822:冥想常常能弥补体式的缺陷,然而,体式却永远填补不了冥想的空白。

于伽感悟823:开始瑜伽,幸福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了。

于伽感悟824:我们都常常看不上简单的事情,故意做的复杂来显示出自己的不同,其实,简单并不代表容易。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现在世界上一些瑜伽人在整理与发展瑜伽时,忘记了瑜伽的根本:纯粹与简单。
于伽感悟825:苦行是瑜伽修行的法门之一,即是对身外之物的拒绝。传统的苦行形式包括禁食、禁欲以及让躯体长时间维持高难度的动作。适当的苦行对现代人很有必要。

于伽感悟826:探索身体、追求心灵和唤醒灵性,这也许就是我的瑜伽使命。

于伽感悟827:瑜伽中可能隐藏了一些内容,它在等待人们练了多年之后才能发现。

于伽感悟828:现在的瑜伽培训,只能得到知识而得不到智慧。智慧与知识不同,它不是靠一般的教育和学习获得,只有通过亲自体验使自身获得感受并掌握了的才是智慧。
于伽感悟829:道家的庄子说通过"虚己"和"顺物"两个途径就可以达到健康的目的,而这种说法是和瑜伽的理念是相似的。
于伽感悟830:一日不坐,一日不宁。
于伽感悟831:照亮外部体式的是知识之光,而照亮我们内心深处的是智慧之光。

于伽感悟832:瑜伽也是塑造自己的过程。塑造自己,过程很疼,但最终你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于伽感悟833:练习瑜伽以来一直非常喜欢拜日式。拜日式的流程并不复杂,难的是在简单流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里展现出内心的纯粹,而且这样的心境是念念相续的。

于伽感悟834:不要去与体式较真。一味的较真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瑜伽初衷。而较真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
于伽感悟835:练习瑜伽一段时间之后,要去反思一下:你是不是更认真了,而不是更较真了;你是不是更专注了,而不是更散乱了;你是不是更有力量了,而不是更乏力了;你是不是更柔韧了,而不是更柔软了;你是不是更喜欢与人交往了,而不是更孤芳自赏了;你是不是更热爱生活了,而不是更不识人间烟火了。
于伽感悟836:与瑜伽恍然相逢的刹那,我看见了岁月的慈悲。

于伽感悟837:瑜伽让我们找到自己生活的使命所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远远胜过他人的目光和期许。现在就回归到自己的心灵,了解自己,倾听内心的需求,做你希望成为的人。

于伽感悟838:在诗人海子的抒情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有这样一句:“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分享了诗人当时对尘世无限热爱的喜悦。瑜伽是一种链接,链接就是一种分享。套用海子的这句诗,我想说的是:那宁静而喜悦的瑜伽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这是我的瑜伽夙愿!
瑜伽感悟839:通往瑜伽之路,是用练习铺成的。

于伽感悟840:源自瑜伽和佛学的“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

于伽感悟841:除非带着全然的意识而呼吸,否则将没有凝止的冥想。

于伽感悟842:生活总有预料不到的难题,瑜伽的目的,就是在各种不安定中找寻一种安心。

于伽感悟843:愿我成为这样的人:不炫耀,不争吵,做一个博学的人;不空洞,不浮躁,做一个丰盈的人;读好书,旅好行,做一个有经历的人。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做一个有热情的人。即便生命枯竭,亦在优雅中变老。
于伽感悟844:曾经的浪漫与繁华,都付予这般瑜伽的静谧。
于伽感悟845:瑜伽教学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醒更多人对瑜伽的兴趣,传达正确的瑜伽理念,教授科学的练习方法。其实靠瑜伽和瑜伽馆来谋生也无可厚非,只是现在被我们过渡重视了。
于伽感悟846:瑜伽,意味着埋葬你所有的观念。

于伽感悟847:道教「清静经」有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瑜伽也有类似的表达。

于伽感悟848:心,如果没有安静下来,体式练的越多,你就会越纠结与痛苦。

于伽感悟849:瑜伽是一种修行,所有的修行都是一种内学,教你向内求。

于伽感悟850:瑜伽是一种连接,它连接着展开垫子之后的投入习练和卷起垫子之后的充实生活。
于伽感悟851:瑜伽的作用是控制。当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的时候,我们就从以往的身体的奴隶,转变成了身体的主人。
于伽感悟852:佛陀说:“就因为我们一直在自身之外寻找完美,才使我们痛苦。”如何你还因纠结于瑜伽体式而痛苦,可以暂时停下来思考下这句话,自然就找到了答案。
于伽感悟853:世俗的成功学要求你做加法,甚至乘法,而瑜伽真正提倡的是减法:不要拥有的太多,但要保留必须拥有的部分。

于伽感悟854:在体式中我们总希望得到些什么,比如力量和柔韧;而在冥想中你没有得到什么,你却失去了很多。体式是为学日益,冥想是为道日损。其实人生重要的不是要学会得到,而是要学会失去。通过冥想失去那些贪婪、焦虑、不安、愤怒……

于伽感悟855:瑜伽体式要听凭内在感觉的指引,去找到心灵与躯体的平衡点,而不是按照所谓的标准体式来克隆自己。一味去迎合,只能造成纠结与痛苦。因为那样的体式是不会带来快乐的,而不快乐的过程就不可能带来“快乐”的效果。
于伽感悟856:瑜伽存在意义,不是为身体助长扭曲,而是为心灵疗愈伤痛。
于伽感悟857:瑜伽之光真正照亮我的,永远不是外在的体式之光线,而是内在的那盏心灵之灯。
于伽感悟858:一个有外表的女人,才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一个有灵魂的女人,才是一个有能量的女人。而这两者,瑜伽都可以给予!
于伽感悟859:打坐时的痛痒只是观察,不要改变。世事无常,在所有事物中看到暂时性,不要急,不要试图做些什么。全然无为的等待。如果能够等,蜕变就在那里。
于伽感悟860:双盘打坐总是让我们这痛那痒。但到后来,那些痛痒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身体最健康的地方。
于伽感悟861:瑜伽是一种修行,所有的修行都是一种内学,教你向内求。
于伽感悟862:瑜伽应该是没有任何动机的追求,它没有任何要达成的目标。
于伽感悟863:瑜伽以持戒为第一要素。持戒,并不是非要你吃素和禁欲,而是能坚持每天练习瑜伽,这就是最大的持戒。
于伽感悟864:瑜伽八分支第一分支是自律,而自律首先应该是对身体的自律:不暴饮不暴食,不懒惰不懈怠,不急躁不偏激,不溺爱不漠视。
于伽感悟865:不要迷于瑜伽的时尚。任何的学习中,不忘问自己的发心是何,让那颗最单纯的初心引领自己,困惑中让初心引领自己回到属于自己中正的"道"。不沦陷于任何流派和尘世中属于他人的价值体系中。

