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登枫树岭到松庄

标签:
枫树岭象溪程路后三都松庄古村落石拱桥 |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
清明登枫树岭到松庄
古村,我之所爱。古道,亦甚爱。
有古道,又多古村,唯三都为最。一走再走,走遍三都,所愿也。上月走桐溪到杨家堂古道时,地图上看附近有活源过武旺上后湾、松庄的古道。率依图寻迹,画出活源-武旺-后湾-松庄-程路后-东田的线路,听取小虾和松阳当地驴友意见,认为可行,只是车子需要两头放。清明假期,完成扫坟祭祖后,便邀约大家去走走。
5日早,三车12人自驾到松阳,沿国道线返象溪,从雅溪口拐入到东田,本想留一车在此接应之用。村民都在田间采摘茶叶,难得遇到村头桥洞边徐姓老伯在家,便与他打听路况。徐老伯是镇上的退休干部,对周边情况熟悉,说是活源过来路程很远,走起来会不方便,倒是程路后到松庄的古道上古树很多,值得去走走。一导航发现,起始终点之间东田到活源不方便,要从外面国道线绕,有20多公里。便临时改变计划,直接车子到程路后,从枫树岭古道上松庄,走个来回。

程路后村原名为近路后,因近与程在松阳方言中音近,演变为程路后。村子由黄岩、岭脚、温家、中央村、水头桥、十二窟脚6个自然村组成,系畲族聚居地。我们车到温家,是早年平阳县温姓人迁此定居得名。只见山间一片平地,溪流两岸整齐划一建起几排砖混小洋房,全村都是新房子,周边没有一幢农村旧房子。从房屋建造和水泥地面等附属设施来看,应是近几年刚新建的集聚区。估计是在民族和山区搬迁政策推动下,周边小山村的农民都集聚了。
出村后一段路,都在茶园间穿行。鲜嫩的茶叶,齐刷刷冒出嫩头,特别的可爱。“三天不同价”,早摘就有好价钱,这段时间,松阳农村中所有的劳力起早摸黑都在采茶叶中。有人做过测算,一斤成茶约需5-6万颗芽头,一个熟练采茶工每次俯下身子可以采10个左右的芽头,每天采10斤左右的鲜叶,可制2-3斤成茶叶,采摘时每天会起伏身子2万余次,让我们试个半天,估计腰都要断了,人工采茶真是辛苦活。种茶叶虽有好收入,却也是辛苦钱。


山脚起步登岭道。这条山岭因枫树众多,约定俗成名枫树岭。枫树岭古道从山脚到岭背全程一个多公里,皆是岩石砌成的老路,大致有三尺宽,窄处约半米左右。古道虽全程向上,却是沿山蜿蜒而行,不算陡急,方便行走。沿路陆续分布着合围粗的枫树和松树,让古道增色不少。特别是中间一段,古树较为集中,古道参天的大树掩映下,走在期间,微风习习,特别的惬意。抬头仰望,只见古树笼罩着巨大的翠绿冠帽,有着春天特有的颜色,令人震撼。岭边立有一古树群的牌子,上书“枫香25株、马尾松18株,最大树高20米,最大胸围302厘米,最大冠幅11.5米,最大树龄300年。”
山顶往下原有古道到三都松庄村。据说在更高的山顶上正在建一投资上亿的养殖场,新开的公路把这段古道完全覆盖。我们沿公路走三公里到松庄村,不时需避让大型工程车在陡峭的公路上横冲直撞通过。


被村口小山丘和茂密林木遮掩着的松庄村,有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站在外面,看不到村子的情况,从狭窄的路口步入,立刻豁然开朗,小村座落在山溪河谷之地,四周群山环绕,村落邻水而建。眼前大片如波浪般的黑瓦和泥墙,密集挨挤在山岙之中,顿时刺激我的呼吸和心跳,让人兴奋。走在前面的老周,率先去找吃的,不一会就打来电话,已在村中唯一一家农家乐安排妥当。而我更想立马融入古色古香的村子中。
松庄的来历颇有意思,是宋姓人送给叶姓人居住,旧名送庄,后演变为松庄,也称宋庄。据松庄《叶氏族谱》记载,叶氏始祖叶万一性爱山泉,见松庄“高峰巩固,绿水环流,遂营居焉”。叶氏先祖1500年明弘治年间迁居于此,世为耕耘为业,修德行仁为务,诗意地栖居并繁衍着,在这片平整的小山岙中建立起小桥流水的家园,在这片松林环绕的土地上,且耕且读着。


小村不大,是个典型的傍水古村落,地处崇山峻岭的山坳之中。在小山岙中几十幢房屋挤挤挨挨,溪水依着山岙环护着村子,有山有水,整个村庄干净、透亮。小溪呈“S”形绕村而过,两山夹峙中流出,也从两山坳口流出。村头和村尾各有一座卵石堆砌的石拱老桥,古色古香,特别漂亮。尤其是村口的石拱桥,斑驳的石块上挂着几缕翠绿的青草,两边是泥墙青瓦,干净自然的河道中几块冲刷得发亮的大石,完全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桥上加上老汉牵牛或是衣着艳丽少女撑伞而过的照片,常在各类影展中出现。
不长时间,我便在村中绕了两圈,很纳闷的是古村中极少见到老宅、大宅,都是几十年的普通村居,这在松阳的古村落中是极为特殊的。原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大火几乎把村子完全烧毁,仅留下村头石拱桥边的一幢老屋得以幸存。难怪我们现在看到的松庄,既古老又年轻,普通的民居中,隐藏着全村人无法抹去的伤痛。
简朴的农家乐为过往来人烧面条为主,没有准备过多的菜肴。我们看到门口新挖的白玉大笋,便让老板烧了两大锅的咸肉滚鲜笋,倒是十分的鲜美。村中开了一家名为桃野的民宿,沿河边的几幢房子进行了全面的改造,立面装上玻璃,有十几个床铺,还是比较有档次的,听说入住价格也不菲。


我们沿原路返回。知道枫树岭不长,我便慢慢走,慢慢看,尽情享受走在岭道上的时光。到古树最密集的中段,我甚至坐到岭阶上,不舍得离开。望着翠绿的嫩叶,若是深秋时日,那会是怎样的景致,会绽放出多么艳丽的金秋胜景。我不禁遐想,那应该是古道最绚烂的时节,那时古枫上层层叠叠的红色、金色映衬在青山的绿色中,那红色、金色又映衬在蓝天下,每一张叶子都散发出激情,散发着金光,令人迷醉。
远处素素的一声叫唤,把我的思绪拉回,便起身急忙追赶远行的队伍。
程路后到松庄来回,10多公里的路程,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