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2021-03-30 18:24:19)
标签:

龙泉昴山古道

鉴心寺灵感寺

云台峰仙坛

龙泉锦溪

户外登山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龙泉昴山便是。

龙泉地处浙南山区,洞宫山脉自西南闽赣延伸入境,故丽水大地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丽水山多,龙泉山亦多。论名气,龙泉以风阳山、披云山、昴山为最。龙泉的风阳山挟江浙六省一市之最高峰,登顶或千八线多次走过。而披云山以奇峰岩石著称,登山或山脚下的村庄住宿,陆续有多次。唯昴山屡屡擦肩而过,没有去过。

上周走松阳杨家堂古道时,想到丽水的许多山,如风阳山、百山祖、九龙山、大洋山、白马山、八面山、牛头山、箬竂山、大山峰等等都登过顶,独缺龙泉昴山和松阳卯山没有走过,这可是身边就近两座与佛、道教渊源极深的名山,想想都有所遗憾。便与岚岚等人商议,找时机去走走昴山古道。实在是巧,事隔两日,芙韵便传来“森呼吸”团队周末组织走昴山古道的消息。平时出行都要忙于找线路、做功略、带队伍,做得多了实在是累,有轻松跟随的好事,自然是乐于求成。上周芙韵、岚岚跟随“森呼吸”去走过括苍古道,这“森呼吸”户外组织,虽是丽水新成立的团队,却是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队员活动热情也高,看来发展的势头很猛。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20日周六早7时半,523人在富岭高速口集合自驾出发,9时多到达龙泉锦溪镇的上锦坑心村鉴心寺门前。这寺庙依山而建,外观简朴,刷金黄色外墙。大门没什么装饰,门口两侧有联:“鉴心千年留古迹,心香一瓣敬佛陀。”而边上还有一侧门,呈八字牌坊式门面,上有“昴山初步”四字,边联:“千秋古寺临仙境,万丈昴峰入九霄。”门前还有一对石狮子,似乎有点年头,显得古色古香。受防疫影响,寺庙还没有开放,我趁大家整理行装之机,从后门溜进佛堂转了转。庙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三位佛祖,后山是慈航普渡观音殿,这观音殿为木柱结构,看起来是早年留下的老建筑。

昴山古道从“昴山初步”牌坊大门口起步,近四公里的岭道,步步登高,一直向上,直抵山顶灵感寺。全程石砌路面,依山盘筑,整路宽过2米,其中石路面宽约1.5米,保存相当的完好。有资料称,昴山古道是丽水地区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全长近15公里)、历史最悠久的古道,至少保存最完好的说法,我是很认同。我觉得这古道路面不仅维护保存好,还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古道的特点,就是路面中轴线上铺设大石块,两边再小石块堆砌或漫砌,这种做工比较讲究的筑路方式,大多见于乡村街道或过村古道上,极少用在山间长距离岭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昴山山体高大,山势险峻,峰峦层叠连绵,沟壑纵横深切,自然天成众多险峻悬崖和形态各异的峰岩景观。旧版《龙泉县志》载:“昴山,在西十一都,距县三十里,青壁嵳峨削入天际,四时云气冥晦,山顶有石平如几,方丈余,上有古刻云台二字。”邑人叶子奇诗:

“昴山青削入云霄,五月风高雪欲飘,

应有仙人骑白鹤,月明闻得夜吹箫。”

山顶灵感寺海拔近1200米,整条岭道海拔提升900来米,许多地段在悬崖绝壁间凿岩筑路通过,岭道陡峭,台阶又高又硬。连续3个多公里的上坡,我们走走停停,花费2个小时,到达寺庙已是满身汗水,那种畅快淋漓出汗后的感觉,会是特别的舒趟。路上想,上山难,下山更难。幸好是团队组织考虑周到,已安排车子接送下山,若是沿原路下山,这样陡又长的岭道肯定废了我的双脚。

