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则徐在虎门之前的一次“销烟”

(2008-07-29 15:37:41)
标签:

越楚

博游八极

文化七卦

文化

林则徐在虎门之前的一次“销烟”

文/越楚

林则徐在虎门之前的一次“销烟” 

世人记住林则徐,是那次著名的“虎门销烟”,由此引发的一场鸦片战争,更是令国人刻骨铭心。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前的1838年,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就已经发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禁烟运动,曾在武昌阅马场焚烟,奏响“虎门销烟”之序曲。

    林则徐于1811年中进士后即入翰林院,当过10年小京官。1820年起,先后任职于江、浙、陕、鄂、豫、鲁,主张禁绝鸦片。1837年(道光十七年)2月,清廷任命林则徐为湖广总督,4月接篆于武昌文昌门内湖广总督署。上任伊始,即发布《关防告示》,胪列条款,查禁诈伪,着手缉获私盐,查禁鸦片烟。

    19世纪初叶,鸦片烟雾早已弥漫武汉三镇,烟毒泛滥成灾。鸦片走私猖獗,大毒枭动辄偷运烟土、烟膏数千两。市民吸毒成瘾者,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男则铤而走险,沦为盗贼;女则卖笑青楼,坠入深渊。

    林则徐力主禁烟,先后向道光帝三上禁烟奏折,痛陈若不严禁鸦片,“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并在《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中提出“禁烟六策”。上折后,林则徐考虑到“定议需时,虑民心一放难收,即商之湘鄂两巡抚,大举禁烟”,在武昌、汉口、汉阳开设禁烟局,委派得力官员查访开馆兴贩之徒,收缴烟土、烟膏及烟具,在三镇通衢要道、大街小巷遍张禁烟告示,明示政策,震慑烟毒。

    林则徐下令“烟具先宜收缴净尽,以绝馋根也”,“呈缴者姑许自新,不咎既往”,“酌给药料,服食除瘾,以观后效”。同时,宽猛兼施,明令开馆兴贩之徒,限期自行投首,以示悔改,否则“严缉务获”,人即正法。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迅即在武汉三镇掀起。在短短三个月内,查烟馆、抓烟贩、搜烟土、缴烟枪,禁烟运动形成咄咄逼人之势。

    汉阳一举擒获大烟贩朱运升,当场在船上货箱内缴获烟土1200余两,烟膏800多两。为此,林则徐还上书朝廷,为时任汉阳知县郭镜堂报功请赏。三镇许多烟贩与吸食者慑于严令,惧刑畏罪,自行投首,交出私藏自售的烟土烟膏及烟具。各禁烟局查获及接收自首缴呈的烟土烟膏共计“一万二千余两”,收缴烟枪“六千七百六十余杆”。林则徐即命将烟土烟膏过秤,烟具编号,造册登记。

    1838926日,林则徐在武昌率同湖北巡抚及州县官吏,于督署外先行焚毁省城武昌所缴烟枪1264杆及烟斗等。1027日,林则徐与湖北巡抚张丘崧亲自督阵,除将汉阳县查获的烟土烟膏1万余两“暂贮藩库”外,把从三镇起获的烟土烟膏16768两、烟枪1759杆,集中于今武昌阅马场校场上,当众刀劈槌碎后销毁。即便是一些余膏残沥,也伴以桐油,再行烧透,将灰投入江心。

    当时,三镇百姓赶往武昌阅马场观视焚烟者络绎不绝,无不击节称快。这一焚烟壮举,无疑给对那些反对禁烟的“弛禁派”迎头一棒。禁烟之强大声势,迫使三镇烟民纷纷自行戒烟。林则徐“爱民如子”,亲自收集研究戒烟药方,设官配制断瘾丸。他亲手配制的断瘾丸,系久经采访所得,屡试屡验,对戒烟起到奇效。

    总督示范,民间医师便争相研制各种戒烟良药。武昌、汉口各家药店所配戒烟药“无家不有,无日不售”,高丽参、洋参等断烟药皆涨价数倍,仍供不应求。短期内,不少烟民“亦恐性命莫保,相率改图”,戒烟后,身体康复如故,能从事正业。更有积瘾30年的“鸦片鬼”,戒烟后居然“身体发胖,筋力复强”。故林则徐行踪所及之处,即有“瘾民妇在路旁叩头称谢,据云其男久患烟瘾,今幸服药所断,身体渐强”。

    林则徐在武汉的禁烟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禁烟斗争的序幕。他的禁烟主张与禁烟成果,引起朝野上下禁烟呼声的日益高涨,逼迫道光皇帝从“明禁暗弛”的迷梦中幡然醒悟,遂上谕禁烟,并令林则徐晋见。

    18381127日,林则徐从武昌启程进京,向道光帝奏请断绝鸦片来源等应对之策。是年1231日,道光皇帝下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州督办查禁鸦片,从而燃起一场虎门销烟之烈火。(辑录自本人拙著《风雅武汉》 

                 历史上“孙尚香”的凄惨命运      貂婵美女是个疑似历史人物

            谁是中国古代第一风流才子?      张之洞一场豪赌狂赢千万银

            “夜郎国”曾是一个泱泱大国      古代的一妻多夫与兄妹通婚 

                 北魏文明太后的“床帏内阁”      民国初最风流的“北漂”女郎

                 张之洞为何深得慈禧太后青睐      一盘棋引发的一场“七国之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