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在以色列、波兰、俄罗斯及中国广州的舞蹈节中演出后,雷动天下终于有了宝贵的连续十天假期;演员们各自休整,却很快又要在今天(11月28日)开始新一段充满挑战性的排练和演出旅程。从今天到明年的1月6、7日,演员们只有五周时间排演汪圆清的最新节目《無自畵像》。注意:‘無自畵像’几个字都是繁体,样子看上去跟大陆常用的简体字‘无自画像’很不一样,这是因为汪圆清这位来自西安,却在北京如鱼得水的翩翩佳公子不单是舞者,也是媒体人;他在各种媒体平台上进行视觉设计,自然对文字笔画形象极度敏感。简体字虽然相对容易书写,但繁体字的外形设计和内涵意蕴,都更具丰富的层次感,‘无’和‘無’、‘画’和‘畵’,当汪圆清要在舞台上,绘制一幅充满视觉意象的舞蹈时,我知道,他要绘画的肯定不是一幅‘无自画像’,而是一幅‘無自畵像’!
我说汪圆清是翩翩佳公子,因为这位外形上如玉树临风的舞者,长袖善舞于北京多个行当领域:编舞家、摄影师、平面设计师、网站创办人、最近更亲自粉墨登场,客串演出于台湾骉舞剧团的作品《速度》,获得极佳回响。汪圆清的根据地在北京,所以跟许多北京艺术单位都曾有合作,包括蓬蒿剧场、9当代舞团、侯莹舞蹈剧场、中法文化年、中日当代舞蹈论坛、中德爵士即兴音乐节等,而曾经合作过的艺术家,更是多不胜数,其中来自外国的有加拿大多媒体艺术家娜丁·吐恩、日本舞踏家桂勘、川本裕子及韩国国宝级舞蹈家洪信子等。当然我最重视的,是他在雷动天下举办项目中的表现,比如2011年在“北京向前看舞蹈节”发表独舞《信念》、2011年在“北京现代舞展演周”中发表双人舞《无命体》、2012年“北京舞蹈双周”中发表群舞《白》,节目一个比一个成熟,风格也越来越凸出,终于在三年前,我邀请他为雷动天下编创了一部60分钟,充满奇特视觉效果的舞剧《白·夜》。
三年前的《白·夜》和雷动天下其他编舞的作品风格很不一样,可以说是有更多的创意和实验性。不过我觉得在《白·夜》这部舞剧里,汪圆清想要尝试的东西太多,既是各种多媒体视觉造型变化,又要深入演员内心挖掘感情的触动点,更要冲击舞台的成规,让舞者即兴演出等,我虽然看得很兴奋,但也明白对一般观众来说,会觉得作品比较芜杂,‘看不懂’是一定的了。我不知道这次汪圆清的全新舞剧《無自畵像》会否让观众轻易‘看得懂’,但一定还是一部充满才气创意和戏剧实验性的作品。《無自畵像》是探索思考为什么人类要进行对历史的‘记录’,或是对自己身边事情的‘记录’,而‘记录’本身意义何在?汪圆清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写下一段话,大概可以视为编舞内心的揭示,帮助我们去理解这部注定要‘看不懂’的舞剧《無自畵像》:
记录大概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在做的事情,从记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到周围的环境、日常的物件、每天的琐事......
记录方式的更迭也印证着人类进步的脚步,从绘画、文字、声音再到影像......
似乎将这些琐碎的记录摆在一起就能拼凑起一个人完整的脉络;
而事实却是,看似越直观、越真实的记录,却往往是记录者主观呈现的事实。
逐渐的,我们的记忆被这些主观呈现的“第二历史”所修订,
记录在不知不觉中改换了我们的记忆......
究竟,
记录是用来铭记现在,
还是,
欺骗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