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2015-07-07 12:16:37)
标签:

文化

舞蹈

现代舞

在重要的美国第三代现代舞蹈家中,奥文·尼可莱(Alwin Nikolais)比荷西·李蒙小两岁,是另一位第二代现代舞蹈家汉雅·韩姆的得意弟子。他在1910年出生于美国的康涅迪克州,于1993年去世,享年83岁。尼可莱从小弹钢琴,又喜欢设计各种视觉和听觉的新奇玩意,直到进入大学的时候,才开始认真学习舞蹈。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汉雅·韩姆的舞蹈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参军,复原后于汉雅韩姆舞蹈团中担任助理总监。1948年,奥文·尼可莱被邀请成为纽约著名的亨利街剧场的艺术总监,主要演出自己创作的节目。三年后,这个剧场正式改名为‘奥文尼可莱舞蹈剧场’。奥文·尼克莱在老师韩姆技巧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尼可莱技巧体系’。可是尼可莱颠覆老师之处,在于韩姆技巧体系强调的是个人与周围空间的关系,而‘尼可莱技巧体系’却完全淡化了人的存在,而直接把动作看成舞蹈的唯一元素。他认为舞蹈艺术中,动作本身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而传统舞蹈中的故事和感情等,都是浮面和附加的,他是第一个提出舞蹈是‘抽象’艺术的艺术家。不过,尼可莱最大的成就,在于提出‘整体剧场’的理念,他把舞者和动作还原为舞台表演的众多元素之一,配合上专门设计的灯光、声响、服装、道具、布景加上高科技的视频效果,让观众从舞台上经验了一个虚拟魔幻的世界。因此,奥文·尼可莱又被称为‘多媒体剧场之父’。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年青时的奥文·尼可莱
年长时的奥文·尼可莱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奥文·尼可莱的作品《延伸关系》Tensile Involvement(1953年)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奥文·尼可莱的作品《意象组舞》Imago Suite(1963年)

在美国的第三代现代舞蹈家中,对当今舞蹈界影响最大的,一定是默斯·坎宁汉(Merce Cunningham)了。坎宁汉于1919年出生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18岁念大学才开始学习舞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玛莎格兰姆舞蹈团。1953年在纽约建立‘默斯坎宁汉舞蹈团’,发表自己的舞蹈创作。他在2009年去世,90年里创作了200多支舞蹈和800个‘舞蹈事件’。所谓‘舞蹈事件’,就是在剧场之外的空间里演出,也为这个空间编排特殊的舞蹈段落,成为一个特殊的环境舞蹈。默斯·坎宁汉也有属于自己的‘坎宁汉技巧体系’,其中运动的方式和他老师格兰姆技巧体系背道而驰;‘坎宁汉技巧体系’注重保持身体在松弛的状态,可以灵敏地改变速度和改变方向。因为‘坎宁汉技巧体系’的动作显得特别干净利索,许多传统芭蕾舞团也愿意学习演出坎宁汉的作品,使坎宁汉的舞蹈美学观念,不但影响现代舞,也影响了当代芭蕾舞的发展。此外,坎宁汉对中国的‘易经’很感兴趣,把易经的概念放在他的舞蹈创作中,每次演出前,通过易经的取卦原理,来决定舞蹈段落次序,他称呼这种创作方式为‘机遇编舞法’。坎宁汉认为舞蹈的本体就是动作,观众欣赏舞蹈就是要欣赏动作,动作不应被其他杂物,如故事情节、道具服装等遮掩,所以他的作品大部分只有简单的紧身衣和环境布置,他这种‘以少为美’的艺术概念,和中国道家的‘大音声希、大象无形’的思想不谋而合,影响了许多和他一起工作的前卫艺术家,也催生出其后第四代的后现代舞的出现。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年青时的默斯·坎宁汉
年长时的默斯·坎宁汉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默斯·坎宁汉的作品《滑稽相遇》Antic Meet(1958年)
介绍现代舞(13)——奥文·尼可莱、默斯·坎宁汉
默斯·坎宁汉的作品《雨林》Rain Forest (1968年)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