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舟

(2007-04-13 10:40:01)
标签:

感悟随笔

爱情

家庭

美图

休闲

旅行

文化

亲情友情

谈天说地

武汉

越人楚人

沙舟

柴达木

分类: 《愚者偶悟》(散笔)

沙   沙舟

    你曾画过一幅“自画像”,那是一幅“沙舟图”。但见:一轮红日初升,曙光照亮沙海,一峰骆驼一步一个脚印地昂头向前跋涉。过一沙丘,又过一沙丘,沙海似乎没有尽头;间或留下一串串脚印,而许臾又被尘沙所覆盖;或许永远走不到尽头,看不到那一边的花红柳绿,但还是默默地朝前走着,走着……

    喜欢骆驼的你,曾有幸在大西北生活了两年,有机会常见骆驼,常闻驼玲声,并悠闲自得地骑过一回骆驼。

  记得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早,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茫崖沙漠内薄雾飘荡,苍苍茫茫,迷迷离离,像个未醒的梦。跃跃欲试已久的你,在一位哈萨克族放驼人的帮助下跨上一峰高约两米、长达三米的双峰驼。

  双峰驼并不惧怕陌生人,待你坐定后便昂首阔步地径直向前走去。两旁的骆驼刺丛、芨芨草滩、沙柳丛莽,以及一些未知名的灌木,在晓雾虚掩下,显得蒙蒙胧胧,隐隐绰绰,但还是听得见在浩荡的晨风吹拂下的瑟瑟摇曳声,有节奏地伴着那清脆悦耳的驼玲声。真让人着迷,让人在一步一耸中如醉如痴。握在手中的驼缰自始至终松驰着,无需去引导,去牵动,去鞭策,双峰驼默默地朝前一走就是三里地开外,还是没有止步的意念,让你过足了瘾。

  骑毕,你抚摸着驼峰上那缀满露珠儿的绒毛,赖在双峰间恋恋不舍,真不想下来。

  从此,骆驼便深深地留在你的印记中。于是便在夜梦中常闻驼玲声,在朋友相聚时常唱一曲《梦驼玲》。

    骆驼似乎天生能适应荒芜贫瘠、风尘滚滚的沙漠。它的眼睫毛既长且浓,能有效地挡住风沙;鼻子里有一个挡风的一瓣膜,风沙袭来时可自动关闭;其小腿细长,四只脚却像喇叭口一样散开而且很厚,故能在沙土上奔跑而不下陷;身体内部能自动调节温度,严寒酷暑皆能适应;其胃和肌肉善贮水,一次可饮水200斤左右,还能把尿反复循环,重新利用。它那高耸的驼峰是自备的“粮仓”,储藏着相当于整个身体五分之一重量的脂肪,寻食不着时全凭这些脂肪维系生命。因而,骆驼在长途跋涉中,即使体重减轻四分之一,仍可慢条斯理地行进,行进。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在柴达木盆地,在准噶尔盆地,在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一峰峰骆驼在沙海里若隐若现。他们总是迈着迟缓的步子,踏踏实实地走着每一步路,任凭风啸尘拂,从不恐惧,从无气馁;它们总是昂着头,只要还能走动,就决不低头!

  这峰峰骆驼,那双峰间不啻驮着一份份沉甸甸的文明。于是,你便禁不住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张骞西行的驼队,还有西出阳关的玄奘,平添诸多思古之幽情;仿佛依稀听见先驱者跋涉的呐喊声,这呐喊声是那么的悲壮惨烈!

  循着那悲壮的呐喊声,你又一次置身大漠,再度看到那些仍在艰难地跋涉的一峰峰骆驼。也许它们的来路是曲折的,去路也是坎坷的。但在曲折的孤寂的沙海里,在有艰难和痛楚的地方,总能看到日落日出,或一丝曙光,或一缕晚霞,只要有阳光照射,便永不止步。即使有时被尘沙吹刮得落下几滴苦涩的泪珠,这泪珠也饱含着一丝希望之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佛
后一篇:西南行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