于伽感悟866:很多人的瑜伽被打造成充斥着各种欲望与纠结的体式架子,若不及时回归心灵与灵魂很容易散架。调整的方法只有一个:只需把瑜伽化繁为简,不忘初心。

于伽感悟867:不要问这个体式为何做不到,而要问这个体式自己练了有多少年。时间积累够了,自然也就做到了,没有什么为什么。
于伽感悟868:在一个人的瑜伽修行中,精神需求相对于身体需求所占比例越大,他(她)就离心灵越近。在减肥塑形健康这些身体需要能够基本满足之后,是身体欲望仍占上风继续膨胀,还是精神欲望开始上升渐成主导,这是瑜伽练习者素养的分界线。
于伽感悟869:人们习惯把最自然的事情变为最神秘的事情,例如信仰、瑜伽、性爱......恢复自然的天性也许就是人间大道。
于伽感悟870:如果把瑜伽中强调体式练习称作浓妆,把强调心灵的修为称作淡抹,其实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更高贵之说。欲把瑜伽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于伽感悟871:瑜伽需要“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二个阶段。“为学日益”是磨砖成镜,“为道日损”是悟后修行;磨砖成镜是把生活靠近瑜伽,悟后修行是把瑜伽融入生活。
于伽感悟872:Live by sun,love by moon,瑜伽就是平衡之道。
于伽感悟873:尽管同一体式不同的流派的要点与细节不同,其实,它们内在的相似远远多于表面的差异。它们都借由一遍遍的体式练习,点亮人类生而既存的智慧之果。瑜伽练习者是实践主义者,不要为教条束缚。
于伽感悟874:走遍世界你需要一个行囊,走进内心你需要不止一个老师!
于伽感悟875:在这个速食年代,有多少人,愿意把瑜伽交给时间,去等待,等待时间褪去铅华和激情,现出瑜伽最真实的本原,回归瑜伽最纯净的初心!
于伽感悟876:寻找对生命的深刻体悟,並且明智的传播这样的体悟,也许这就是我人生的使命。

于伽感悟877:在瑜伽修行的道路上,理论与实践必须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如果你勤于理论而疏忽了实践,那最好先停止理论的学习等下实践的积累,否则就会陷入务虚而自大的泥潭。

于伽感悟878:我们需要的是从所谓的瑜伽标准中醒来,把一直向外乞求认同的目光收回来,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
于伽感悟879:瑜伽对于我是一种找寻。瑜伽的这种找寻,利于世间一颗燥动的心走向宁静。

于伽感悟880:瑜伽,从任何流畅的秩序里听到磕绊的声音,在任何熟悉的地方看见陌生。

于伽感悟881:关于瑜伽的知识,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提供给了我们解决瑜伽问题的捷径。但另一方面,知识却也是思维的桎梏。所以如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要防止被知识的束缚。

于伽感悟882: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于伽感悟883:勿过于依赖体式的功能,却忘了冥想的力量。
于伽感悟884:瑜伽也是一种语言,对瑜伽这种语言的解读,应该多几种语法,而不能仅止于在一种语法下,在增加词汇量上下功夫。
于伽感悟885:在瑜伽练习中,有人强调体式,有人强调心灵。其实强调体式没什么不好,只不过过于地强调体式,就像是浓妆化的瑜伽了。而强调心灵的,就像是素颜,没有任何装扮。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装扮。在这个浓妆艳抹的年代,浓妆化的瑜伽自然就粉墨登场了。
于伽感悟886:其实任何一个瑜伽体式都可以有二种做法:动态的到和静态的:在瑜伽众流派中,昆达里尼瑜伽把动态的发展到了极致,而阴瑜伽又把静态的发展到了极致。任何的二极虽然表现截然相反,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万法归一。
于伽感悟887:瑜伽的练习就像人生的经历,有痛苦,也有快乐。不能只有痛苦没有快乐,也不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痛苦与快乐通常是并存的。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痛苦和快感到达大脑的途径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痛并快乐的感觉。
于伽感悟888:在瑜伽中,不要去争论,不要不休的去寻找真相。我明白,其实真相总是会在长期习练中慢慢地为我打开。
于伽感悟889:就像愚公移动的不是山,而是他自己一样,你在瑜伽中移动的也不是身体,而要改变的是你的心。你要做的不应是愚公,而是智叟!
于伽感悟890:瑜伽恰似人生,看不到的,不要过分地探究,你没必要啥都知道。
于伽感悟891:瑜伽的意义是对世界的谦卑,对自身的骄傲。
于伽感悟892:瑜伽是可以常伴一生的,所以无需赶着去学。

于伽感悟893:我们应当借瑜伽来学习瑜伽,借继续瑜伽来使瑜伽继续。

于伽感悟894:瑜伽辅助工具仅仅是一个工具,它主要教我的不是如何使用辅助工具,而是教给我在没有辅助工具时如何看体式。
于伽感悟895:在双盘打坐时,有时身痛,有时心痛。其实无论身痛还是心痛,皆由起心动念,一切皆是我执。放下,百痛皆无。

于伽感悟896:瑜伽让我们把身体慢慢打开,同时打开的应该还有心量。偏执、傲慢的症结都和心量有关。中国有句古话说,有容乃大。

于伽感悟897:有人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最要不得----孤独与饥饿。而在瑜伽修行中的静坐与断食正是挑战这两项。静坐中,面对孤独,明心见性;断食中,面对饥饿,慈悲喜舍。

于伽感悟898:瑜伽练习不是目标,它是通往前方的路。

于伽感悟899:你只管静坐安详,瑜伽会为你守候安康。

于伽感悟900:外无体式标准,内无我心纠结,中无瑜伽法门,平常心既是瑜伽之道。

于伽感悟901:身体是我们的花园,而瑜伽是我们的园丁。
于伽感悟902:言语非瑜伽,思维非瑜伽,实践生活的每一细节里才是瑜伽。
于伽感悟903:身在体式中,心在体式上。身为体式役,身心皆疲惫。
于伽感悟904:阴瑜伽里有个体式叫睡天鹅式。如何从丑小鸭到睡天鹅?答案是你要在天鹅蛋里呆过。只要你在天鹅蛋里呆过,就算生在养鸭场也没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你天生是只小鸭,就不要梦想做天鹅,就安分地做好鸭子就好,但可以争取去做只美丽的鸭子,而不是天鹅。
于伽感悟905:帕坦伽利在「瑜伽经」反复强调苦行在瑜伽修行的重要性。你如果没有进步,是因为你一直很舒服,没有苦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我提倡每天的半个小时以上的双盘打坐与定期超过五天以上的断食,这也是苦行方式。
于伽感悟906:练体式很累,现在不累,以后会更累;盘莲花很苦,现在不苦,以后会更苦。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
于伽感悟907:每个人都应该找个能突破身体障碍,启发心灵宁静的方法或者导师,如此才能具备身心的自性安定。
于伽感悟908:某次在我教的艾扬格瑜伽课堂上,当同学们发现这节课我故意撤掉所有的辅助工具,同学们惊讶地问难道艾扬格瑜伽不需要用瑜伽砖、伸展带和抱枕吗?我这样回答:今天来艾扬格瑜伽课堂上,请把那些辅助工具放在心里。艾扬格瑜伽的精髓不是辅助工具,而是艾扬格大师对帕坦伽利瑜伽经的了解与传承。
于伽感悟909:瑜伽主要的意图是让人更有智慧,比以前更具有领悟事物的能力。
于伽感悟910:在瑜伽的求学路上,有的人只是你的老师,但有的老师慢慢会成为你的师父。师生是选择,师徒是缘分;师生是单向选择,师徒是双向选择;师生是偶然,师徒是必然;师生是传授,师徒是传承;师生是教学,师徒是共修。
于伽感悟911:阅读体式时带着知识的眼睛,就如同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物,美已经变迷蒙了……

