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派瑜伽

(2007-04-30 11:41:02)
分类: 瑜伽杂记:于伽的教练手记

                          印象派瑜伽

                     ——于伽的教练手记之十一 

 

    看了裴蓓老师写的《学院派教学》一文,禁不住让我这个儿时学过一点绘画的人,想起了美术界的学院派与印象派。

 

    作为美术史上的学院派,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而后流行于欧洲,盛及到十八、十九世纪的各个美术学院。最早的美术学院的开创是意大利的卡拉奇兄弟,那是建立於1590年的波仑亚学院,他的功绩在於结束了古老的、行会师徒传艺的、手工作坊式的教育,而使整个美术教育向前大大提高了一步。学院派绘画一般意义泛上指通过学院严格训练、师生相传、层层因袭而具有一种保守性质的绘画。

 

    而与学院画派相对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印象派。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在画展上,莫奈一幅描绘河上日出的油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莫奈本来想让这幅画面迷朦、浮光掠影的作品有一个实在的题,后来却接受他人意见取名为《印象:日出》。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印象派成为学院派和当时主流艺术风格的对立面。印象派画日出,不会像学院派那么写实,写实得像是在摄影。每个印象派画家都可按照他自己的理解,画出心中的太阳,不管画的是不是太阳。所以印象派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目前,一些美术界人士苦于江湖画家打着印象派的幌子大行其道,和美术市场的混乱不堪,又喊出了回归学院派的口号。

 

    如果把我们现在的瑜伽拿绘画类比的话,我们现在的瑜伽就是印象派,面不是学院派。在印度,瑜伽自古都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手工作坊式的教育。目前在中国,我们都是凭着对几本书、几张碟、几个老师的印象在传授我们理解的瑜伽。而往往对这本书、这张碟、这个老师我们自己早已印象模糊。我们就像盲人摸象,摸到身体的就说瑜伽是墙;摸到大腿的就说瑜伽是柱子;摸到尾巴的就说瑜佃伽是蛇。

 

    在绘画上,我喜欢印象派多于学院派,绘画毕竟是艺术,艺术需要浪漫。而在瑜伽上,我更喜欢学院派,毕竟瑜伽涉及人体,涉及生命,是科学,科学不能浪漫。

 

    然而中国有瑜伽学院吗?我看中国没有瑜伽学院,有的只是瑜伽教练短训班。打着中国、亚洲、世界等招牌的所谓瑜伽学院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是不是学院。印度就有瑜伽学院吗?我想就像中国没有太极学院一样,印度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瑜伽学院。

 

    我们有太多的盲从,我们有太多的崇拜,我们有太多的东施效颦,我们有太多的人云亦云。又有多少人把惠兰奉为瑜伽之母,把莫汉奉为瑜伽之子,把艾扬格奉为瑜伽的耶稣基督。我们不敢对他们书上的每一段文字,说过的每一句话存有疑惑。

 

    我们是迷茫的瑜伽印象派;我们是等待救赎的瑜伽印象派;我们是站在十字街头的瑜伽印象派;瑜伽的学院派,你在哪里?

 

    虽然我们没有学院派,但我们还有我们的大脑,可以学习、比较、分析和研究,去伪存真。虽然我们找不到瑜伽的学院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学院派的教学法去教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用它来寻找光明。学院派教学,也许是我们传授瑜伽的唯一的正确的出路。

 

 

http://www.wst.net.cn/history/11.14/2631_111413.jpg

          

                      <日出印象>(莫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