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现代舞(19)——第四代欧洲现代舞蹈家(上)

标签:
文化舞蹈现代舞 |
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在七十年代复苏过来。随着社会的富裕,欧洲人在文化上的自信,也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舞中,凸显而出。1970年到九十年代中期,虽然美国的影响力,通过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店和美式电视剧,已经席卷全世界,但在高雅的文化艺术层面,欧洲仍然可以骄傲地对美国说‘不’。
第四代的现代舞因此出现非常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欧洲的第四代现代舞者,都曾经到过美国,跟随美国第三代现代舞蹈家们学习,他们明白现代舞的精粹,就是坚持个性、反映时代和追求创新,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明。因此,当最优秀的舞者们回到欧洲后,都各自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和他们美国老师们完全不一样的舞蹈。欧洲的舞蹈界把这些更年轻的第四代舞蹈称之为当代舞,以此和美国的现代舞拉开距离。
此外,当代舞中的欧洲概念,不应止于欧洲地区,还应该包括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影响范围。通常我们所认为的欧洲,是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南欧、北欧等国家,可是曾经经历殖民影响的地区,比如澳大利亚曾受英国的影响,加拿大东部地区曾受法国的影响,整个拉丁美洲曾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而以色列虽然经济上依赖美国,可因为地理靠近欧洲,以色列的舞蹈家们更容易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所以当我们谈论欧洲的当代舞,还应该把广受欧洲影响地区的舞蹈家们也包括在内。
因为欧洲的观念范围广大,第四代的现代舞蹈家人数太多,我们只能从中挑选比较重要的13位欧洲现代舞蹈家,向大家略作介绍:
欧洲第四代现代舞蹈家中,名气最大的,是皮娜·鲍什(Pina Bausch)。她在1940年出生于德国,15岁进入福克旺舞蹈学校,1960年20岁到美国跟随第三代现代舞蹈家保罗·泰勒学习,两年后回到德国,协助福克旺舞蹈学校的工作,并开始编舞。皮娜·鲍什在1972年接受德国乌珀图市剧院的邀请,以剧院为基地,成立了‘乌珀图皮娜鲍什舞蹈团’,积极发表作品,直到2009年因癌症去世为止,享年69岁。许多人说皮娜·鲍什是‘舞蹈剧场’的开山鼻祖,这是错的。第一个提出‘舞蹈剧场’概念的,是皮娜·鲍什的启蒙老师,福克旺舞蹈学校的创办人,库德·乔斯。不过,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有不同之处,是在创作过程中,容许并鼓励每一个演员以自己的方式去诉说自己的故事,而她则像一个编辑,把各种素材梳理起来,通过演员们各具特色的动作、说话、情绪和感受,呈现一部又一部的精彩作品,观众总能从中找到和某一位舞者的共鸣,从而感受到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的艺术魅力。
皮娜·鲍什作品《春之祭》Rite of Spring(1975)
皮娜·鲍什作品《满月》Full Moo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