于伽感悟912:并没有一条路通往瑜伽,因为瑜伽就是路。

于伽感悟913:无论体式讲究多少细节与精准,不过回过头来,最终还是为了内心的宁静。
于伽感悟914:瑜伽,离理性越近,离灵魂越远。

于伽感悟915:瑜伽先哲说过:亲爱的人啊,勿留心于乐,勿注意于苦,但取乎其中。所以真正的瑜伽是中庸之道。

于伽感悟916:目前中国的瑜伽馆经营状况都不太好。作为瑜伽馆的经营者,商业化的社会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条有尊严的传承与经营之路。十年之后,五十年之后,瑜伽行业还剩下什么?真正的传承者,都是以业为家,胸怀天下的。诚然,商业化,并没有为瑜伽行业带来相应的繁荣,反而摧毁了瑜伽传承的基础。

于伽感悟917:写作有「下笔如刀,行文似水」之说法。众妙之门,万法皆通。在每天早晨阿斯汤伽瑜伽的练习中,我找到了这种感觉。每个体式进入时如刀削,每个体式转换间似流水。

于伽感悟918:瑜伽教练职业门槛低,是人就能进门,可门里面才是台阶。
于伽感悟919:修习瑜伽有许许多多的方法,那些自己不知道的方法并不一定是错误的,不应该莽撞的去否定其他人的练习方法和成果。而且,对神的崇敬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修习,就像他自己所从事的各种练习一样,是不可缺少的……
于伽感悟920:瑜伽师资的培训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讲究个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积肥,讲究个天时地利,急不得,而且每个果实各有不同。工业就是大量地复制,一个磨具出来的。
于伽感悟921:一个体式的难度,衡量不了一颗心的从容;而一颗心的从容,却能彰显一个体式的深度。
于伽感悟922:体式走向何处,心灵跟随之;心灵走向何处,普拉那跟随之。
于伽感悟923:所有的瑜伽经典里都没有单一的体式上的到位,瑜伽讲求总体意识的到位:呼吸与动作很好的配合,意识专注,伸展到舒适的位置保持一会儿,不论你能让身体伸展到哪个位置都得到了瑜伽练习的效果!
于伽感悟924:瑜伽经典是我们的教材,自己的身体是我们的老师。规律的练习是自我的引导和日常生活,这种练习最终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认真研读经典并一起练习吧!
于伽感悟925:双盘时所有的痛苦和折磨,都只是在提醒你:你还活着。
于伽感悟926:品味瑜伽,其实正是一次历练。从热情到淡定,再到自悟,最终回归本源。
于伽感悟927:断食就是排毒。断食的过程就像是戒毒的过程,期间会经历虚弱、冷热、心悸、狂躁等现象。能熬过去,毒素就会彻底根除;熬不过去,那些现象会消失,但毒素还在那里。
于伽感悟928:我要把灵魂交给瑜伽,把身体交给舞蹈。身体在舞蹈,心灵在瑜伽。我要瑜伽,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我要起舞,用一滴眼泪掉落的瞬间。
于伽感悟929:谁说爱上了瑜伽的宁静,就不能喜欢舞蹈的热烈。在我心里,瑜伽与舞蹈都是身体的语言。瑜伽像是身体的呢喃,而舞蹈似身体的呐喊。瑜伽是花蕾的含苞,舞蹈似花朵的怒放。瑜伽是玉树临风,从容淡泊的端庄;舞蹈似大风起兮,狂放张扬的喧泄。瑜伽如秋叶之静美,舞蹈似夏花之绚烂。 
于伽感悟930:一个体式的难度,衡量不了一颗心的从容;而一颗心的从容,却能彰显一个体式的深度。
于伽感悟931:体式走向何处,心灵跟随之;心灵走向何处,普拉那跟随之。 
于伽感悟932:瑜伽体式不是目的,是手段;瑜伽流派不是结论,是方法;瑜伽大师不是偶像,是榜样。
于伽感悟933:有人练习瑜伽,只练体式,身体没有健康,反倒越来越差。素不知,身体健康不是能从外去找的,而是要从内心寻。 
于伽感悟934:瑜伽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自己的耐心、恒心、平常心。 
于伽感悟935:就像肉身不只是卑微的物质,肉身也可以升华为崇高的精神一样,体式不只是简单的姿势,体式也可以处于冥想的状态。 
于伽感悟936:在瑜伽中,体式只为了寻求身心的安宁而存在,体式是另外一种觉醒。
于伽感悟937:我们没有能力和智慧善用真正的瑜伽,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无知、偏见、懒惰和贪求。
于伽感悟938:当你用内心诠释瑜伽,它就会赋予你力量。
于伽感悟939:瑜伽的学习,不仅是寻找不同人的共同点,更是学会尊重不同人的不同点。
于伽感悟940:体式往难处寻是人生追求,心往易处走是追求人生。
于伽感悟941:瑜伽中体式倾向向外,而冥想倾向向内。向外的必然求完美,向内的必然求安然。无时无刻都在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倾慕向外。无时无刻不再要求自己完美,自然就倾慕向内。
于伽感悟942:瑜伽体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
于伽感悟943:心灵的痛,需要以肉体的痛来印证和释放。这也许就是瑜伽经提倡苦行的意义之所在。
于伽感悟944:瑜伽是一段被轻放的时光,让我们体验和珍藏人生的一点一滴。
于伽感悟945:体式有趣如小说,冥想无聊如历史。尽管历史比小说重要,但喜欢小说的人更多。同理,更多的人喜欢体式而非冥想。 
于伽感悟946:人们去瑜伽馆那里,是为了让自己的理性休息,可以随心所欲地放松一下。一个不能使会员身心感到轻松的老师,即使她是聪明博学的,至少她做得很不聪明。
于伽感悟947:体式如女人,具体而混沌;冥想如男人,抽象而明晰。 
于伽感悟948:也许喜欢瑜伽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些许的痛苦和灵魂的孤寂,想从瑜伽找寻解脱的出路。
于伽感悟949:瑜伽是一种炼金术,瑜伽的艺术就是如何把如铸铁般粗糙的内心炼成具有金子般的内心,它是你内在本性的炼金术。
于伽感悟950:瑜伽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得太多,练得太少。
于伽感悟951:瑜伽哲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
于伽感悟952:瑜伽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于伽感悟953:打坐时,我们有很多痛苦升起,同时打坐也是灭苦(dukkha)的过程。从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就是在打坐中培养觉知(sati)。这种方法常常被称为“念处”(satipatthana),即觉知的对象。在行、住、坐、卧等一切身体姿势中也要培养这种觉知,而觉知的重点是觉知你自己。 
于伽感悟954:每一个有瑜伽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恩宠。 
于伽感悟955:每一个不曾瑜伽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于伽感悟956:被岁月偷走的不仅是我们的年龄,还有身体的柔韧性和内心的柔软性。而“软”和“硬”是人体年轻和衰老、健康和不健康的重要标志。瑜伽就是还原我们一个柔韧的身体和一颗柔软的心。  
于伽感悟957:瑜伽修复着人生的不完美,让不完美的人生完美起来。
于伽感悟958:靜坐冥想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不「揀擇」,莫「愛憎」,勿「取捨」,放下二邊,無二中道。
于伽感悟959:通過瑜伽,把僵硬的身體鍛鍊的柔韌有餘,再把堅硬的心境轉換為柔和似水,最後把柔和的心境再轉換為無邊的大愛。如此,這個世間將更臻完美。 
于伽感悟960:你只管静坐安详,瑜伽为你守候健康。 
于伽感悟961:苦行是瑜伽三个修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断食和双盘都是苦行。没有任何人的人生,可以不经历痛苦。人生既苦,而我们避苦趋乐。通过苦行,回归本我。
