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北京舞蹈双周”从国际上邀请16位舞蹈家担任“舞蹈营”的导师,这些导师来自天南地北,背景各异,所以参加“舞蹈营”的学员们,能够通过六天的学习,接触16位不同风格流派,以至个性特征的导师。学员们不可能在短短六天之内,吸收全部16位导师的学问经验,却足以开阔眼界,舒展身心,最终的目的,是获取灵感启发,开拓真正属于自己的现代舞之路。
今年16位“舞蹈营”导师中,可能最年青闪亮,让学员们注意的一位,便是来自香港的麦卓鸿了。他是一枚黧黑结实的小鲜肉,曾在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学习,于2013年加入城市当代舞蹈团,刚于2017年初离开舞团成为独立舞者,并跑到外国不同的舞团里出任客席演出。德国和新西兰舞团的艺术总监都很喜欢这位舞者,希望他签约成为全职演员,麦卓鸿却很挑剔,也更想自由挑选自己想跳的舞蹈,不愿意长久困身于一个地方,便一直还在考虑。
麦卓鸿确实是很棒的舞者,在城市当代舞蹈团的短短三年间,在许多作品中担任了重要任务,包括桑吉加的《烟花·冷》、黄狄文的《拼途》、庞智筠的《客厅》和黎海宁的《百年孤独》,更在阮日广的作品《回初》中,以流畅亮丽的动作和充满感性的演出,征服了观众而获得“香港舞蹈联盟”颁发的“最值得表扬男舞蹈演员年奖”。不过,我觉得麦卓鸿最成功的表演,是在我创作的《西游记》中饰演孙悟空一角,那是一个充满能量、个性,很多时候展现出难以压抑的年青傲气,却又明白必须收敛而自我委屈的角色;猴子王在成长中茫然不清楚自己来自什么地方,将要往何处去,生活旅程中不断寻找自我和方向,而麦卓鸿便是活脱脱这样一个年青人。
现代舞者都兼编、演于一身,而且好演员也常常会编创出好作品,因此麦卓鸿的编舞才华也备受关注。我没有看过所有他的作品,但今年年初发表的两支舞蹈《在……制造》和《遍地谎蜚》却让我小小惊艳了一把。作为一位优秀的演员,他很自然地把动作处理得潇洒锋锐,赏心悦目不在话下,难得的是舞蹈结构扎实,逻辑畅顺且言之有物,显示了他不但是位感性的舞者,也可以是一位理性的编舞家。今年“北京舞蹈双周”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增设了一台名为“香港创作新势力”的节目,其中也选取了麦卓鸿的《遍地谎蜚》作为代表之一,到时大家可以注意,看看是否和我一样,有点惊艳的感觉。
麦卓鸿除了在舞台上演出,和编创作品之外,也在城市当代舞蹈中心的训练班里主持舞蹈技术课,虏获粉丝无数。他的课以打磨动作技术为主,特别注重身体的支撑点和发力位置,务求学生自如地掌控自己的肢体,获得更好的爆发力和协调性。今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北京舞蹈双周”既然把麦卓鸿的节目带到“另类平台”中演出,索性也把麦卓鸿本人请到“舞蹈营”里,和全国各地喜爱现代舞的年青人来个更亲密接触,让大家能跟深入了解这一位香港今天最炙手可热的年青舞蹈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