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七国行(44)

标签:
带着瑜伽去旅行 |
分类: 带着瑜伽去旅行 |
东南亚七国行(44)榴莲剧院
今天中午他乡遇故知,与钟妍老师在新加坡相遇,和她有四年未见。四年大家变化都蛮大的,她结婚生子工作在新加坡了,我行走在路上四处漂泊流浪了。中午她请我和周博士共进了午餐。
吃完饭后,就来到了新加坡Esplanade Site区域逛,这里有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从外观造型上看,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很像一颗剖开两瓣的榴莲。从2002年10月建成启用至今,这个被俗称“榴莲剧院”的奇异建筑,被公认为是新加坡的地标,而且“非常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萌发建造滨海艺术中心的想法在1970年代。当1973年落成的悉尼歌剧院为澳洲带来无法估算的公关效应及观光收入后,作为旅游立国的新加坡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打造一个提升新加坡形象、扩大新加坡知名度的地标建筑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经过漫长的考察认证过程,1992年,新加坡的缔博建筑事务所与英国的迈克尔•维尔福特公司获得了这个项目的设计与建造权。1996年,滨海艺术中心正式破土动工。
仔细观察,这榴莲壳是由一片片三角形金属板所组成的。这些金属板在太阳的照射下呈现出各种光与影的变幻,很有质感、美感和现代感。单从这些局部切割的效果看,很让我震撼。据称,这数千片金属板为铅制遮阳片,它们巧妙地遮挡住拱形弧线屋顶与建筑外墙上半部的窗户。其设计是根据新加坡日照时间的计算机模型进行的,而且还设有中空夹层,非常有环保概念,在当时可谓先行。
一个榴莲,劈开成两瓣,每瓣都剖面朝下壳朝上。这两瓣榴莲壳下各拥有一个2000座位的大剧院与1600座位的音乐厅。大剧院有四层楼高,呈马蹄形。而最让艺术中心骄傲的是音乐厅,厅内放置着一架顶级设计与制造的有4740 个音管、61个音栓的科莱斯管风琴。最特别实用的是音乐厅的音响可任意调节成供任意风格音乐演出的效果,不管是交响乐、室内乐、流行乐,独奏或合唱,是各种音乐演出的理想场所。
2002年启用时,全世界类似的音乐厅只有5个。除了这两个主要剧院外,榴莲内还有小剧场、音乐室、展览厅、图书馆、8600平方米的购物美食坊。沿着300米长的滨海湾上还有两个露天剧场。图书馆里面含有各种图书与音像资料,还包括中国电影等等。可在图书馆观看,也可以借,期限2周。
位置是一个地标建筑的基础元素,没有宽广的视野与厚实的腹地,再好的创意建筑也成不了地标。滨海艺术中心的位置可能是新加坡最好的地方了。它坐落在新加坡河的入海口,隔着一道水湾与鱼尾狮公园相望,再远处是新加坡金融摩天大楼的天际线。而艺术中心的周围是绿地、政府大厦、国会大厦、亚洲文明博物馆、维多利亚剧院、战争纪念碑、新达城会展中心、莱佛士广场、滨海广场等等新加坡最精粹的场所,其幅射的商圈涵盖多家餐厅、酒吧和商店。这里可谓闹中取静,俗中有雅,密中有疏。
回住处的时候,乘的是巴士。在新加坡乘巴士很方便,乘车的人很少,路边的绿化和建筑赏心悦目。办一张ex-link,巴士的卡和地铁的卡都可通用,真是一卡通。
今晚还品味了台湾18号红玉红茶,入口有桂圆香,尾香有清凉的薄荷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