于伽感悟962:不做断食,瑜伽不成为瑜伽!
于伽感悟963:体式越接近简单,身体越接近瑜伽;生活越接近平淡,内心越接近绚烂。我喜欢这种内心的绚烂,不张扬、不过分、不形式主义。宛如经历了世事的智者,也终于领悟到,太过用力太过张扬的东西,一定是虚张声势的。而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它更干净、更纯粹、更饱满,更接近那个叫灵魂的地方。
于伽感悟964:人活在婆娑世界里,不完美是它的本质。因为追求完美,天使才会变成了魔鬼。你追求体式的过于完美,也许会导致你性格的改变。作为学生,你要求自己完美,让你的个性变得异常的尖酸刻薄;作为老师,你要求别人完美,让你的性情变得如此的不大度宽容。 
于伽感悟965:瑜伽的模样,取决你凝视的目光。 
于伽感悟966:在瑜伽的时候,我一无所求。 
于伽感悟967:迷茫的心灵,在身体徐徐舒展的一刹那,找到了方向。
于伽感悟968:在体式中,人们总是喜欢探寻体式的对与错,是与非。其实在对与错、是与非之间,有太多无法诠释的纠结。穿行于体式间,纠结也终归结成了悟的禅意,结束体式时,纠结已是一种无味的寻觅。
于伽感悟969:不求体式如杂技,但问心净有几许?
于伽感悟970:瑜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正如佛法,泛泛而谈容易,但要真修实炼却是很艰难的。
于伽感悟971:目前,自称或者被称为瑜伽大师者众。近读《瑜伽师地论》,书中认为只有三种人可名为大师:"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做事,故名大师;能化导五量众生,令苦集灭,故名大师;为摧灭邪秽外道,世出世间,故名大师。"我们的瑜伽大师们,自己对照下吧。 
于伽感悟972:习练瑜伽要"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也就是说要学会进入这个体式,但还要学会跳出这个体式。进入不了的愚,跳不出来的惑。
于伽感悟973:就像我们不能没有任何的向导而只照地图旅行一样,我们在瑜伽的修行上也需要向导。
于伽感悟974:瑜伽并非只是去瑜伽馆或者健身房去上课,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是举手投足的修养,是个人修养的港湾。
于伽感悟975:热爱瑜伽,但不执著。不执著,心才能自由。
于伽感悟976:通过双盘与断食的苦行,将诸苦尝尽,换来一份甘甜与轻安。
于伽感悟977:释迦牟尼曾预言,毁我教者乃穿我衣人。那么毁瑜伽的,是不是也是教瑜伽的人呢?
于伽感悟978:瑜伽是身心的虔诚皈依,是灵魂的返璞归真。
于伽感悟979:瑜伽不是课堂的一瞬,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于伽感悟980:瑜伽不在于 “知”,而在于“行”。
于伽感悟981:瑜伽修行记得六个字:简于形,约于心。
于伽感悟982:你给了瑜伽一小段光阴,瑜伽却会还你一大段岁月。
于伽感悟983:如果身体是一棵树,练体式就是让你枝繁叶茂,练静坐冥想就是让你扎根。而我们很多人练瑜伽,没有时间扎根,表面的枝繁叶茂下是一颗空洞的心。
于伽感悟984:瑜伽是收藏灵魂的地方,每一个来过的人,都愿意将身体奉献给它,将年华寄存在这柔软的时光里,纵然要留下红尘的热闹作注,亦无怨无悔。
于伽感悟985:身体力行和身感心受是瑜伽学习的最好方法。
于伽感悟986:《薄伽梵歌》教导我们:瑜伽就是断除痛苦。所以瑜伽能给痛苦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快乐!
于伽感悟987:瑜伽,寻找内在的安详与和谐。
于伽感悟988:瑜伽,最重要的是找到内心的平静。
于伽感悟989:别把瑜伽仅局限于体式,体式只是个门槛,跨过门槛后,让它引领你继续登堂入室吧。
于伽感悟990:化繁就简就是练习瑜伽的原则。
于伽感悟991:阴瑜伽里有个体式Anahata,可以翻译成融心式。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白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于伽感悟992:身体是你走向内在世界的第一个大门,当你的身体被彻底训化了,那扇阻挡你的大门,那扇走向内在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于伽感悟993:体式越接近简单,身体越接近内心;内心越接近平静,生活越接近富足。
于伽感悟994:所谓冥想,就是跳出个人的经验与学识,达到对世界原本状态的认识。
于伽感悟995:瑜伽,就是让你宁静的一种法门。而能让自己宁静的,一是要提升自己的能量,二是要开启自己的智慧。能量需从练习而来,智慧需从冥想而来。
于伽感悟996:瑜伽的修行,是要让人们放弃对社会角色的寻找。
于伽感悟997:通向瑜伽之路的八步中头二步都是戒律,这是必经之路。其实佛陀也曾经把所有能够获得福祉的方式都告诉了我们。所谓获得福祉的方式,就是严守戒律,纪律你的生活,当你能够纪律你的生活就意味着你为你的未来铺平了道路,免除了各种各样可能会来到的负面效应,它对你顺利地成长是有极大帮助。
于伽感悟998:适度的苦行在瑜伽修行的道路上极为必要。佛陀也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就得先受苦受难。
于伽感悟999:目前的瑜伽理疗大多把重点放在身体的理疗上。其实所有的身病都是心病,因为有心病,才有身病。心要没有病,身体怎么会有病?所以瑜伽理疗应该从心的理疗开始。
于伽感悟1000:阅读瑜伽经典是修行瑜伽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阅读瑜伽经典不只为了掌握知识,重要是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于伽感悟1001:瑜伽的目的是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超越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之心。我们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持真实本性的本来面貌。
于伽感悟1002:瑜伽其实就要破除观念的束缚,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于伽感悟1003:瑜伽是简约——降低物质的欲望,回归宁静的心灵。
于伽感悟1004:印度教里有这样的话:如果你沮丧着脸奔向神,神也会沮丧着脸奔向你;如果你跳着舞奔向神,神也会跳着舞迎接你。所以如果你较真地练瑜伽,瑜伽也会给你纠结;你狭隘地练瑜伽,瑜伽也会给你迷茫;而如果你放松地练瑜伽,瑜伽就会给你轻安;你打开心去练瑜伽,瑜伽就会给你智慧。
于伽感悟1005:瑜伽是灵魂的科学,是修行的科学,是所有宗教的基础,所有宗教修行的最根本道理与方法在《瑜伽经》里都说尽了。
于伽感悟1006:就像佛教各宗派都有自己的当家佛经一样,如天台宗的《法华经》,华严宗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土宗的《无量寿经》,禅宗的《六祖坛经》,瑜伽的经典就是《瑜伽经》。所以瑜伽人应该每天去研读《瑜伽经》。
于伽感悟1007:无论你练什么流派的瑜伽,你都要给瑜伽以心的注解!
于伽感悟1008:瑜伽是放慢身心的生活方式。身心加速就会得病,身心放慢便会安康。
于伽感悟1009:瑜伽的哲学和佛陀的教导都是战胜自我的法门。佛陀曾说:"被自我战胜的人,其痛苦如野草般蔓延。"只有放弃自我,舍己为人,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内心的宁静,身体的安康,生活的知足和灵魂的皈依。
于伽感悟1010:瑜伽有不同的流派,同一流派也有不同的风格。所谓风格是传承与创新,理性与感性,个人素养的有机结合。

