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禅者眼中的艾杨格大师

(2011-06-24 07:26:33)
标签:

瑜伽

分类: 博文观止:瑜伽文摘

一个禅者眼中的艾杨格大师及其哈他瑜伽:中印瑜伽峰会印象


                           作者: 吴穗琼 


一下飞机,就被拉去参加瑜伽大会。广州白云会议中心的大堂上,站满了一个个靓丽的身影,因时差犯困中的头脑在这些姣好、朝气的俊男美女中清醒了不少。坐在第三排的嘉宾坐上,看着台上组委会安排的八位代表,除了相关政府人员及主办单位代表外,陪伴大师居中的是一位道家的太极高人,原说是118岁原八卦掌掌门人,现场看到的应该是武术协会的阮纪正先生吧。

官方的欢迎辞就省去了,有两位的发言要着力一提,一个是组织这次会议的陈思的发言,一个是组委会安排对等的代表中国修身体系的道家太极代表阮先生的发言。

作为深度介入事件并从“无”中生“有”地制造这次会议的策划人,其对瑜伽的理解,应该是整个峰会运作的核心指导。今天会议的主题是“龙象共舞”。在一番两大东方文明古国的陈述后,陈思以达摩与玄奘为例,引出两国历史悠久并意义重大的文化交流,并以一卷《金刚经》为礼,说是千年前从印度来的思想,今天以汉字的形式,回赠印国大师。我想这里陈思表达的是佛法在印度本土失传,却在中国得以发扬光大的意思吧。作为主办者的陈思,以高度溢美的语词,倾注在艾扬格大师身上。把艾杨格的到访比喻为达摩再来,并把今天的会场比喻为达摩登陆中土的“西来初地”。

因为三月份邀请到中美禅文化交流协会举办闭关的时照禅师来美期间,禅师大力推荐沙吉难陀讲解的《巴坦加里的瑜伽经》这本书,并因为中文版译者对空性的不理解,而曾专门组织人员翻译并欲以禅的语言诠释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当时我也跟着浏览了一下,觉得不单是巴坦加里,连解释他的沙吉难陀,对空性的理解,都是非常到位的。当时我们还赞叹印度的思想界对那个超越感观的绝对真如的探索与体认,从五千年前的《吠陀经》开始,中间有佛陀,有龙树,到现在的巴坦加里、克里希纳,一直不曾中断过。有了这个底子,听到陈思的讲话,方才不太觉得突然。但也奇怪他把这次艾扬格的到来,与达摩之于中国禅宗及唐宋后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相提并论。可能就如对妈妈而言,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陈思这位峰会的出品人,当然会超级热爱自己制造的孩子的。他最后呼吁现场近千与会者:请为我们有幸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而骄傲。

再说说阮先生的发言,这位广东省的社科院哲学所主任及老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和武术研究会会长,作为龙方代表,为显示不输于象方的国学精髓,从道家的道生万物到天人合一到相生相克,字字珠玑中引出中国的养生功法太极拳。好玩的是期间数次被掌声打断,哈哈,不是因为他的发言精彩,是那个同声翻译,简值太牛了,老先生一会“无为而为”,一会“至虚极守静笃”,把那个翻译憋得我们在下面都替他捏一把汗。因为阮先生的发言在后面,前面的长篇占用了大会时间,主持人介绍时就专门特意强调要简短地说。阮先生急呀,总怕印度的客人看低我们的国粹,念完稿子还不过瘾,什么充气至盈、抱一而为天下等等,每次阮先生的金句一出,下面就先笑了,都等着看小伙子怎么办呢。人家却是一挠脑袋,硬着头皮也稳稳地把它们给译了过去,哈哈,佩服!佩服!


好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到核心部分了。

第二天开始,是一连三天的艾扬格大师亲自传授哈他瑜伽。本来觉得不干自己事,这两天正好要倒倒时差的,可朋友连vip停车证都准备好了,不好意思不去呀。只好跟她说,我这个老胳膊硬腿的瑜伽幼儿院级的就不要浪费研究生院的课程了,我就去一个上午感受感受现场气氛,这么好的机会,不要让我给糟蹋掉了。朋友马上说好,正好有一个成都来的女孩子很想进去。
课程在广州体育馆2号馆里进行。说是九点开始的,都快十点半了还没安排好。看着满满的一大馆子的人,头皮就有点发麻。位置又对着空调,冷死。有两次都想开溜了。好不容易,乱哄哄的体育馆里终于响起了迎宾的乐声。看着93岁的老人登上一人高的讲台,还以为他要演练什么招式,结果他拿出一片树叶,什么树根、树杆的讲着。因为翻译的麦克风声音小,大师又讲得快,翻译说的话基本听不清。糊里糊涂地说要大家练站式了,我也就跟着站起来。现场的摄影非常专业,应该有三个机位吧,我当然不会围到前面凑热闹拉,能看着屏幕就行了。大师的孙女做示范,大师让她站式站好,然后再把她的脚,举起来比划来比划去的,就一只脚,比划了老半天。在翻译的声音严重听不明白的半小时后,我终于明白了,艾杨格大师是在告诉我们瑜伽平衡的基础。

