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曙星老师是第一次见。但在见面之前,对他已经有了些了解。陈曙星老师本职是大学体育专业老师,而且在大学里也是教的瑜伽,是杭州最早从事瑜伽教学的老师之一。
在网上搜索“陈曙星”,“杭州市瑜伽健身协会技术顾问”、“星空瑜伽副总经理”、《流动的生命——瑜伽》作者等关于陈曙星与瑜伽的故事就会出现。作为一位研习瑜伽20余年的专业人士,陈曙星从研习者到教练,从为别人打工到想在退休之后开自己理想中的专业瑜伽馆,这一路丰富多彩,体会颇深。
见面得知,我和陈老师竟然同龄,都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而且都是毕业于1987年。相同的年龄,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爱好,让我们彼此亲近,更多了话题。
陈老师1987年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至今,目前还在杭州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大学老师的职业让他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大学老师的职业也让他从容不迫,不急功近得;大学老师的职业,也让他有更多的闲暇把时间用到在社会上瑜伽的推广与教学工作。
在大学工作了五年之后,他于1992年起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大众健身行业,创办杭州首家女子健身俱乐部,首次把瑜珈课程引进健身房。当年他找了一间教室,开设形体训练课程,其中加入了瑜伽的动作。当时,12个学生,从家里背来席子、毯子,开始了懵懵懂懂的瑜伽练习。1993年,陈曙星任省群艺馆健身馆的教务主任,在健身操中融入了瑜伽的体位动作。先后担任杭州魅力女子健身俱乐部总教练、杭州思妍丽健身机构总教练、杭州星空瑜伽馆总培训师、杭州行舍瑜伽馆总培训师、杭州一水玄瑜伽馆教学总监、杭州市健身指导员(瑜伽)上岗证培训师等。培训的健身教练遍布全省各地,教过的会员达五万多人次,教学经验丰富,是杭州本土的瑜伽资深教练之一。
令我没想到的是,他除了是杭州最早从事瑜伽教学的优秀教练之外,他还是一名出色的健康房与瑜伽馆的管理者。因为我以前经营过两家瑜伽馆,再以前也管理过多家企业和开过管理咨询公司,所以共同的管理经历,把我和他拉到了管理的话题。
当被问到近几年全国,包括杭州有很多瑜伽馆倒闭时,他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营不规范、恶性竞争。他说在很多人看来,开一家瑜伽房要比开一家综合性的健身房轻松很多,原因很简单:瑜伽房不需要大额的器械投入,资金投入小。可他们往往忽视瑜伽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会员的层次在不断提高的同时,瑜伽房也必须不断提升,这使得要经营好一家瑜伽房一点也不容易。
此外,他还认为做瑜伽,不能走马观花,这话适用瑜伽馆经营者和练习者。之前,他很长时间在很多瑜伽馆做教练甚至参与部分经营,但是他觉得还是不能做好他理想中的专业馆。原因有两个,一是开馆的初衷过于商业化,二是专业化程度不够高。前几年,瑜伽就很热了,瑜伽馆从健身房中脱离出来,但是很多经过半年一年就倒闭了,很多是为了办卡赚钱,而自身设施、教练等根本就跟不上;八十年代末,他就开始练习瑜伽,20余年的练习让他与瑜伽不可分割,也让他认识到瑜伽练习,是一个系统的练习。随着练习者的层次提高,对教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教练不够专业,就影响到了练习者,所以教练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很重要。
陈老师认为,杭州乃至全国,缺少的不是低价的瑜伽房,也不缺瑜伽爱好者,缺的是真正高品质的瑜伽场馆。专业瑜伽馆在杭州已经出现了近十年了,瑜伽爱好者已经得到充分的培育,他奉劝一些瑜伽场馆,与其不断降价,不如多在专业和服务上下功夫。在陈老师看来,这才是保证会员不流失,站稳市场的根本方法。
当谈到瑜伽馆办卡的种类及收费的方式的时候,他并不主张新的练习者一来就办年卡,先从体验一个月开始,体验瑜伽的不同课程,体会身体和心灵的不断变化。这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思路。
当谈到理想中的瑜伽馆时,他说他理想中的瑜伽馆是瑜伽爱好者的聚集地,是高品质的专业瑜伽馆,是持续可以给大家带来轻松和快乐的地方。
最后,我们再次回到瑜伽的主题。当问到他理解中的瑜伽是怎么样的时候,他认为不同的瑜伽练习者体会是不一样的。瑜伽通俗说,就是一种能让身体心灵达到平衡和谐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说,它是净化身心、了解本性的一条途径。这种实践活动,让自己开启一段由外向内的探索旅程。渐渐体会:身体是外在的心灵,心灵是内在的身体。
陈老师有一本瑜伽专著,他把书的名字叫做《流动的生命——瑜伽》。他对瑜伽的理解最终归纳为一个字:爱。爱是能量的泉源,它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我们也借助这一爱的泉源,流向别人,惠及他人。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u/10526251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