 于伽感悟1011:双盘的痛苦胜于一切,双盘的快乐也胜于一切。

于伽感悟1012:帕坦伽利在《瑜伽经》里说过懒惰是瑜伽修行的障碍。佛陀也说过,如果存在着什么罪的话,那就是懒惰。我认为,克服懒惰,请从每日早起晨练瑜伽开始。
于伽感悟1013:言传身教是瑜伽教学的最好方法。
于伽感悟1014:《瑜伽经》里说“修行是持续地安处于禅定之中。”禅定也就是所谓的觉照。觉照(Anareness),意思是"觉知"。在"觉照"中,还包含有定(三摩地
Samadhi)和慧(般若
prajna)的成分。每当觉照之灯一点亮,定(心一境性)和慧(明了)便自然地出现。觉照,也可说成止观。静时修止,动时修观。
于伽感悟1015:瑜伽体式如同一部由肌肉与骨骼写成的书,了解体式的关键在于阅读这些肌肉与骨骼,并精于它们的组合。这样不仅可以优化你的练习,提高在练习中的收益,还能打破练习中的障碍,避免身体受伤。

于伽感悟1016:真正的瑜伽,发生在身体遇到心的时候,身心接触的地方才是瑜伽之所在。

于伽感悟1017:身体疼痛的地方也是能量集聚的地方,你的这些能量无处可去,所以你头疼了,你失眠了。减缓你疼痛的方式是以爱的眼光看你疼痛的地方,看周围所有的一切。当你怀着爱意在看,你实际上是在使用你的能量;当你带着喜悦在看,这些疼痛都会化解。
于伽感悟1018:《瑜伽经》说通过调整呼吸的方法来达到心境的超越和宁静,在密宗里称做宝瓶气。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吸气或呼气后暂停,这其实是强制性地停止了你的思维。因为在瑜伽里面一直提到,你的思想和你的呼吸是密切相关的,你主动地停止呼吸,这时你会高度的警觉,那也是你证悟的片刻。
于伽感悟1019:《瑜伽经》里产所谓的修行是持续地安处于禅定之中。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是一条路,而路的尽头是智慧。
于伽感悟1020:《瑜伽经》告诉我们通向觉醒之路的二个重要途径:一条是智能的道路,这需要持续地安处于禅定之中来完成;另一条是爱的道路,也就是印度教里的奉爱瑜伽。
于伽感悟1021:定,始于坐,归于心。
于伽感悟1022:“练习”与“不执著”是瑜伽的两个核心原则。“练习”将你导向正确的方向与精进,而“不执著”则使你继续内在旅程,不会贪恋沿途风光。
于伽感悟1023:瑜伽不是让我们获得没有的东西,而是去除浮云,看到原已存在的光——瑜伽之光。
于伽感悟1024:练习瑜伽需要培养一种纪律,并遵循系统的学习方法这更多指的是练习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于伽感悟1025:身体就像是一块画布,瑜伽体式则是我们的绘画作品。
 