大师一再强调,平衡是瑜伽的根,不论初学还是老学,平衡不明白的就不是瑜伽。动作再怎么纽,没有全身心的平衡与放松,都只是身体技能表演,不叫瑜伽。按他要求的两脚以二脚指头为中心,严格相过胫骨、膝盖、再到盘骨,身体全部的肌肉向中心旋转附着。大师一强调旋转,我突然来了精神,我知道这种旋转,是黑洞中物体存在的方式。右旋是黑洞的起源。从旋转里,能很好的契入空相。人在意识脱离肉身那一刻,一定是旋转的。

嘻嘻,有料到呀,马上认真地跟着大屏幕做。严格地把注意力从脚掌,全神专注于感受两前后脚中间的肌肉在脚弓中间形成的天台似的平衡力点,从这点起把胫骨调整到它之上,再到膝盖,底下站稳了,上面的盘骨与躯干就容易稳了。因为我的小脚不太直,要保持小脚胫骨完全放在中心点上,需要小腿肌肉的重点配合,要用意念把外弯的小腿引回中心位。在这专注的练习中,不知不觉间,脑袋早空掉了,只有平衡平衡平衡。哈哈,明白了,这就是定呀,瑜伽站式定。开始感兴趣了。

终于,大师在一再再而三地把站立的重点讲来讲去的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下一个动作了。是那个侧弯下腰举起一只手的动作(对不起,非常外行,不知道这个动作的名字,好象是三角式?)我从小就怕侧弯腰,怎么都弯不过来。大师强调,不是把腰弯过去,是把腹骨沟打开,把一则的腹骨沟往身体里面压进去。照着这么一做,妈呀,我这老腰,真的弯过去了呀。而且,腰基本没有压力。

更神奇的是,大师问有没有人哪里疼的,有三个膝盖疼的上去,大师要他们做一次,不是调一下她的脚尖位置,就是动一下他的盘骨位,那些痛疼就没有了。大师一再的强调,大家一定要按照他教的步骤一步不少的做,只要完全做对了,是不疼的。奇怪了,哪有做瑜伽不痛的,瑜伽练的不就是那疼死人的拉筋吗?可这个三角,我做的真还不疼,而且按着每一次吸气的时候,可以再低一点,我有几次都非常标准地手触地了。真神!

中午回家吃饭,睡觉时一摸,天呀,这手臂上、脖子上的皮肤,滑滑的,又细又软。这里有东西!原来修过密宗,我们师兄弟们见面,互相握个手,如果你的手软了滑了,那么一定是你非常精进,功课做足了;如果手硬了,哈哈,就是偷懒了。我刚坐完三十个小时的长途飞机回来,这两天人很累,还没有调整过来,皮肤一直比较粗。多年的修行让我深信,物质的一切,都不过是心性的外显。这个皮肤的粗细,直接就是你心念的粗细的对应。一个上午两三个动作下来,皮肤就变细了,这绝对是心性变化的产物。身体的变化是表面的,物质的,深层的原因是心性。心性变化是一切变化的根本!

马上打电话给朋友,说我要继续把课听下去。下午再去现场,是艾扬格大师的弟子解答问题。这时主办方已意识到翻译声音的问题了,翻译把语速降低,音响的把音亮调高。终于能每一句都听明白了要求。之后再练习上午的动作。在站式中,当完全平衡后,人是非常放松的,我感觉到了禅定特有的空灵。

昨天是第二天,艾扬格老师再次以他93的高龄,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为大家一个关节点一个关节点地解说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说说那个弯腰的,坐下两脚并立,把手伸直(可勾着脚底),把身体趴在脚上。以前做这个动作,我的老腰只能让我手半高地向前举着,腰腹是绝对碰不到腿的。大师先让我们坐在两层的垫子上,把臀部垫高,然后一个一个脚的,把平衡线找好了,确保两条腿是中线平衡地拉直的,之后想象把盘骨打开,让腹股沟向后缩入,深深地陷到身体的里面,这时发现腰,已经贴到腿了。腰还是要软的,背部不用用力,特别的脊椎骨更不要拉伸它,要调动背两侧的肌肉,如树叶中间向依中线向两旁延伸的肢脉,反向过来,使两侧背肌向脊柱用力拉伸,骨不用力,是肌肉用力包着它。

