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
《天体》
我们可以通过四条通道去欣赏现代舞,前面三条分别是“身体共鸣”“心绪感受”和“理智阅读”,可无论那一条通道,观众和演出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平等的:在欣赏的过程里,观众成为被舞蹈服务的对象,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从‘身体’‘感性’或‘理性’的层面打动观众。在这三条通道里,观者不自觉地把自己看为‘主人’的角色,而舞蹈则只是属于‘客体’,目的是要让‘主人’获得‘共鸣’‘感受’或‘阅读’的乐趣,如果没有这些乐趣,观者就欣赏不了作品,极端的,甚至批评舞蹈有些什么缺失,以致这位‘主人’观者无法‘共鸣’、缺乏‘感受’、或‘阅读’不出任何艺术意义!
可是,现代舞的出现,从来不是为了取悦观众‘主人’而创作的!以服务观众‘主人’为主的创作,我们一般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娱乐’,目的就是让最多数量的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获取最大分量的乐趣,比如今天以票房来论英雄的电影如《战狼》《长城》《美人鱼》等、或以收视率来看成败的电视节目如《舞林争霸》《我是歌手》《中国有嘻哈》等。但艺术的目的完全是艺术家以敏锐的思维去表达自己,再次以李白的诗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撰诗的时候,诗人会想过这首诗将会引起谁的共鸣?勾起别人什么感受?或让后人阅读出什么有价值的形式内涵吗?李白只是在表达自己而已!
所以,我们在欣赏现代舞的前三条通道上,往往充满遗憾,因为许多时侯,我们没有获得‘共鸣’,我们‘感受’一片空白,我们也‘阅读’不出什么意义,这只有一个解释:我们不是舞蹈家‘身体’里的蛔虫,又无法分享舞蹈家的‘心情’,更毫不了解舞蹈家的‘理念’,那凭什么我们可以在前三条通道上畅通无阻,得以享受欣赏现代舞的乐趣?而且因为我们在观看过程里,太过注重于自己的‘身体’‘心绪’和‘理智’,却把现代舞看成让自己获得‘共鸣’‘感受’或‘阅读’乐趣的事物;如此一来,我们对现代舞的态度,其实和对娱乐项目如《战狼》或《舞林争霸》的态度,也差不了多少。最糟糕的,是有些朋友在观看节目时,战战兢兢如坐针毡,总希望从作品中获得某些特别‘感受’或‘阅读’出某些新奇观点,可以在朋友之间发表不同凡响的评论,证明自己‘很懂’现代舞,以致失去平常心,本来应该是愉悦的欣赏经验,变成倍受压力。
我们觉得难以欣赏现代舞,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认真,把现代舞看得太严重,太用力去观看节目,以致乍惊乍喜的,也是失去平常心的表现。有时我们把只是生活中所思所感的现代舞,看成神圣而遥不可及,又把那些只是用身体去表达所思所感的舞者,看成必须被膜拜的大神;相反地,如果某些节目不合己意,我们又会歇斯底里地口诛笔伐,好像舞者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虽然现代舞比起其他舞种来说,可以让人思考,显得更有哲理性,可这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因为舞者们所表达的所思所感,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世情’。观赏现代舞,就是‘游历’于种种‘世情’之间:那些有才情的舞者,以成熟世故的手段来描绘他们的世界,也有那些没有经验的舞者,用稚嫩青涩的方式来述说他们的故事,无论是成熟或是稚嫩,都是‘世情’一部分,而作为‘游历’的观者,享受的正是这个丰富不同发展程度的世界,从中体验不同舞者们所提供的风情。
因此欣赏现代舞的第四条通道,可能也是最容易获得乐趣的一个方式,就是以平等自然的眼光去观看舞蹈,我们可以放下权威式的‘主人’心态,也无须像粉丝一样膜拜那些舞蹈家。任何一部现代舞,无论是五分钟的小品,还是整个晚上的鸿篇巨制,其实都是舞蹈家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而每一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内容不一样,演出便好比万般世情浓缩起来放在眼前,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一一浏览。我们观看每一段舞蹈,便如经历一次旅游,在别人建构的奇妙世界里徜徉,有些世界显得浅白易懂、有些世界显得晦涩难明、有些世界奇峰突出惊险刺激、有些世界平淡如汨汨小湖流水。当我们背起行囊踏上一段旅程的时候,真的不用急着去哗然‘共鸣’‘感受’或‘阅读’出什么重大意义,而从游历中能够观察不同世情,本身便是乐趣。
有人会问,真的有些现代舞欣赏不了,咋办?我提议闭上眼睛,放松心情休息一会,可能张开眼睛之后,又是一个新世界。这可是云门舞集的林怀民教我的:在他作品《流浪者之歌》里,有一位舞者拖着爬犁,把布满舞台的稻谷梳理成一圈一圈,配上喃喃的乐声,场景整整维持十五分钟,我看得昏昏欲睡,他坐在旁边,鼓励我说,想睡觉便睡一会,这一场景睡觉是很舒服的!那一刻,我喜欢上了《流浪者之歌》。
不久前的“北京舞蹈双周”请来挪威茵格利菲斯达舞团演出作品《天体》,其中一段二十分钟的场景,看见四位舞者不断以‘8’字图形彼此绕行,装置和灯光以既定轨迹缓缓转动,我觉得舞台的变化很细腻,很有看头。可过后一位北京舞蹈学院的编舞老师向我质问:难道你不认为这段舞蹈很有问题,没有变化,就是让人审美疲劳吗?我尝试向她解释什么是“整体剧场”,却差点没有回答说:疲劳可以睡一觉啊
!
在“世情游历”的第四条通道上,我们能够轻松欣赏现代舞,我们不一定喜欢所有现代舞作品,甚至会觉得有些节目沉闷、难受、不可理解,正如我们旅行到不同的国家,观看不同的景色,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太美啦!’,而更多时候穷山恶水、拥挤脏乱才是真实的人生,才是我们游历中必不可少的经验!
其实“世情游历”的最大问题,在于有些人喜欢发表感想,评论所看的作品,当然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但需要小心的是,不要随便把自己的审美趣味强加在别人的舞蹈之上,甚至指导别人如何去修改作品。我常在一些舞蹈评论或观后感的文章里,看见观者貌似客气地提出意见——这里可以长一点,那里可以短一点,这里可以虚一点,那里可以实一点;却不知道,一个成了形的现代舞作品,凝聚了作者的所思所感以至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代表了一方“世情”,观者可以表示喜欢或不喜欢,却没有权利去加以改变。好比一个游客,探访不同地域和体验不同风貌,却指手画脚地要求重建当地的山水建筑和生活方式,以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这些看似是无害有益的小提议,单只是说出来,都会让人感到毫无尊重,极不合适。“世情游历”中,最起码要懂得的,就是世故人情啊!
*****************************************************
我们有四条通道:“身体共鸣”“心绪感受”“理智阅读”和“世情游历”,可以各自选择其中一条通道而行,甚或挪移于不同通道之间,获取观赏现代舞的乐趣。至于有没有第五条通道?我正在思考中。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