岭道上有两座凉亭,各名为野猪亭、上茶亭,供路人歇息。凉亭为后人重建,建造都很简朴。野猪亭位于岭半,又名福寿亭,整个已倒塌成废墟。过上茶亭至大马鞍背路段,连续上坡已3公里,岭道才有所缓和,不时有小段横岚山路可行。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昴山属生态风景区,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呈较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开始一段岭道边上都是毛竹林,过竹林跨坑涧有一石拱桥,桥头立一石碑,上书“昴山路增雨桥碑”,为1987年青田温溪人捐建。过桥后,岭道开始俞加的陡峭。低山区的植被以山矾、山苍、杜鹃等杂木林为主,极少高大的古树,应是早些年受发展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影响砍伐。随着山势抬高,路边的古树名木渐渐多起来,山间高大的树木也不少。我沿路观察一番,昴山的森林植被丰富,品种众多,常见的有苦槠、甜槠、栲树、枫香、木荷、钩栗、松树等,还发现有南酸枣、红豆杉、厚朴、南方铁树等稀少的树种。尤其是过矿洞后的一段,森林俞加的茂盛,路边不时见到两人合抱粗的古树,枝杆苍劲,遮天蔽日,新发的翠绿嫩叶覆盖整个树冠,春意浓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用古人常建的这首诗来形容昴山灵感寺,我觉得是贴切的。深山藏古寺,我想诗中描写的就是这样安谧恬静的情境。掩映在古树与竹林中的古寺,飞檐挑角、庙宇巍峨,佛教禅宗、自成群落,空气清新、幽静自然,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据资料载,寺院始建于南朝宋文帝(公元433年)年间,至今已有1500余年。初为南朝宋副相真德秀夫子设教之地,出十八学士,元末参军胡深倡改学堂作禅堂。因此,前殿是观音殿,后殿是供着孔子的夫子殿,边上还有圣母殿。既为佛教圣地,又不乏儒家遗迹。正所谓“学子登斯山,可鹏程发轫;士人访先贤,宜青云得路。”抗日战争时,著名学者陈虞孙游昴山寺时曾题联云:“脚下拥千峰,应不输雁荡山仙霞胜迹;眼前临大劫,犹可听白云妙谒紫竹梵音。”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我前殿后院绕了两圈,一群操着闽北口音的香客正在点香朝拜,十分虔诚。寺院住持释龙修介绍,古寺香火正旺,菩萨很灵,周边的龙泉、浦城、松溪等地香客不时前来朝拜。中年龙修待人热情,能言善说,自称祖籍江苏,少年出家,从上海静安寺转到昴山灵感寺已近十年。寺中有几位中老年妇人帮工,当地人不会说普通话,日常交流中龙修已学会一些龙泉话,很是了不起。听到一些队友在用丽水话交流,他还在猜测意思。

上山的游客都在寺中就餐,素菜虽简单却也清爽,那杉木桶柴火土灶烧出的米饭极其糯软香甜,十分可口。吃罢素餐,我们又去登顶1.5公里外的云台峰。昴山绝顶云台峰,又名“仙坛”,海拔1254米。《龙泉县志》载:“在昴山绝顶,巨石上刻有云台二字,旁有石道士、石棺、石厨、石床、石屏之类,或云秦世有道士建庵居之,忽一日人器皆化为石,余见山下。现云台二字已湮。”

昴山周边山峰林立,周围有千米以上山峰约30余座,为瓯江支流锦溪、桑溪分水岭。天气晴好,站在仙坛顶上,晴空万里,视野非常开阔。千峰叠翠,山峦起伏,脚下锦溪、岭根等山间小盆地一目了然。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山顶边有土路可下到岭上村,正巧遇到一村民要下山。岭上是岚岚的娘家,聊上几句才知还是远房亲戚。从山势来看,过岭上村上山的土路要更加的陡峭,虽近一些肯定更难行走。

“森呼吸”队长和秘书长很贴心,提前联系了龙泉的朋友,车子到寺院前接送我们,免却了下山的艰难。回来看资料才知,山上还有马鞍背、仙人石、老鹰岩等景点。留点遗憾,也不失是好事,也便多了一份期待。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跟随“森呼吸”登昴山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