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的大均泉岱岭

标签:
景宁大均古村瓯江小溪泉岱村泉岱岭春日踏青乡间游玩 |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
深山中的大均泉岱岭
三月的景宁大均,处处春意盎然。
12日周末,9家人相约到大均游玩。午饭后,去爬村边的田寮岭和泉岱岭,逛逛畲寨田寮和泉岱古村,感受春天的气息。
田寮岭一路向上,全长5里路,整条岭道路面相当的完整。在山腰梯田间穿行,两边没有古树遮掩,视野开阔。到得岭头的田寮村,出一身大汗,全身舒畅无比。站在高处远眺小溪流趟的大均湾,桃源古村早春场景美不胜收。
田寮有公路与泉岱相通,公路沿山岗横行,不足5里。勇敢爬上田寮岭的妞妞几人,乘车下山。留下的7人继续前行,沿公路边走边聊,倒是十分的轻松自在。外出古道走村时,常有爬上高处后在横岚上穿行的道路,不知他人的感受如何,这时候我却总是感觉全身舒爽、神情轻松自如。道路平坦易行,出汗后的肌肉放松,随意的闲聊玩笑,山林间的清新气息,脚底下的枯叶松软,都让行者身心放松情绪奔放。也许,这便是户外行走享受到独有的乐趣。
泉岱相比田寮房子多一些,沿公路分散而居。《景宁县地名志》载,“泉岱村,位于大均西2公里,22户,130人,汉族。山岱多泉,故名。”其实,泉岱地处山岗上,举目便可见山下的泉坑新村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泉坑是行政村,辖15个自然村,驻地新建楼房的地方为水碓洋,泉坑名字还是取泉岱村首字和坑字组合成名。
村口,有几个老人在晒萝卜叶,晒场四周摆着一篾篾萝卜叶干。老周、雨滴、玩玩买了满满几包原生态的菜干,很是喜悦。
下山的泉岱岭,也是5里路程,就从岗头沿着山弯下来,有些地段很是陡急。与田寮岭在梯田山岚上穿行不同,泉岱岭几乎都在山谷中茂密的森林间下行,岭道大多地段残破不全,缺堪少石的为多。山谷中森林非常的茂密,在岭道间行走,几乎晒不到太阳。半山腰一段岭边,除了几百年的苦槠、香樟、松树等巨无霸大树之外,还有许多树形高挑几十年树龄的苦槠树,这么多的苦槠树集中在一起,在其他岭道上从没有见到过。上百颗苦槠、香樟、松树、青冈等集中在短短的1个多公里的岭道两侧,形成非常壮观的森林景观带。若把泉岱岭称之为苦槠古道,一点也不为过。隐藏深山的两条岭道,有着如此的巨大景观反差,令人十分的称奇。一路上,老周、小周、雨滴、玩玩几个,反复称赞这两条岭道有意思有味道,值得一走再走。老周甚至谋划着,把爬山群的队伍带过来,爬爬两条岭道,在泉坑或是田寮村中吃个午餐的设想。
雨滴在路边,采了一把刚冒出嫩芽的野茶,回到民宿便亲手炒制起来。轻饮一口新茶,似将江南春色揽于舌尖,鲜、香、甜、爽,一路穿喉过肺,通透无比。淡淡的清香弥漫心间,这也许便是春天的第一口滋味吧。
下到山脚,满眼是各色鲜花。三月百花齐放、万花争艳,紫云英、油菜花等开得正闹,紫的、黄的、红的,令人目不暇接。过小溪,一座老石桥墩犹存,桥面新铺了两块水泥板。过桥走一小段路就回到了泉坑珑月居。全程不足8公里,边走边玩也才花了3小时,恰好。
隐藏在深山中不知名的两条古道,若不是在大均住宿,万万没有机会亲近它,拥抱它,品味到它的独有魅力。我喜欢古道,踏上古道,走上一段,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看着或是斑驳陆离,或是光滑发亮的石块,仿佛听到了古道诉说着前世今生。
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怀着不同心境,踏上古道的感受是不同的。比如,李白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白居易有“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马致远有“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李叔同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名句,无不借古道抒发着感悟和情思。
跟随走过几次古道的雨滴曾在朋友圈中发出:“喜欢走古道,每个石阶都滴有古人的汗水,被双脚磨光的每块石头都是故事和生活。”说得真好。
看来,喜欢古道,古往今来,皆有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