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舞者许一鸣于9月28日抵达德国东部城市开姆尼兹,并于翌日为当地的开姆尼兹歌剧院舞团Chemnitz Opernhaus Ballet开始了训练和编舞工作。许一鸣作为被邀请的编舞家,将在德国一直工作到节目《孤独》上演的10月29日,而我在第一周熟悉了德国的演员,并和歌剧院方面安排好各式合作细节之后,便要赶返北京,准备排练雷动天下于月底前赴波兰和俄罗斯的演出。
这次开姆尼兹歌剧院舞团特别邀请许一鸣前往德国创作节目,缘起是去年6月份德国方面筹办了第一届“开姆尼兹舞蹈节”,舞蹈节节目策划人撒比瑞纳·萨埵斯卡Sabrina
SADOWSKA听说我担任了在太原新成立的山西舞州现代舞团的艺术总监,而德国的开姆尼兹和中国的太原是兄弟友好城市,便一力希望我能把太原的现代舞带到开姆尼兹参与盛会。当时山西舞州现代舞团才成立不久,没有合适的作品;刚好许一鸣也正在太原工作,为山西省话剧院的话剧《孔子》担任舞蹈编排,我灵机一触,便邀请许一鸣把他在策划话剧《孔子》时的感受,转化为抽象而个人化的现代舞《当我们遇见孔子》,以作山西舞州现代舞团的建团首演,也可以成为德国“开姆尼兹舞蹈节”的开幕式节目。
结果《当我们遇见孔子》在德国的演出大获成功,掀起当地对中国年青艺术的热情,演出后开姆尼兹的报刊还在头版醒目地表示“在节目中终于感受到真正的中国了”。在我回到北京后,随即接到舞蹈节策划人萨埵斯卡的邀请,希望山西舞州现代舞团能够明年再次探访德国,并带另一台节目作开幕式演出。可惜山西舞州的大老板在年中决定改变艺术路向,希望排演有更大市场的音乐剧,现代舞这一部分便只能停止了。
我把情况告知德国的舞蹈节总监萨埵斯卡,她立刻转而邀请负责编创《当我们遇见孔子》的许一鸣,为舞蹈节的主办方——开姆尼兹歌剧院,编排一台作品。萨埵斯卡告诉我,在中国的现代舞创作中,她看见了许多来自东方的新鲜创意和对身体的处理方式,正是如今德国舞蹈界所需要接触和学习的,而歌剧院舞团的演员们在看完了《当我们遇见孔子》后,也抱着极大热情,希望和节目的编舞家有合作的机会。
开姆尼兹歌剧院舞团属于德国城市一级的舞团,受市政府直接资助和管理。作为歌剧院的附属舞团,平时除了演出舞团的节目外,也要担负歌剧里的芭蕾舞蹈场景演出,所以平时都是以芭蕾舞为训练基础,现有11男9女共20位演员,全是帅哥靓女,其中只有两位德国舞者,其他来自世界各地如法国、意大利、巴西、日本、韩国等11个国家,真正的好一个国际性舞蹈团队。
从9月29日起,我和许一鸣已经开始工作了两天,虽然演员们的底子,都是纯粹的古典芭蕾,但在欧洲当代舞蹈的思潮下,他们的思维和身体,都彻底地愿意开放,并跃跃欲动地,准备接受来自中国编舞家的挑战。两天的工作坊和即兴练习下来,我特别高兴看见这些外表酷帅型爆的歌剧院舞蹈演员,私底下原来都是文雅、谦虚、认真和专业的年轻艺术家。本来我还担心许一鸣第一次为外国的舞团编创作品,以他非常飘忽的英文口语水平,会非常吃力,可是两天工作下来,感受到演员们的投入和通过身体之间的默契领悟,沟通几乎不成问题,我在下周后也应该可以放心回转北京去也。
期待10月底《孤独》在开姆尼兹的顺利上演,并希望有机会把节目搬回国内,让中国的观众也一睹为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