于伽感悟1026:禅宗讲,“大悟不拘小节”。在瑜伽中,领悟是真正重要的,它是提纲挈领的一个现象。一旦你领悟真正的瑜伽,把它拎了起来,所有其他的,都会跟随而上。

于伽感悟1027:瑜伽就像是绘画,阳瑜伽写实,阴瑜伽写意,画好了都能出神入化。  
于伽感悟1028:瑜伽有控制或抑制的意思,但它很容易误解为压抑思想或情感。其实它是指随着冥想的深入,头脑专一以后,注意力转向内在,或超越内在意识流。在那种冥想当中,有一种对头脑过程的掌控,它是一个逐渐宁静的自然过程。只有通过实际的冥想练习才能理解这一状态。
于伽感悟1029:《瑜伽经》中提到瑜伽修行的次第的第二步驟是niyama,就是精进。所谓的精进,就是在你的生活中要有规则、要有纪律,这与放逸刚好相反。精进最简单的要求就是过着有规律的生活,这个要求就如同《皇帝内经》里讲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样简单,但现在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于伽感悟1030:帕坦伽利在《瑜伽经》里所说的持戒,并不是自我抑制能量,而是引导,引导这些生命能量进入正确的方向。所以持戒的意义,就是给予你的生活,你的生命一个方向。
于伽感悟1031:瑜伽体式Asana是放松的意思,是处在深度的放松之中。就像在阴瑜伽中,非常放松、稳定地待在体式里。在这个体里,一点也不需要移动身体。就在那样的片刻,瞬间,你超越了你的身体,体会到了身心的合一。
于伽感悟1032:通常情况下,一个宗教信仰者对自己所信的教派越虔诚,往往思想就越僵化,行为就越固执,并将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及教派奉为唯一真理。在瑜伽界也有同样的现象。
于伽感悟1033:其实瑜伽的真理只有一个,经验者却用许多方式表达。
于伽感悟1034:我们学习瑜伽的细节,是为了忘掉细节,不要再为肌肉骨骼而斤斤计较。相反,让我们集中精力,用心聆听身体的声音。学过细节后,就别再纠结那些细节,别忘记正如人们常说的,"细节是魔鬼。"
于伽感悟1035:瑜伽冥想的修行,就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法。
于伽感悟1036:瑜伽本无流派,我们只不过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路径,最终朝向合一的源头!
于伽感悟1037:如果按照瑜伽的真正意义,瑜伽是不可分的,因为各门各派瑜伽,对于修行者来说,都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工具。
于伽感悟1038:瑜伽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就是我们不需要"外物"来让自己快乐。
于伽感悟1039:修行瑜伽的目的,就是从肉体的痛苦、对物质的执着、和社会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
于伽感悟1040:重要的是教义,不是导师。
于伽感悟1041:双盘和断食时如果没有极致的痛苦体验,就不可能有调理身体的功效,更不可能有极致的涅槃。
于伽感悟1042:作为瑜伽老师,我希望只教一件事情,那就是认识你自己的身体,深入探索你的内心,然后接纳并加以超越。你不是在了解我教了什么,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
于伽感悟1043:观察瑜伽练习者的练习对于瑜伽老师至关重要。不应该仅仅自己在前面做示范,而不在乎学员们的个体差异和当时的状态。比如一个教练应该很清晰了解到:学生是如何呼吸的,左右呼吸是否均等,一边腿是否比另一边的腿要强,一边脚是否比另一边的脚要扭转的多一些等等。
于伽感悟1044:阳瑜伽是走向外在的能量,而阴瑜伽是走向内在的能量。
于伽感悟1045:瑜伽的练习是一个非常私人的练习,但有时我们会和一群人一起练习,比如在课堂里,但它仍被看作是个人的练习。要照顾到课堂上的每个学员,让她们每个人感觉在上私教课。
于伽感悟1046:艾扬格说过:如果一个瑜伽老师告诉你这个体式你不能做,那他就不是合格的老师,他应该利用各种工具帮助你来完成。辅助工具的使用对于还不能完成某个体式的人是个福音。不要有门派之见,不管你练哪门哪派,都可以使用辅助工具。
于伽感悟1047:瑜伽是一种修行,而真正的修行无关技巧的掌握,它是对控制的一种放下,这才是修行。所有其他的东西实际上都是某种形式的专注而已。修行和专注是两回事。专注是一种纪律,专注是引导或控制我们的体验的一种方式。修行是放下控制,放下引导我们的体验,不管那个体验是什么。
于伽感悟1048:谭崔是修行的技巧,是探索内在核心本质的技巧。具有五千年历史的《谭崔经典》(Vigyan
Bhairav Tantra)字面意思是"超越意识的技巧"。
于伽感悟1049:练习瑜伽一段时间后,别人甚至自己都发现自己变了。或许不是我们变了,而是我们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了。
于伽感悟1050:艾扬格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假“大师”可能会通过外表,如个人魅力或对灵性的纯理性知识,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但他不可能做到真大师所能做到的,那就是—唤起人们的最高理想,并且感动无数人的心。艾扬格真的做到了!
于伽感悟1051:艾扬格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假“大师”可能会通过外表,如个人魅力或对灵性的纯理性知识,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但他不可能做到真大师所能做到的,那就是—唤起人们的最高理想,并且感动无数人的心。艾扬格真的做到了!
于伽感悟1052:帕坦伽利说瑜伽修行向神致敬很重要,所以说敬畏之心是心灵修行的最高境界。
于伽感悟1053: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6周的时间就长到15米。在前面的4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如果你每天练习瑜伽却没有明显进步,说明你还在扎根阶段,别急。
于伽感悟1054:幸福不是物质的富足,而是回归质朴无法到自然之美,禅意地栖居。而瑜伽恰恰能满足你这一愿望。
于伽感悟1055:瑜伽体式可以分为表演性质的和养生性质的。真正的(非表演)瑜伽体式是朴实而简单,体式中所包含着人体学、宗教修持法与人文关怀,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让人从中获得难以言表的身心愉悦。
于伽感悟1056:瑜伽是一座充满着复制品的画廊,却缺乏原作。
于伽感悟1057:禅宗讲,“大悟不拘小节”。在瑜伽中,领悟是真正重要的,它是提纲挈领的一个现象。一旦你领悟真正的瑜伽,把它拎了起来,所有其他的,都会跟随而上。
于伽感悟1058:同样一个体式,有差别的不在于外表,而是那颗心––那个最重要的精髓。
于伽感悟1059:一个瑜伽人就像一颗树,当不再炫耀自己叶繁枝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树的生长需要深度和高度,瑜伽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深度和高度!同样,当一个人不再是炫耀,而是照耀的时候,他的生命将变得真正的富有!
于伽感悟1060:让瑜伽体式自行发生在身体上。
于伽感悟1061:瑜伽总是用让你痛苦的形式来提醒你,你身体哪些地方需要疗愈。
于伽感悟1062:自古以来,各种宗教信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日常生活发生,并因此与外人形成明显的差异,常常又不经意间把这些差异容升为对立。修炼者被世俗社会视为异类,修炼者也常常自视清高,轻视世俗社会。在瑜伽界也有这类现象。
于伽感悟1063:瑜伽是一门精微的艺术和学科。瑜伽体式的和谐来自力量的和谐;力量的和谐来自肌肉和骨骼的和谐;肌肉和骨骼的和谐来自身体局部与整体的细节。所以瑜伽习练要更加注重细节。不是你能做几百个瑜伽体式就很好,而是必须做对每一个体式。
于伽感悟1064:为了不让瑜伽真理的路上人满为患,瑜伽让大多数人迷失方向。
于伽感悟1065:瑜伽的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
于伽感悟1066:瑜伽,就是让身体做一朵开在岁月里的闲花,落红尽处,不求绚烂至极的繁华,但求一份恬淡清宁,在时光深处,找寻一种心灵的皈依。
于伽感悟1067:瑜伽冥想就是释放任何目标,只是坐坐。
于伽感悟1068:阴瑜伽,就是给自己时间去「做自己」,除此之外﹐别无其它。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允许自己放松,然后做本然的自己,回归初心。
于伽感悟1069:在阴瑜伽中,要学会放松。在体式中放松,让一切都自然发生,不要在体式中有人为的痕迹。
于伽感悟1070:瑜伽的第一基本功是放松,不是压腿、拉筋和劈叉。放松是训练出来的,山式就是放松训练,这种松是相对的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找到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六向的临界点,就是身体力量归零,怡神达意、舒适自然。所以山式不但不累还是一种休息。
于伽感悟1071:无论学习瑜伽还是学习佛法,都可以对抗世俗生活的虚无感,找到生命真正的出路和意义。
于伽感悟1072:阳光,不只来自太阳,也来自内心。健康,也不只来自外在的体式,也来自内心的平静。心里有阳光,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自信、宽容、给予、爱、感恩,让心里的阳光,照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于伽感悟1073:体式比冥想难,那些体式不好而能安于静坐冥想就是证明。体式又比冥想易,那些无法静坐冥想但精于体式的人就是证明。原因在于,静坐冥想无非是生命和心灵的满足,而很少的物质财富与身体健康就能使生命满足。
于伽感悟1074: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的进来。体式必须有空间,能量才能充满身体。
于伽感悟1075:阿斯汤伽是诗,是呼吸的颂歌,可以行云流水般的运动呼吸;艾扬格是小说,是写实的小说,可以巨细靡遗地书写人体。
于伽感悟1076:瑜伽应该养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养眼,甚至花眼乱心;瑜伽应该化人,而不是化钱。
于伽感悟1077:学瑜伽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和心。
于伽感悟1078:瑜伽体式其实只是一只茶杯,而静心冥想才是里面的茶。至于茶杯好看不好看,这点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茶杯里面有没有装着茶。

于伽感悟1079:瑜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因为它是一场身主双赢的游戏。 

于伽感悟1080:学瑜伽改变的是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去改变外面的世界;学瑜伽是改变自己的心念,而不是改变自己外表;学瑜伽是改变自己,而不是去改变他人。
于伽感悟1081:使用你的身体练习,而不是用辅具练习,身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

于伽感悟1082:瑜伽和看书一样,都是保养灵魂的重要方式。

于伽感悟1083:阴瑜伽里有个体式叫蜗牛式。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苍鹰和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因为它认准了自己的方向,一直在专注和坚持,它要的就是站在最高的位置,看到最好的风景!练习蜗牛式就是要学习蜗牛的这种精神。

于伽感悟1084:开始练习瑜伽,也是真正开始从身体认识自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步。

于伽感悟1085:瑜伽的修行,也是对头脑的五种状态的提升。先对治混乱(Kshipta/disturbed)和昏沉(Mudha/dull),达到散乱(Vikshipta/distracted),然后才容易到达专一(Ekagra/one-pointed)状态,并进入掌控(Nirodhah/mastered)。五种状态中后两种是深入的瑜伽冥想最需要的。

于伽感悟1086:练习瑜伽需要培养一种纪律,并遵循帕坦伽利《瑜伽经》中提到的系统的学习方法(anuśāsanam)。

于伽感悟1087:在瑜伽的修行中,你一旦能达到专一(Ekagra/one-pointed),瑜伽冥想的练习就真正开始了。

于伽感悟1088:在《瑜伽经》中,有一条非常简明的中心线串连整个瑜伽之道,这条主线就是超越障碍。经文的很多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都是这一主题的细化或精炼。

于伽感悟1089:瑜伽是减法,不是加法。

于伽感悟1090:艾扬格大师说过瑜伽对于健康只有三个作用:"让健康的人保持健康,抑制疾病的发展,协助疾病的康复。"所以大家不要把瑜伽的功效吹成无所不能,也不能把瑜伽的理疗说成包治百病!