这时候终于听清楚了翻译的解说,把我们的心念,有意地落到那些不被关注的肌肉里,通过对它们的调动、感知,唤醒过来。这是瑜伽的第一重功效。长久的劳累及习惯,让我们身体里很多的小肌肉处于休眠状态,利用对称原理,你很容易把久不动用的那边,活动回来。这样无影中就是激活了休眠的肌肉。这是瑜伽治病的理论基础,人年纪大了,活力缺失,不是身体里少了什么,是不通的地方增加了。长久气血不通,那个地方的肌肉就休眠。把肌肉唤醒,再加上心念的专一,气血就盘活流畅了。难怪练瑜伽的人特别有朝气。

大师又再让几位做起动作来这疼那疼的学员上台上来,他不断的说,就几秒钟,就几秒钟的事情,做正确了,不疼的。随着他口讲,这里垫本书,那个拉拉腿,那些上去叫疼的,马上就不疼了。一位女学员做不来那个趴在腿上的动作,背部高高崇起,大师拉了六七张垫子,住她胸前头顶一垫,她就压到腿上了,关键是,整个的背部就直了。大师说,背部不直的表示脑里有不通,一定要把背拉直。

这还是躯体上的,后面更让我折服的是心性。大师好几次说,好好做,做到了,脑子就没有了。开始不理解,后来慢慢体会,当专心地关注动作,关注肌肉的平衡时,这时的禅定还只是以一念去万念的初禅。当身体平衡后,舒展及放松的肉体是流畅的,也就是肉体没有执着,按小乘的讲法是没有了结使。此时的通达,能令思维断除,意识不起用。

下课后马上到外面买了两本瑜伽原理的书,一本瑜伽肌肉讲解的书。回来的路上打电话给时照禅师,问怎么回事。禅师说当身体的执着完全放松时,头脑就没有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因为前两天对大师教授的瑜伽的超好印象,今天特意买了会议特备的瑜伽砖及毡,以后应该会练瑜伽的吧。

今天大师不教大家姿式了,改为教道具的使用。前两天都没带相机,今天特意带上机子,准备来些配图解说的,谁知出了点小意外。还是光看文字吧。

大师先教大家怎么在一张弧型的特制架子上练向后拉伸,并多次强调这类头朝下的动作,能唤醒沉睡的头脑,期间还让一个犯困的学员上台上去,也这么半倒悬十来分钟。看到这里,我明白了我们禅协有一位奇人,每次活动,她的展示位置总是聚满了人,而且多半会成为她以后比较长久固定的客人。她有一手拿手的整脊技术,先把人在整骨专用的架子上吊起来,一轮左掰右掰的,很多痛症立马缓解。


哈哈,查了一下,这个仪器,竟然叫“瑜伽人体倒立机”,看来,源头上,也应该是我们艾杨格大师的副产品了。待我马上订一张,让全家人天天在这上面反观自身去,哈哈。这不是会上大师演示的那款,我的照片都没了,这张是百度找来支持文字的。回归正题,大师让他的孙女演示各种在架子上利用垫子的不同倒悬方式,还特意教了没有专业工具时,利用家里的楼梯及椅子所做的各种头部倒悬及脊柱后拉的方法,还有你做倒立开始起不来时,怎么利用家里的如架子床的架子那样的支撑物一步步用脚倒爬上去等等、等等。这是大师非常令人敬佩之处,他一再强调,没有做不到的动作!只要你用心,总能找到办法。只要你坚持,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他还笑着说,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动作你做不了,那他不是瑜伽老师,他是骗钱的。

一个个随手加的垫子,一件件顺手牵来的物品,都透视出大师对瑜伽的全身心的热爱与投入。他对色身内在世界的敏感,已经到了出神入化之地了。哪里拉不上,哪儿抬不起,哪儿痛了,肯定是没找好平衡。加点、垫点、拉点、转点、靠点,只要放好了,平衡了,没有谁是做不到的。最可贵的是他那一颗教化众人的悲心,大师台上讲完还不过瘾,走下讲台,沿着体育馆的周边走,大家不知他要干什么,一大群人围观过去,不知所以地跟着大师走。哈哈,原来他要找一个墙角。

他把一个倒立的动作,从开始的依内墙角延借用梯子用脚一步步爬上去,我想这个我也能做了,很安全的,而且内墙的两个边正好把你抬起的脚的位置固定了,可以比较好地找到平衡;你的腰腿有力了,你可以不用依两面墙,这时你就换到外墙角,利用外墙角突出的线,把整条脊柱贴过去,确保自己完全的伸直在一条线上;当你的倒立不会两边乱弯了,已经对倒着的平衡掌握很好了,这时你可以不用墙角,直接在一面墙上翻过去;到最后你的内控力也非常好的时候,不用任何的依附工具,自已就自体倒立了。大师说你只要天天练,一两个月下来,你一定可以。   诸位看官,看到这里,有信心学瑜伽的,自己就可以试一下,艾扬格大师如此苦口婆心,如此的寻寻诱导,听到看到知道的,都是缘份啦,别错过,为自己的身体,为有那么好的教导老师,不学,对不起这色身呀!

