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现代舞的困思之二——现代舞是否都是压抑痛苦?

(2015-11-29 19:27:27)
标签:

文化

舞蹈

现代舞

对现代舞的困思之二——现代舞是否都是压抑痛苦? 玛莎·格兰姆作品《悲叹》

 

最近在博文上提及一些对学习现代舞的困思,引起不少朋友共鸣,也让我回忆起和朋友之间许多关于现代舞的对话,曾被我记录在博文中,其中小部分更成为我撰写【舞过群山】和【舞者不忧】书本中的内容。日前重新翻阅过去的博文,发现当中有些颇为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重新整理后,可以提出来和朋友们分享。

        *******************************

三年前(2012年),我应邀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现代舞讲座,内容是有关如何欣赏现代舞的,来到最后一个互动问答环节,有一位女同学发言,说:“曹老师在今天的讲座里提到,现代舞没有原型,不能用一个框框去衡量不同的作品,使我产生一个迷思。因为在今天中国的舞台上,我看了许多现代舞的演出,舞者们的动作都是压抑痛苦,脸上的表情苍白茫然,气氛诡异;可这样相同的压抑、茫然和诡异的感觉,算不算是现代舞的原型,成为现代舞自己的框框?”

其实那位同学的‘困思’,必须被分成两部分来进行思考:‘困思’之一:现代舞是否都是压抑痛苦?‘困思’之二,这种压抑痛苦的表达方式是否现代舞的框框?

我们先来考虑第一个‘困思’: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只要我们多看不同的现代舞,就可以发现现代舞并不都是‘压抑痛苦’的,也有表达欢愉的感情、幽默的智慧、搞怪的小聪明和抽象的哲学理念等。比如艾文·阿里Alvin Ailey的作品《启示录》Revelation便很欢愉,戴维·帕森David Parsons的《信封》The Envelope很幽默,保罗·泰勒Paul Taylor的《三篇墓志铭》Three Epitaphs很搞怪,而默斯·肯宁汉Merce Cunningham的所有作品都很抽象。

不过,我得承认,确实当今国际上大部分现代舞的题材和表现手法都偏于‘压抑痛苦’一面;这种偏向性,不是现代舞独有,而是几乎所有希望展现人类感情和思考的艺术,都是如此。翻开中国的【唐诗三百首】,描述人生离乱不幸题材的作品占了二百多首;英国莎士比亚一生写了三十多部戏剧剧本,有悲剧、有喜剧,可公认最伟大而触动人心的,是他的四大悲剧;甚至今天我们的流行音乐,年轻受欢迎的歌手用他们歌声吟唱的,基本都是人们必须面对的坎坷生活和失落感情。只有今天中国大陆的主流舞蹈界,还在强调一种虚伪的喜气洋洋和歌功颂德——这种在艺术上摆弄虚假的生活和感情,自文革开始以来于舞蹈圈子里积非成是,使许多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无法体味舞蹈的核心内容,反而当面对艺术的真正常态时候,却大惊小怪,产生了‘现代舞都是压抑痛苦’的‘困思’。

其实中国的传统智慧,很早便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中国的主流艺术界一直强调:艺术应该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舞蹈家们怎么可以对我们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处境,视而不见?如今中国各地的环境污染、房价腾飞、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如果舞蹈真正是‘源于生活’的话,那‘压抑’、‘痛苦’、‘茫然’、‘诡异’可能是更贴近我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至于艺术要‘高于生活’,我想不可能是要求舞蹈家们去逃避或减少‘不如意事’的表现,而是要怎样更好、更有力、更大胆地去反映和揭露我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而‘压抑’、‘痛苦’、‘茫然’和‘诡异’自然便在我们的现代舞中,扑面而来!

当然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让一部分老百姓富了起来,大城市里有了大富豪和小资阶级,以致中国的现代舞蹈家们在作品里也开始了‘欢愉’、‘幽默’、‘搞怪’和‘抽象’的探索,成绩一点不比欧美的作品差;可是无论世界的现代舞如何向前发展,只要我们的社会中,还存有贫穷饥饿、贪污腐败、乌烟瘴气,人与人之间的爱无法传达或回报,现代舞中的‘压抑’、‘痛苦’、‘茫然’和‘诡异’就有理由和需要以更显眼的方式继续存在。

对现代舞的困思之二——现代舞是否都是压抑痛苦?
艾文·阿里作品《启示录》

对现代舞的困思之二——现代舞是否都是压抑痛苦?
戴维·帕森作品《信封》

对现代舞的困思之二——现代舞是否都是压抑痛苦?
保罗·泰勒作品《三篇墓志铭》

对现代舞的困思之二——现代舞是否都是压抑痛苦?
默斯·肯宁汉作品《雨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