于伽感悟1091:瑜伽其实就像读书一样,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作者的真实意图,一切阅读不过是我们在自己的背景和阅历上的误读。

于伽感悟1092:体式练习是摆脱身体的束缚与牵绊,唤醒心灵的觉醒与认知,并使之成长的过程……

于伽感悟1093:帕坦加利在《瑜伽经》中说过:"当你很容易就能完成一个体式,并可以触及到内心的无限时,你就达到了尽善尽美。"这无疑给了我们体式修行的方向。
于伽感悟1094:在练习瑜伽中就像在人生中,你会面对很多痛苦。其实痛苦就是我们跟“真相”在对抗,因为你不愿接受那个事实,所以痛苦难过。 
于伽感悟1095:瑜伽是控制内心波动的练习,也就是学习平淡的练习。人生中,除了幸福和痛苦,平淡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生活。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耐心,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温馨。
于伽感悟1096:愿尝尽尘世烟火的我们,仍能用一颗淡然的心,在瑜伽中,守候生命最初的美丽! 
于伽感悟1097:在我们练习体式时,若加上友爱与慈悲的修行,就可以为我们打下充满慈悲的世界观,让我们好好地与他人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
于伽感悟1098:阴瑜伽就像爱,需要恒久忍耐。既然是恒久忍耐,忍受到最后,才会有享受。

于伽感悟1099:阴瑜伽不需要努力,努力就会创造紧张,紧张就会产生痛苦。阴瑜伽会产生疼痛而不是痛苦,而疼痛是因为你身体的僵硬和毒素。


于伽感悟1100:阳瑜伽是一种努力,而阴瑜伽是放下努力。事实上,它是努力的反义词,它本身就是放松,也依据着轻松法则行事。让自己是空的,也就是指能量能够不受头脑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流动于当下,允许生命以它本然的面目呈现。

于伽感悟1101: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钱为中心,你会活得苦;如果你的生活以儿女为中心,你会活得累;如果你的生活以爱情为中心,你会活得伤;如果你的生活以婚姻为中心,你会活得烦;如果你的生活以瑜伽为中心,你会活得安康;如果你的生活以信仰为中心,你会活得幸福……

于伽感悟1102:不存在什么这个瑜伽那个瑜伽。如果存在的话,世界上只有两种瑜伽,一种是正确的瑜伽,一种是错误的瑜伽。

于伽感悟1103:很多瑜伽爱好者喜欢跟随新的西方瑜伽流派。据联合国教科文统计,近一百多年,证明人类错误理论达1500项。西方的现代文明只有100多年历史,他们创造和发明了许多的原理和原则,但曾经认为真理的东西,仅仅十几年,就被发现完全错误而被淘汰。我不否定瑜伽的创新,但我更重视传承。

于伽感悟1104:法国有句谚语:“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怎样的人。”我也可以这样说:告诉我你喜欢练什么流派的瑜伽,喜欢什么体式,我就能说出你是怎样的人,比看手相查星座还准。

于伽感悟1105:一节瑜伽课上,如何把老会员和新会员,程度好和程度差的会员都照顾到,是考核一名瑜伽老师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芙蓉镜寓言》记有炒栗子的秘诀:“小者熟,则大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

于伽感悟1106: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瑜伽人喜欢寻根究底。其实对于瑜伽,有时认识肤浅比深刻来得更美。为什么惊艳一瞥最美?因为那是一刹那的感受,来自心灵,没有世俗的分析,瞬间便美好。若有机会做长时间接触,也许不再美好,而可能变成丑陋。就像一棵树,根底是丑陋的,何不满足于花繁叶茂表面的美好?

于伽感悟1107:现在的瑜伽馆动不动就搞策划、促销和团购等营销手段。而我提倡的于伽精舍,对于瑜伽馆而言,寻找的并非顾客,而是老友式的知己;采取的不是极力推销,而是默默的口碑相传;希望的并非顾客盈门,而是只欢迎懂得瑜伽的人进来……
于伽感悟1108:练瑜伽要“关起嘴巴,打开心灵”。
于伽感悟1109:一个人如果能摒弃不良的体态和生活习惯,寻求非物质的精神方式,这个人就有了瑜伽生活的品质。
于伽感悟1110:读罢艾杨格的《光耀生命》才知道,真正的大师,就是他超越了“技”而近乎“道”。