今天来的瑜伽教练们有福了,大师的这么些实战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就是你们行进在瑜伽之路上的百宝箱呀,学会了这些技巧,关键是学会了大师开放的应对问题的心,在瑜伽之路上,将所向披靡。

好话说完了,来些禅语吧。巴坦加里从心下手,通过三摩地后,教人以身合心,去除细微结使。他让人从心修身,以身清心,达到身心一如无二无别,从而消退分别意识,回归本来,巴坦加里当然是佛,是那回归真如的引导师。而今天大众所见(我相信一定有不在大众视线里的真正心法的传承人)的众瑜伽师,包括普拉提、昆达里尼,都是在色身上极尽所能,可以说,是对巴坦加里以身修心的过度诠释。而这些大师们对人类色身的驾驭,早到了如入化境之地。在人类而言,对身体的控制,他们应该是做到极致了。作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平衡身心,这些都绝对值得大力推崇。但若言心法,那艾杨格大师,我只能评价为过度用心,着在对色身的感觉上出不来,在心法上未入门。在会场上他多次强调要在平衡中体会二元消失,可他忘记了,当他在极尽所能地找寻平衡点的时候,他的“平衡”与”不平衡“,已成了最大的二元。当然,人家又不想成佛成圣的,作为一个人,他非常成功,作为一个想帮助大众走出痛苦的菩萨,他投入了他全部的生命。这点非常非常值得世人敬佩。

各位瑜伽人看到这里,不要骂我,我的文章看的多数是修禅的人,所有的问题,我都会用禅的视线去比量一下。网上有位自名为“半路”的,写了篇首届中印瑜伽峰会的神棍、江湖骗子嘉宾阵容”的文章,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他文章里罗列的很多嘉宾,可能或多或少,有些不够全面,但以此来推断评价本次瑜伽大会,来推断评价艾扬格大师,我想他错了,他大错特错了。

1、在行业发展上: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作为一个外来的舶来品,多年来一直鱼龙混杂地发展着。今天借策划公司之手,这次大会的成功,内行人一看就明白功劳全在策划上,所幸的是这个策划人正好有一颗对心性向往的心,便借艾扬格大师之名,把中国整个瑜伽行业,带上一个从单纯身体运动到身心灵健康的质的转折。

2、在从业人员素质上;
大会成功地组织了近千学员的到来,这帮中国瑜伽行业的从业者,在大师三天的亲自纠错下,应该能比较准确地体会到瑜伽的精神。不但有了瑜伽理念的转变,更因了这群种子,这群第一线的力量,将成为中国瑜伽行业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证。

3、在和谐社会上:
挟带着对大师的崇敬,这帮瑜伽之子,应该会把平衡、连接、共享、愉悦的瑜伽精神,在大师的光辉支撑下,自信肯定地通过瑜伽练习而传播出去。这点与第一点相关,原来练瑜伽的人多是口中说着身心灵,可什么是心,什么是灵,身如何与心与灵连接,很多的概念,都是想当然的。艾扬格大师在会中细致地指出了心与身体的体会处,这让学员如立稳脚根般,不会再在身不动心乱动地瞎谈着身心灵了。心有落处,自然无争。无争而包融而和谐,相信这将会成为瑜伽人呈现给世人的面貌。

4、在全社会的心性提高上:
心性是一个非常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民族在走过这艰难的一百年间,已把很多宝贵的精神丢失了。在这个资讯以个人无法招架地海淹而来的娱乐时代,瑜伽人以其姣好的身段、阳光的面貌,理所当然的就是潮流的指标。一个如此适合时代的产物,它能带上指往心性的路标,虽然这个路标有点失准,虽然它会把二元说成左右对称的消失,它会把神圣理解成耀眼的光明,它会把能量理解成外在的力量,但,大方向上,它让人们回归内心,它让人们把外视的眼睛,透过身体,转向内部。在全社会性的普及精神安慰上,瑜伽人远比我们禅人有力量。

写到这里,我想陈思的寄语应该不能实现了。达摩的到来,在思想上为中国引入了全新的内容物,使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的一个组成部份,参与影响构筑着中国人的世界观。而这此的艾大师,相信只是为中国人带来了很好的强身健体的方法。讲到对一个文明的价值观影响,看来还是一千年前达摩老祖的东西继续适用着吧。

最后,祝贺2011中印瑜伽峰会圆满结束!
向艾扬格大师致敬!
向组委会致敬!

吴穗琼
中美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广东禅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山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838385111_0_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