于伽感悟: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也许你认为瑜伽是一件你需要日复一日练习的事情,来强健你的肌肉,拥有一个肌肉发达的身体。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它是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整日都在警觉观察、清晰觉知的生活。”所有真正的瑜伽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觉悟的生活。
于伽感悟:瑜伽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关注你的心。
于伽感悟:佛陀说过,如果存在什么罪的话,那就是懒惰。懒惰也是瑜伽修行道理上的最大障碍。
于伽感悟:瑜伽就像水一样,是没有形状的东西,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瑜伽也像钱一样,是没有性格的东西,在谁手里就像谁。
于伽感悟:带学生做瑜伽体式可分为步骤和要点。步骤就相当于做饭时的切菜、热锅、倒油,投菜、放调味品和最后放盐。要点就是要强调热锅冷油,强调盐要最后放等。步骤部分要干净利落,切忌啰里八嗦;要点部分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于伽感悟:在艾扬格美国的公开课上曾经有人问到:Guruji,为何你此刻讲的跟你在《瑜伽之光》上写不一样呢?大师笑着答到:“我的朋友,你这是在侮辱我吗?那本书写于三十多年前了,这么多年来难道你认为我退休了吗?”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瑜伽,不要墨守成规。
于伽感悟:崇拜或者效仿某瑜伽大师,不过是另一种迷失自我。
于伽感悟:就像所有的伟大经典,《瑜伽经》引领我们进入不同的特定观看方式,为我们创造出更加认识自己的契机。
于伽感悟:瑜伽私教是专家门诊,如果你还是个实习医生,最好先别碰它。
于伽感悟: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以前瑜伽体式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于伽感悟: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静坐吧,我的心,不要扬起你的灰尘,让世界自己寻找通向你的路。”是的,只要你能安静地坐下来,你的烦恼与忧愁会像云一样慢慢消散,静坐知道答案。
于伽感悟:阿斯汤伽是当代瑜伽的基础,没有阿斯汤伽就没有后来的艾杨格瑜伽、流瑜伽、阿努萨拉瑜伽等流派。所以每个瑜伽人都应该学习和了解阿斯汤伽,因为它是当代瑜伽的源头!
于伽感悟:《瑜伽经》读十遍只是扫除文盲,读百遍方得其精髓。这就是书读百遍,其意自显的道理。
于伽感悟:喜欢阿斯汤伽的女人爱秀马甲线;喜欢阴瑜伽的女人爱中医;喜欢空中瑜伽的女人爱拍照;喜欢昆达里尼的女人爱音乐;喜欢艾扬格的女人爱学习也最败家,培训一辈子也学不完……
于伽感悟:冥想不是拿来思考的,而是让大脑安静,让欲望平息,如同将一杯浑浊的水静置,让浊物慢慢沉淀,清澈自然呈现。
于伽感悟:将千丝万缕的心念绑在一起,捋顺它,聚集成一束阳光,那就是瑜伽。
于伽感悟:一个人如果能摒弃不良的体态和生活习惯,寻求非物质的精神方式,这个人就有了瑜伽生活的品质。
于伽感悟:读罢艾杨格的《光耀生命》才知道,真正的大师,就是他超越了“技”而近乎“道”。
于伽感悟:有时瑜伽老师要像演员,要用眼神和动作说话,而非言语。
于伽感悟:瑜伽是无处不可的,于山中可瑜伽,得其空灵;于海上可瑜伽,得其辽阔;于花前可瑜伽,得其馨香;于树下可瑜伽,得其阴凉;于日出可瑜伽,得其阳光;于月夜可瑜伽,得其静谧⋯⋯
于伽感悟:体式只是一种手段,如果没有后续为人安心的调息及冥想,那不过是给口渴的人以盐。
于伽感悟:
最理想的瑜伽教学,不只是体式的教育,而应兼有精神的训练,成就一个具有健全生理与心理的人,以准备承担人世间的责任与压力。
于伽感悟:瑜伽就像爱情,都是奢侈品,有可以,没有也能活。
于伽感悟:作为瑜伽老师,你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
于伽感悟:瑜伽,理解不了就成了迷信,理解一部分就成宗教,理解透了就是无上智慧。
于伽感悟:爱默生说,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才多学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瑜伽人中也有这两种人。
于伽微言:瑜伽是我忠贞的妻子,茶道是我最大的艳遇。
于伽感悟:只靠科学与知识的瑜伽不能救治心灵,因为心灵属于信仰之事。
于伽感悟:瑜伽有些动作是模仿动物的,能做的人有的不免就沾沾自喜。美国一富翁曾邀请非洲一部落村民到纽约坐飞机,让他们见识美国人的伟大,飞机的伟大。落地后富翁问这些村民有何感受?村民淡定地说:他们村上空的鸟也会飞。原来我们人类做的再好,最多是动物模仿秀,不值得炫耀!
于伽感悟:瑜伽不能只有体式没有冥想,体式不能只有解剖没有灵魂。达·芬奇为了在科学上掌握人的物理组织而解剖人的尸体。解剖完三十多具尸体后,他在手稿中写下这样的句子:我都解剖完了,“灵魂”究竟在哪里?
于伽感悟:尽管时代不同,瑜伽其本质和精髓是不变的,其追求都是从“身心合一”到“天人合一”。
于伽感悟:瑜伽冥想不是要得到任何东西,而是要去除所有的一切。
于伽感悟:帕坦伽利在《瑜伽经》里反复提到一个词,就是abhyāsa(练习)。所以要想达到瑜伽的完美境界,就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
于伽感悟:我正在凭借瑜伽来构筑自己的生活。有些时候,瑜伽就像丛林中一座跨过深渊的桥,我就是那深渊,我就是那丛林。
于伽感悟:瑜伽可以表达自我,也可以让自我安静下来。它将纷扰的噪音过滤掉,然后指出一条直抵内心深处的道路。换而言之,瑜伽让人生的小事和大事都待在自己应在的位置上。
于伽感悟:练习瑜伽就像从事其他运动一样,在某些日子,我们的身体渴望它,它是一种享受;而在其他时候,当我们的身体抵触它时,每一步都是挑战。但是哪怕那天你不情愿地开始瑜伽,它就像运动一样,在过程中往往会有转变发生,我们的身体在行动中从不情愿的抵抗转变为开始去享受。
于伽感悟:瑜伽流派中,有的以可以"打"学生著称,这和传统丛林中使用香板打禅僧,以及禅宗史上的“德山棒”一般,是为了帮助禅者消除业障,启发智慧,促使开悟,功用非同一般,同时有助于道场中严谨道风的形成。所以就像打香板是警醒而不是惩罚一样,瑜伽中"打"学生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精进。
一个年轻人问一位得道的禅师:“智慧从哪里来?”,禅师说:“清净心”。年轻人又问:“清净心从哪里来?”,禅师说:“持戒”。年轻人再问:“如何是持戒?”,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于伽感悟:从古至今,都有人主张瑜伽这种修行,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折磨自身的肉体,直至达到极限。经受这种磨练之后,修行者的精神境界必将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获得人格的进步成长。这种修行,没有对错,喜欢不喜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于伽感悟:禅宗修行中有个不传之密:"守规矩,听使唤。"这六个字看似简单,但做起来极其困难。我们瑜伽的学子们,在瑜伽的学习与传承中,是否也做到了"守规矩,听使唤"呢?
于伽感悟:任何规律的练习都是好的。如果你坚持体式,它就会教导你;如果你坚持静坐,它也会教导你。绘画如此,写诗也如此。
于伽感悟:每日瑜伽,且单纯为瑜伽而瑜伽,这就好像在炉子上煨着一罐汤:它一直在那儿,已然准备妥当,可供你随时品尝,亦能容你揭盖添加其他佐料。它总是这样滋补、美味,还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这罐汤不必花哨,一些简单的配料就已经足够,而日常瑜伽也是如此。
于伽感悟:瑜伽既是行驶的帆船,也是航行中的风。即使是在那些行动之风微弱的日子里,依然会有一些行动和进步的产生。
于伽感悟:瑜伽是一种行动,这在《瑜伽经》里称作kriyā瑜伽。它是下定决心朝前迈进,成为任何我们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陷在自我的窠臼之中。
于伽感悟:无论你的身心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开始瑜伽就好。行动本身就会唤醒身心的状态,而这样的行动成为规律之后,它会带给你难以想象的丰沛礼物。
于伽感悟:真正的瑜伽是走心的,是学不来的,需要自己去悟。除非是自己的醒悟,否则都不是真正属于你的认识,而只是借来的羽翼。
于伽感悟:爱瑜伽是皈依,习瑜伽是修炼,传瑜伽是功德。
于伽感悟:瑜伽需要"悟"。如果“悟”可以经由学习或者分析而让未悟者完全明白,那么它就不是“悟”了。
于伽感悟:佛家说万法归一,道家说抱远守一,儒家说执中精一,基督教说默祷亲一,回教说清真返一,而瑜伽说连接合一。一就是万物共有、唯一的本源,也是自性精纯不二的本貌,一就是真理。
于伽感悟:就像佛经里经常提到八万四千法门一样,瑜伽也有不同的方法。但佛经同时提到不二法门,这才是修行中不变的真理。失去这一真理,只是徒增八万四千种盲点。
于伽感悟:印度的瑜伽和中国的道家都提倡做减法。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精进地清除心灵的污垢,直到破除所有的功利心,消解所有的欲望,达到一种无求,我们的真心才会展露出水晶般纯净的光芒。这与瑜伽提倡的是相同的。
于伽感悟:瑜伽是一门仁术,它源于一种根本的,深沉的爱,源于一种沉静的力量,而这些,又被瑜伽落实在了无数的生活细节上。
于伽感悟:有的人过于夸大瑜伽的功效,认为自己是包治百病的神医。其实像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的人物,况且还八不能,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作为瑜伽老师,能保证学员安全地练习瑜伽,引导会员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于伽感悟:很多学瑜伽的人特别喜欢指出别人身体的问题,而不知道自己身体的问题。其实就像学佛是修理自己,而不是修理别人一样,学瑜伽应该首先是调理自己的身心,其次才是调理别人。
于伽感悟:艾扬格托梦于我,说你们对他有误解!
于伽感悟:做一个智慧的瑜伽人,在行云流水般的体式里时时点燃那一瓣心香。
于伽感悟:不必急着要瑜伽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瑜伽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于伽感悟:阴瑜伽就像生命,除了感受平静,还应感受疼痛。
于伽感悟:自从一见瑜伽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于伽感悟:阴瑜伽是最简单的瑜伽,简单到只剩下灵魂和骨头。
于伽感悟:好多瑜伽人只喜欢体式不喜欢冥想,也许是瑜伽冥想就像道和佛提供的不是常识,而是超越常识的智慧,它不能带来即刻的利益。其实如果你拥抱冥想,就像你拥抱了智慧,真正的利益将在未来的某处等待着你。
于伽感悟:你可以折磨你的身体,但那跟帕坦伽利无关。
于伽感悟:在瑜伽中简单体式重复做,就像在一些宗教责任,通过重复某些字句、念诵、或者把意念守于某些中性的物体上,而产生某种暂时的,身心俱忘的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